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投票弔詭

看板politics作者 (oodh)時間17年前 (2007/08/30 01:16),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 引述《Rebark (koukou)》之銘言: : ※ 引述《oodh (oodh)》之銘言: : : 回你一下 : : 「就是票多的算數」 : : 既然 : : 你不把 一張一張選票 當數字看 而去看他後面代表的人 : : 那麼 : : 也就該 不把 一張一張投下去的投票行為 當數字看 要去看它後面代表的意義 : : 如果一個議題 有這麼不相上下的對立意見 : : 那它一定會被充份討論 : : 一定有人 有支持又不投 一定有人 很支持也只能投下一票 : : 一定有人拉票 也一定有人被說服 : : 結果 某方成功地 多得了一票 : : 這並不只意味著 某方只多得一人支持 : : 而是 某方 「有點支持 結果不去投的人 比較少」 : : 「很支持的人 結果也只能投一票的人 比較多」 : : 「相對能說服游離選票」 : : 以高中學到的 溶解率是動態的 (一直有分子水解 也一直有分子結合) : : 最後出現的溶解率 是這個動態的"傾向"的"表徵" : : 某方多那一票 也是一個動態民意的表徵 : : 象徵 許多方面 綜合來看 他比較值得被支持 : : 多數決 在原理上 並不是只有 得到半數以上人支持 這件事 : : 少數服從 也並不是只有 「避免爭端」而已 : : 既然每一個人的選票 都有他的意義 : : 那 能爭取到 比另一方「多一張」的選票 : : 這一張選票 他只是具象化的彰顯 人民的意志 : : 這 差一票 的票數 就是「人民也很難有定論該怎麼做好 不過 還是認為該xxx的人多點」 : : 如果說 每個人的價值觀 都是平等的 : : 那也代表了 : : 「xxx 而非 ooo 能為這個社會帶來更多的滿足」 : : 所以說 多一票 就要照它這麼做 : : 就好像 甲歌手 和 乙歌手 都差不多 不過評審還是把冠軍給了甲 這樣 : : 當然啦 投票行為 要代表人民意志 本身就是很困難的 : ^^^^^^^^^^^^^^^^^^^^^^^^^^^^^^^^^^^^^^^^^^^^^^^ : 這個還可以討論 : 如何說 投票行為 不能代表人民意志? : 那 選舉 有什麼意義呢? 那我們還要投票幹麻? : 乾脆就學香港 鳥籠式選舉吧? : 下面你說 透過那 多一張的選票 展現民意的微妙 我是同意 : 民意的微妙變化 難道不能體現人民意志走向嗎? 我想我把這部份回文放這裡會合適點 一部份 也算是 我用字不完美吧 一部份 應該說是 我把的用字邏輯沒說清楚吧 投票行為 我會說 它能「表徵」人民的支持情勢 就像 股票市場加權指數 一樣 台股指數 的漲幅 其實不代表 在證券交易所裡所有的台股的累積漲幅 只是 這種指數 它通常能反應出來 台股的漲跌 或該 交易所 所要代表的產業 的興衰趨勢 投票也是 他是民心的指數 他反應著民意 他那一部分微小的差距 都象徵著兩個選項 在民意裡還是有著(尤其 把其他要素省略、控制平等的話) 勝負 但 考試能 作為孩子的學習指表 能反應 能表現、象徵 孩子的學習 卻 所有人都知道 考試成績不等於(代表)孩子的學習 (啊還有運氣啊) 只是 如果你把運氣控制平等 你把「有兩個不肯定的選項 能猜中答案的直覺」 視為「學習成效 - 融會」的一部份 那 考試 雖然它不代表 孩子的學習成效 但 我們仍然不能用「沒辦法 總要有個公正的分數」這樣簡單的理由來看待它 因為他 仍能 象徵、仍能 展現 孩子學習的成效 這就是 為什麼 我一方面說 那一票有它的意義 一方面又說 投票很難(完整無遺地) 代表民意 : 看看美國高爾選輸後 因為票數差距極小 : 不過他沒有抱怨選舉不公 他也尊重人民的選擇 : 這不是人民意志的展現嗎? : 所以 選舉行為 不只是簡單 投票而已 : 而是願意 尊重 體制 尊重 這場遊戲規則 : 更重要的是投票代表 人民有意願去改變一個國家 : 人民也有能力去讓國家進步 : 藉由投票 國家作為 或不作為 可以展現人民政治上的意願 : 所以 我是傾向美國有兩年一次的期中選舉 : 不僅可以作為執政者執政是否獲得民眾滿意的風向球 : 也可以抑制執政者權力過大的疑慮 : 或是當作改變執政者該作為或不該作為的力量 : : 比如說 : : 有十個人 十個人裡有 六個人四成支持甲 四個人十成支持甲 : : 六個人六成支持乙 四個人完全不支持乙 : : 那 為這個社會帶來最大滿足的選項 應該是甲 (64分) : : 而不是乙 (36分) : : 但 投票出來的結果卻是 乙 會出線 : 我看不懂這個 幾成支持誰 幾成支持誰? : 你說 四個人完全支持甲 那表示甲有四張鐵票 : 加上六個人支持乙大於甲 但是不能肯定 甲沒有獲得支持 : 所以六個人可能走向中間路線 或是不表態 : 但是又有四個人不支持乙-->支持甲或是兩者不支持 : 那最低可能就是 甲獲得4+1或4+2的選票 : 或者是中間的六張票全投給乙 但是其中兩張是廢票? : 所以乙獲得4票 甲也獲得4票 : 那怎麼可以說 乙 會出現咧??? 你在這部份的推導 也就是我所說 選票有很多象徵意義 你這麼推論 是很ok的 不過 我沒有這麼推論 因為 我這個例子 只要是舉例來說明 「一個制度出現 就會有他遺漏 而無法 展現、象徵 的現實」 就像 一句話說出口 成文了說出口 就一定會有遺漏不能表達的意見或情感 如果你很在意「我說 我愛你 其實 我不是只有愛你(莫明的激動) 還有在一起很舒服 那要是 我說 我愛你 結果讓你期待和我的熱戀 但我又希望像原本這樣 在一起很舒服 .... 所以 我想 我是不能隨便說 我愛你 的」 那你就不會告白 但總也有 「雖然我腦袋裡有很多想法 但我可以確定 對 我愛你(為你激動) 我相信 一切 都會因我們相愛後而改變 所以現在一切都會變 不必太在意 只要有信心和責任 面對告白相愛後的 相處時光 就有這個資格和值得」 那你就會告白 所以說 雖然 我提出 制度一定有其遺漏 但 1. 有遺漏就改嘛 不滿意再改嘛 像考試制度這樣 選制也在改 我下面有句話 如果這個制度是如此地 (只有理論基礎)悖離民意 那它一定會被人民推翻 (換新的) 2. 它還是有它的價值 或者 還有其他的邏輯、制度 會解決他的遺漏 -- 就像 用信心和責任 來解決 大膽告白 所不能展現的 生活的複雜 一樣 落跑新娘 這部電影 茱莉亞蘿勃茲 每到婚禮 就會突然重視起 「結婚是一個這麼簡單的儀式 但 一結婚 生活都會變了」 然後落跑 直到最後 她才發現 「其實這些 我早就想過了」 才接受 「我們這麼相愛 何必怕有變化」 才願意 「就變吧 也許變了更好」 我的一句老話(就是 很久以前就在講的話 我叫它老話) 「越理性 就會越感性 ; 越感性 才能越理性」 因為理性的過程 會讓你失去對事物的堅持 然後你不堅持了 就不會再討論下去 除非你十分的感性 你就會用一種很複雜的模式重捨堅ꬊ 然後你才有可能 因為討論下去 而更理性 你本來的感性 很容易被理性挑戰 讓你不這麼堅持 但你越理性 你所建立的感性 就會越強悍 就會越深沈 我們要知道 這個社會 包括選制 和 民主政府制度 都不是 完美 也不是絕對正義的 然後我們也會因為 不是完美 而遲疑 要不要去 稍微違背它 來換取可見的其他的利益 我們也會 因為找不到 完美的制度 而乾脆不要討論了 但我還在這裡繼續討論它 因為 我是一個 走在路上會唱歌 看電影會哭的人 我週遭 認識不認識 遇見過沒遇見過的 每一個人 我都相信 他們的笑 和 哭 都和我的 有著一樣重的份量 所以 為這個世界帶來更多的愉悅 試著找到 更接近真理的答案 這種 複雜又強烈 的感性 讓我繼續了下去 也是這樣的模式 讓我能了解、看重 「尊重法治制度」的意義 我不是在 覺得 「法 就是要讓人尊守 不能挑戰」 的情形下尊重法治 我是在清楚 法有法的缺憾 制度也有 它所不能代表的遺漏 之下 因為看重了 制度 為這個社會帶來的好 與 循非體制手法 挑戰制度帶來成本(和利益) 所以才 更 尊重制度 所以說 認為「差一票」就是有差一票 所象徵、展現 的意義 跟 說 「制度 其實是很難(完整地)代表民意」 二者 本來就是不違悖的 因為 我在考量 差那一票 所代表的意義時 就把制度的遺漏 給 考量進去 或 假設平等 了 : : 這也就是 大選區(一區多席 、 一人多票) 比小選區(一區選一席 一人只一票) 的好處 : 這也很奇怪 : 大選舉區 像現在的台灣選制(不是單一選區兩票制) : 應該是一區多席沒錯 但是是一人一票吧 (所以才會有政黨配票方式) : 小選區制 像未來的台灣國會選舉 : 單一選區兩票制 是一票選人 一票選黨 所以至少一個人有兩票可投 : 一區也的確是選一席 或是看人口比例劃分 : 但是一人也可以投兩票 可能有利於小黨 但是大體上大黨還是有優勢 : 有點像日本的並立制 但是沒有惜敗率這種方式 : : 如果上述的投票 是一人可以投十票 那結果大概會不同... : : 只能說 一定要說 在結論上 還是得回到「尊重」 : : 「多數決定 尊重少數」 : : 但這不是 "就只是規則" 而已 : : -- 不然的話 這樣的規則一定很容易嚴重悖離民意 而被人民推翻 : : 它裡面 是有一個「透過那 多一張的選票 展現民意的微妙」的機制的 : : so : : 多一張 就是算他贏 至少 在反對證據出來以前 都得這麼判斷 寫得亂 饒舌 的 倒底是不是 有人類能看得懂 我也不肯定啦 (語言的遺憾 的啦) 不過 就是這樣 最後提一下「大選區」 先講 小選區制 我大概還是肯定 「小選區」這個詞 代表只是 「一區一席」 台灣目前要用的制度 是「小選區制」+「政黨比例制」(在台灣 講「單一選區」+「兩票制」) 小選區制 本身 並不包含 一定會有政黨票那張 它叫「小」選區 的意思 是相對於體制上的行政區 一個行政區裡有很多席 以前 是一個縣選出很多席 現在 是把行政區切得小小一塊 每塊都選自己的一席 這算是 還給 地方民意的政權 權力 (原本的選法 如果a縣的候選人都是aa鄉的鄉民 或 每次都會由北半縣的人當選 那 a 縣非aa鄉 或 南半縣 的民意 其政權(在民) 就形同失去了) 至於「大選區」 其實我不知道這三個字是不是有政治學上專業的意義 (搞不好沒這個詞 因為 以行政區作選區 是傳統做法 說不定沒特殊用詞) 我只是 拿它來作為 「一區多席 一人多票」 的代稱 (就 放過它吧 偶ne guy~) 一人多票 並不是沒有過 以前英國上下議院就有 或者 也有過 議員的票計算 所代表人口的加成 的 直於 人民直選的時候 歷史上有沒有過一人多票 這我就不清楚了 (我國小投票選班長的歷史算不算?) 不過 你知道我要表達的意思就好 相較於 台灣原本的選制 其實我是支持小選區的啦 也支持兩票制 (不過我不支持立委減半 通常 小選區都會伴隨著大量的(區域)國會議員席次 台灣這種 特殊型 我覺得 減半得亂沒道理的...) (不過 我也不欣賞目前兩大黨的不分區(政黨比例席次)立委提名排名名單) 以上 話.. 有時候會說不清楚 也是正常的 問清楚 對我也很有幫助 PS. 修文改錯字的時候 覺得 懷疑 自己是不是扯太遠了 又覺得 不說這些 好像也不能 夠充份地 表達我要講的東西 so... 如果因此導致有人看不懂 我想 這是我要負的(風險)責任吧... -- 烏雲連夜幕轉紅 夜幕轉紅漫天東 紅漫天東有客來 東有客來人情濃 來人情濃酒千杯 濃酒千杯盡思愁 杯盡思愁醉人易 愁醉人易再相留 ~ 《客來》。不返 2000.11.03 不返詩集 http://www.wretch.cc/blog/ood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192.201.54 ※ 編輯: oodh 來自: 210.192.201.54 (08/30 01:31)

08/30 01:45, , 1F
OK 看得懂 別擔心
08/30 01:45, 1F
文章代碼(AID): #16rQdmfe (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6rQdmfe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