Re: [請益] 有人願意上節目談無薪假/裁員嗎?

看板politics作者 (GHOTBI監督,我要冠軍~)時間12年前 (2011/12/23 09: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 引述《Lsamia (samia)》之銘言: : 原tech job討論串 經雙方同意轉來討論 : 作者: atzkgb (快點跳針Google!快) : 標題: Re: [請益] 有人願意上節目談無薪假/裁員嗎? : 時間: Thu Dec 22 23:02:20 2011 : ※ 引述《Lsamia (samia)》之銘言: : 內需市場強的話,商家自然會進駐 要看情況,之前民國80年代,台北市逐漸繁榮的是東區,日漸沒落的是西區 地區商家進駐的狀況很多,很多時候是城區轉移,有的時候是經濟問題。 另外還有一個產業發展的問題,近幾年來便利商和大型量販店的出現 大幅壓縮都市地區分類商店的需求,我去便利商店可以做三家店的事情, 自然消費者就不去其他商家消費,店面的市場自然開始集中。 都市化地區越密集,效益越明顯。 比較近的例子,宜蘭市開了間集合商場的蘭城新月後,本來主要商區的中山路商家 開始沒落。 台北市的狀況大致如此,店面有A B C三個等級,經濟影響的差距看A級不準確 B跟B+的店面需求大致會比較準確。 : 比如月均五萬元的薪資,+10%,每個人平均就多了5000元的可支配所得 : 最糟糕的就是拿來投資股市、儲蓄 : 最理想的就是消費 怎麼做選擇,基本上沒有理想狀態可言,端個人的選擇需求。 儲蓄與投資基本上就是「消費的時間權衡」,基本上行為都是中立的 會談這種好壞之分都有隱藏特定的意識形態在內 : 如您舉例的韓國,不消費的話貨幣會貶值,所以要不要消費? 貨幣貶值=\=消費,只要投資獲利夠高也可能或轉入投資 簡單來說還是回到fisher的「消費的時間權衡」上 : 這個市場,越來越大時,一定會吸引不同的商家來 : 若人民薪資提高,存得到錢開店,或者你家樓下的空店面,就是你去租了 市場的擴大在於財富的增加,單純增加貨幣供給量=\=財富的增加 這邊被完全簡化了,收入=\=薪資 如果如此簡單,那是不是只要鈔票面額印大就經濟繁榮 : 經濟不景氣,政府喜歡用股市來看 : 但若人民消費減少,才是真正的不景氣 : 不景氣概念很廣,廣到無法定義, 不景氣基本上不算學術名詞,的確沒有明確的定義。 經濟成長比較明確 股市基本上反映投資市場與資本市場的熱絡程度,資本對於經濟好壞的敏感度 遠高於消費市場,越後端的消費市場越是落後指標。 以金融海嘯為例,2008年8月開始,要遞延到隔年3月才是消費性市場最慘的時候。 當然可以用消費市場當觀察指標,但那是落後指標觀察到的永遠是慢半年的 狀況。 : 都會管的,而且越管越多,有利於國家都會管 : 金管會隨時在修正資金的流動限制是否適當, : 管太死也不用擔心,財團有力量去推動市場自由化的政策實行 : 美國加州電力危機就是市場自由化政策下最大的惡果 : 但要看你對這個"資金"怎麼定義 : 如果是移轉訂價,就有相當實質課稅原則 : 異常流動涉及不法,調查局也能跟全球連線,國際組織會配合去查 : 資金的移動損及國家利益,國家都有理由去管 全世界最好流動的就是資金,目前金融管制的狀況是管資訊不管流動 至於舉的加州電力自由化,講白了那只是關鍵字症候群 基本上加州電力危機正好是假自由化的後果,綁死電價結果就是大家完蛋 自由化的重點在於價格自由化,偏偏加州電價跟這點差很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229.46.148 ※ 編輯: houkoferng 來自: 220.229.46.148 (12/23 09:31)
文章代碼(AID): #1EyzdA1F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EyzdA1F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