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另一個外省人—轉自半年多前

看板politics作者 (我舞影凌亂)時間20年前 (2004/03/09 16:1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6 (看更多)
※ 引述《ginshop (乖,小T跟我回家)》之銘言: : ===================================================================== : 這是我在政治板上算是第一篇文章 : 算是講論另一個觀點與心態 : 由於發文的起引最近又被轉了回來 : 所以閒著也閒著,我也把自己文章重PO一次吧! : ===================================================================== : 單純做一個表述,我想也請不要做帶多的政治解讀 : 我是外省第二代,不是我年紀大,而是父親老來得子 我是外省第三代 : 前面有一位寫說什麼外省貴族,如果真要這麼想,我想我受之無愧 : 我外公是諜報人員,現在牌位還安置在忠烈祠,父親是退役軍官 我爺爺也在忠烈祠.我父親也是職業軍人退役 (外省家族.兩代三代都是職業軍人的.很多) : 祖父曾祖父是兩朝的官員,父親那在北京的老屋極大,前陣子被改成交通局宿舍 我曾祖父是張作霖的拜把兄弟.他曾經是鎮守山海關的軍隊首領 : 對於大陸,我有來自父親輩的鄉愁,我承認這是種感染力 : 聽老人家講童時記憶、講抗戰、講原子筆的由來 : 我會對大陸有著親切感,原因是來自對父親的投射 : 但鄉愁是一回事,故鄉的認同是一回事 這就像看到黃河.我們可能會感動到落淚. 但其他人看到黃河.可能覺得很普通...... 我常常很想去東北看看..了解一下.我祖先是在怎樣的環境下奮鬥過... 不過我很擔心.有人會說我不愛台灣... : 記得有一次和友人在清晨於台北街頭閒晃,從台大、愛國東路、新公園 : 不經有著些許感觸,如果今天所謂鄉土教育如此重要 : 那台北這些冰冷中帶有泛黃記憶的建築 : 就是我的鄉土,所謂本土化,何嘗不是握住孩時甚或父執輩的回憶 : 外省人在台灣是很特別的一群 : 有所謂眷村的文化,有飄零不知未來的惆悵 : 外省人造成了台灣一些的改變,因為這群人就在這裡 : 不多不少,這些比例 : 有衝突、有佳話、有牛肉麵 : 如果我不認知自己是屬於這個族群的,我不知道你可以相信我其他多少的忠誠 : 至於台灣,我已經不願再花力氣去證明我的熱愛 : 如果每天向總統府朝拜三回就可以代表這個人土地上的認同 : 我一定樂意去做,因為省去的麻煩遠大於此 : 我不知道會什麼會有人質疑外省人不愛台灣 因為他們不懂.他們不是外省族群 他們不懂我們大多數人真正的想法.不會站在我們的立場想事情. 他們得到的很多答案.都是扭曲的....都是片面的.... 就像.很多外省族群.希望能回大陸看看..但是一但說出來.被扣的帽子就帶不完 想看看大陸的風景.想看看祖先們曾經奮鬥過的地方.想看看故老相傳的故事發生的地點 想知道爺爺口中他曾經打敗共軍的地方.想看看爺爺口中有著家族列祖列宗牌位的祠堂 想吃吃看到地的東北酸菜白肉鍋... 不是外省族群的人們...你能懂?? 我不是不愛台灣.我很愛台灣....... 但不是外省族群的人..很難懂我的心情.... : 尤其是年輕人質疑年輕人 : 對於大陸,除了他人記憶中的鄉愁,已經沒有其他的了 : 唯一的抱負也不過哪天有機會回去看看 : 然後呢?也就沒了 : 父親祖籍雲南,生、長於北京 : 北京市他記憶中的故鄉 : 我也祖籍雲南,除了偶爾逼著自己吃些雲南料理,我不認識那個地方 : 只聽說那氣候和台灣很近,但我還是覺得待在台灣好 : 因為我生、長於此 記憶中的鄉愁 因為拋捨不開自己的祖先.因為堅持自己的文化 不願意流傳在體內的一點點精神.就這樣消失 那一點點的鄉愁.正是我們與眾不同的地方 我從來不吝惜表達我那一點點的與眾不同 因為我希望在這土地上的人有天能明白 即使我們有稍稍不同. 但是愛台灣的心是一樣的 -- 我並非以正義者自居 只是我討厭的人中 壞人比較多罷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推 219.68.66.216 03/09, , 1F
推推推..深有同感
推 219.68.66.216 03/09, 1F
文章代碼(AID): #10JNqxoH (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0JNqxoH (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