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相機與人的距離?

看板photo作者 (直覺)時間14年前 (2009/09/19 13:51), 編輯推噓19(19027)
留言46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4 (看更多)
※ 引述《ginnietulip (直覺)》之銘言: 簡化一下這篇文章 我的對象是90 91 92 93出生的高中生,習慣網路相簿和blog (代表他們國小國中時這些服務就已穩定,'80大體上是高中以後才接觸) 這些小朋友因為很早接觸網路,所以從前人大學以後才面對的網路問題 比方說網路相簿和blog經營管理的問題,他們現在剛要升高中就要想 (加入個題外話,我發現這些小朋友有一種提前面對現實社會的趨勢 看到大人的虛假,人與人的心機遊戲,或許是網路讓他們有這些材料想吧 但這個題目恐怕不適合在這裡討論) 但照片從哪裡來?大部分是家長、老師、同學都不覺得奇怪的手機相機 hoya一點的家裡願意買台數位相機讓他帶著,但兩著相較,手機還是 攻擊性比較小一點。 所以我這邊定義,所謂的親近性就是"拿出來不奇怪","攻擊性低", "可以表達生活"(這個比較抽象,但大體上就是相機不要只是f8 1/125 focus free) 所以底片扮演怎樣的角色?雖然他們沒有經歷以前底片負責庶民生活的年代 但是就算到今天,測光對焦正確所得的高品質高穩定性影像,以及廉價的機身 還是只能再底片機上實現 (假設有品質穩定的沖印店家) 所謂高品質,我定義為 (只考慮C41) 1. 拍黑白時有足夠的階調,bw400cn暫時ok 2. 高色彩還原度以及較柔順的白平衡,x-tra400還ok 3. 合理的[動態範圍](我對這個字存疑,大家懂意思就好),別增感的話 消費片應該還ok 我想像如果一台底片相機能夠有"測光對焦正確率高" 以及外型體機上可以放在口袋裡又長的不凸兀的話,底片或許會是 這群小朋友的工具之一,成為他們搭建網路上自我認同的建材 我的問題就是,我還沒想到哪一台相機適合? : 其實很久以前就想整理一些觀察提出問題了, : 不過直到剛剛在傳統buy版想像半格單眼之後,才覺得問題的重要 : 我的問題是,底片攝影在"相機與人的距離"這個問題中,是怎樣的元素? : 問題背景來自於教了三年的高中攝影社, : 深覺這個年代的小朋友(大體上是'90為主) : 生活面對許多刺激,比方說網路虛擬與真實世界的關係錯位 : 平面媒體和文字資訊藉由難以收束的網路勢力快速擴張 : 這些沒有發生在'80左右的在國高中階段時的經驗, : 卻在這些小朋友身上看的見痕跡 : 比方說,一個國三女生再面對高中新同學的準備時,並沒有獨立出 : 一個所謂高中生的人際模式,而是將大學生以上的互動方式 : 提早練習與實踐,因為事實上,這兩個年紀的人使用的是同一個資訊媒介 : 雖然高中生大體上還是孩子,他們必須被保護,也沒有明確的發言權 : 但從與他們的互動中,可以發現他們對影像的依賴十分的顯著 : 照片讓他們歸類、紀錄、表達上述那些錯位發生時的心情 : 而後分層地藉由網路服務搭建自我認同以及價值觀的模型 : 從這個點切入,無論是裝在手機上或者獨立的小數位相機都可能是 : 建立這個架構的工具,一種貼身攜帶的武器 : 我們從傳統器材的觀點檢視這種人與相機的關係時,幾乎找不到 : 哪一台底片相機是從根本處提供穩定的影像品質與貼身的那種親切感 : (各位你們能想像嗎? 像手機相機般隨手而不凸兀的底片相機?) (我腦子裡冒出110單眼) : 許多人從lomo的行銷管道尋找這種親切感 : 但大體上而言,lomo在定價格以及社群分享的策略時 : 是將 "文化是一種商品" 這種精神當作相機的材料 : 此相機是胸前的hello招牌,不是塞在口袋裡陪伴走過黑暗的夥伴 : 那是一種相機能否從心底發聲的問題 : 套句米谷先生說的話, : "銀鹽底片並不神聖,對我來說底片繼續被使用還是由於性能或成本的原因, : 讓路給其他的材料一點都不重要。" : 我們這些世代的人準備什麼相機給這些小朋友們使用? : 我常會想著怎樣的相機能夠成為他們的好夥伴,陪著他們藉由 : 底片穩定的品質,以及彩負貼在玻璃窗上綠綠紅紅的紮實感找到安慰的感覺 : (我們不得不說,數位相機的概念並不重視"一成不變"的確定感) : 而這種紮實的感覺,是否能夠像手機相機一樣親切不突兀? :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 環境刺激 ─加諸→ 國高中生 ─尋求→ 發言管道(相機) ─藉由→ 底片的紮實感 : ^^^^^^^^ ^^^^^^^^ ^^^^^^^^ ^^^^ ^^^^^^ : ^表示關鍵字 : 不知道大家對這樣的問題持怎樣的態度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00.77.8

09/19 13:57, , 1F
T3....
09/19 13:57, 1F

09/19 13:58, , 2F
考慮定焦為主吧...
09/19 13:58, 2F

09/19 14:00, , 3F
T3定焦阿XD
09/19 14:00, 3F

09/19 14:01, , 4F
是這樣嗎??那我誤會他好一段時間哪...
09/19 14:01, 4F

09/19 14:01, , 5F
不過實在好貴 不知道有沒有新品3000以內的選擇
09/19 14:01, 5F

09/19 14:13, , 6F
miu2阿
09/19 14:13, 6F

09/19 14:17, , 7F
同上...mju ii...
09/19 14:17, 7F

09/19 14:22, , 8F
截至目前好像也只有他
09/19 14:22, 8F

09/19 14:28, , 9F
沒有吵作的yashica T4 T5...konica big mini...
09/19 14:28, 9F

09/19 14:29, , 10F
rollei我記得也有一台
09/19 14:29, 10F

09/19 14:38, , 11F
我想來想去也是想到T3 = = XDDDDDDD
09/19 14:38, 11F

09/19 14:39, , 12F
miu ii是好選擇
09/19 14:39, 12F

09/19 14:40, , 13F
如果不是那麼執意新品 有很多便宜的變焦底片機可以選
09/19 14:40, 13F

09/19 14:41, , 14F
就是以前隨處可見的那種
09/19 14:41, 14F

09/19 14:43, , 15F
那些機子就很像是現在的很多數位相機 不有名但堪用
09/19 14:43, 15F

09/19 14:43, , 16F
hoya 一點的是指這個嗎?http://www.hoya.co.jp/
09/19 14:43, 16F

09/19 14:47, , 17F
hoya是有錢的台語?
09/19 14:47, 17F

09/19 15:06, , 18F
ㄜ 你要不要練一下中文寫作
09/19 15:06, 18F

09/19 15:07, , 19F
論文多寫一點中文真的會退步...
09/19 15:07, 19F

09/19 15:51, , 20F
我的T5當兵這一年沒在用鏡頭就變質了....
09/19 15:51, 20F

09/19 16:46, , 21F
光是要等沖/洗. 就很難如你所述地融進高中生生活裡了
09/19 16:46, 21F

09/19 16:46, , 22F
這個變化主要是因應網路的存在. 時效/速度是關鍵
09/19 16:46, 22F

09/19 16:46, , 23F
便利性也是關鍵
09/19 16:46, 23F

09/19 16:54, , 24F
關於等 現在的高中生也慢慢學習價值感 效率不是唯一
09/19 16:54, 24F

09/19 16:55, , 25F
其實lomo概念已經相當不錯 只是還需要適度修正
09/19 16:55, 25F

09/19 17:45, , 26F
TC-1
09/19 17:45, 26F

09/19 17:47, , 27F
也對啦ps3不要買就有tc-1了....
09/19 17:47, 27F

09/19 17:50, , 28F
一片遊戲片可以沖很多捲底片XDDDD
09/19 17:50, 28F

09/19 18:35, , 29F
這一篇跟上一篇看完覺得是在問不同的東西...
09/19 18:35, 29F

09/19 18:41, , 30F
我跟樓上有同樣的疑問,上篇很多深思空間,這篇卻在問器材
09/19 18:41, 30F

09/19 19:22, , 31F
糟糕...我看我還是弄成完整文章在來好了
09/19 19:22, 31F

09/19 21:07, , 32F
Au.....Auto 110(挖坑XDDD)
09/19 21:07, 32F

09/20 01:23, , 33F
看完上一篇我想推薦你到PhotoCritic板
09/20 01:23, 33F

09/20 01:23, , 34F
看完這篇我想DC_Shopping板比較合適.....
09/20 01:23, 34F

09/20 06:14, , 35F
C-41是幾十年前的老規格了,sensor一直在進步中
09/20 06:14, 35F

09/20 06:15, , 36F
除了色階連續性還會贏數位。M135的放相,根本就不行
09/20 06:15, 36F

09/20 06:16, , 37F
那天想開展、發表、轉賣時,欲哭無淚。
09/20 06:16, 37F

09/20 07:56, , 38F
看這二篇我有個疑問,底片沖洗品質是比數位高啊?
09/20 07:56, 38F

09/20 08:56, , 39F
我提的那幾的項目是底片的優勢 其他的就不一定了
09/20 08:56, 39F

09/20 09:01, , 40F
主要也是我站在教育第一線 一直是用非正式老師的身分
09/20 09:01, 40F

09/20 09:01, , 41F
從他們那裡得到靈感 但我不敢確定我得到的是否普遍
09/20 09:01, 41F

09/20 09:04, , 42F
另外台灣的攝影領域很少是以青少年發展或資訊社會研究
09/20 09:04, 42F

09/20 09:05, , 43F
為背景 所以這兩篇文章調配起來就比較不均衡了
09/20 09:05, 43F

09/20 22:52, , 44F
看了還是沒有懂(崩潰)
09/20 22:52, 44F

09/21 15:51, , 45F
gr1v....
09/21 15:51, 45F

09/27 20:30, , 46F
要在網路上分享 必先轉成數位格式..轉化的過程是大問題阿
09/27 20:30, 46F
文章代碼(AID): #1Aj75b3O (photo)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j75b3O (ph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