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不在籍投票

看板politics作者 (夜雨)時間13年前 (2010/11/28 11:40),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本人討論不在籍投票,其實並沒有隱射到目前政府推動的不在籍投票草案內容,僅僅 只是單純地討論不在籍投票的各種可能與必須要注意到的措施,所以內容中也沒有 排除國外工作者的不在籍投票權利。 當然,實際上在考量到秘密投票以及通訊、電子投票的技術操作上,國家政策的草案 排除海外投票的可能,並不是因為海外工作者的投票權利不重要,而是因為實踐上的困難 以及選舉公平性的考量。(某方面有牽扯到信任問題) 有板友提到投票者的「利益結構」是不在籍投票的疑慮,本人某種程度也可以接受這種 說法,當然,不管是在野黨或者是執政黨,他們都會各自考量彼此在這政策之下所產生 的利益與弊害,因此會有權宜性的考量。 然而一般民眾思考的方向是否要被「政黨認同」給綁架?除非是因為情感上的想像認同 太過緊密,或者是有實質上的利益糾葛在一起。不然的話,人民應該站在「抽像的層次」 思考怎樣才是對「整體人民權利」的一種提升? 促進人民能夠更便利的投票,這在邏輯上是「提升人民的權利」,在一個理性的思考下, 不牽扯到利益結構的話,本人是屬於支持的。至於牽扯到利益結構而進行的分配,相信 兩黨都有足夠的力量來作出奇怪的配套。 題外話,政黨利益結構下帶來的奇怪制度設計很常見,美國雖然號稱民主的表率,但在 選區劃分上也有「傑利蠑螈」的可笑模樣。同樣在台灣的立委單一選區兩票制的選區劃分 上,我們也可以發現政黨政治的「利益結構」真的是無孔不入。 雖然說國家政策的最終形成難免都必須受到「利益結構」的檢視,但人民跳下去站在 不同「政黨認同」的思維作出判斷,這會讓人感到非常可惜。政黨政治有點發展成 像是懶人包一樣,大家接收不同政黨認同所灌輸的資訊跟內容,卻不會再去思考裡面 是不是有bug、病毒或者是你根本不需要的應用程式或插件。 或許政治到最後仍然偏離不了「寡頭鐵律」下的菁英導向,人民可能還是只能被動接受 政黨所傳送的資訊與內容,但本人還是希望在民主政治下,能夠興成一股「政策討論」 的風氣,不然「民主政治」到最後只會像是英國人所戲謔的「我們只有投票的那一天是 民主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1.81

11/28 11:42, , 1F
基本上在下還是抱持悲觀的看法
11/28 11:42, 1F

11/28 11:43, , 2F
因為立法往往是好看漂亮 卻是難以執行
11/28 11:43, 2F

11/28 11:45, , 3F
得看是什麼樣的法吧,如果是形成制度
11/28 11:45, 3F

11/28 11:45, , 4F
還是有人會去使用的。
11/28 11:45, 4F

11/28 11:46, , 5F
但是如果是像公投法那樣搞的話......
11/28 11:46, 5F

11/28 11:46, , 6F
一來是沒有實質效力,二來是在立法過程
11/28 11:46, 6F

11/28 11:47, , 7F
就已經不嚴謹了,造成公投法變垃圾,
11/28 11:47, 7F

11/28 11:47, , 8F
這也是其來有因。
11/28 11:47, 8F
文章代碼(AID): #1CySyeth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ySyeth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