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10621_臺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

看板nCoV2019作者 (prussian)時間3年前 (2021/06/21 20:24), 3年前編輯推噓21(21032)
留言53則, 2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警語: 本文非逐字稿。 政府單位: 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直播連結: https://youtu.be/YF7X8wx9d-E
出席名單: 衛生局簡任技正 王素琴 衛生局長 黃世傑 市長 柯文哲 副市長 黃珊珊 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北區副指揮官 璩大成 ?????? KP: 今天報告兩個重點,疫情和北農 行政區確診數據 -> https://imgur.com/nbFO7GM
清零計劃 預計每禮拜降一半,以精準疫調同心圓一個個消滅掉 上禮拜兩個地方沒有降一半,一個士林一個萬華 士林 -> 長照 萬華 -> 果菜公司 沒有降一半的特別去盯,就知道有問題, 每個禮拜統計數字就很清楚 所以在整個疫調,不需要去作每天的疫調, 因為當數量開始少的時候,每天的疫調,包括每天的死亡人數, 很難去給他精確定義,每個禮拜統計比較清楚。(*1) *1: 這裡講的疫調,意思上指的應該是疫情統計的數字,不是個案疫調。 快篩陽性數 -> https://imgur.com/ntgWhku
慢慢在下降,每個禮拜沒降一半的地方特別去盯 居家隔離人數 -> https://imgur.com/x157XEq
慢慢在下降,可以空出更多人力作精準疫調。 疫苗 https://imgur.com/QDmO7jp
禮拜五 80歲降很多,媒體報死了幾十人大家嚇到,數字降到 79.08% 禮拜六日大家想一想打還是比較好,數字又回到 91%, 96% 希望打疫苗不要因為新聞事件突然驚慌, 數字可以清楚看到新聞對打疫苗的影響。 科學上來講該打還是要打, 死亡率80歲以上台灣14%國外20% 感染後死亡率還是很高。 如果說當時身體狀況還好沒有不舒服,原則上還是要打。 再次呼籲盡量預約,該打的還是要打。 新冠肺炎對長者的殺傷力太大了。 北農是中南部上來,台北市各地區批發, 之前傳出零零星星的, 端午就啟動快篩專案,完成一些人。 但是流動性太大,陸陸續續傳出一些人。 過去疫調是以戶籍為根本,問題在北農完全不適用, 因為到目前北農感染的台北市佔不到一半,新北基隆一大堆, 台北市分散在各行政區。很奇怪,不是很清楚。 因為他在北農上班,可是戶籍不是在台北市。 疫調的時候發現跨縣市是一個問題。 發現之後,在上禮拜六成立專案小組處理這個問題。 昨天王必勝來北農跟我們討論,有一個新的想法。 北農員工500人,還有委外的廠商、更多中南部的承銷商, 加一加四千多人,如果要每禮拜作快篩, 不如我們 昨天討論完後有一個新的戰術, 把這四千多人通通打疫苗就解決掉了。 所以在北農要試一個新的戰術,用打疫苗來圍堵疫情的擴散。 與其每個禮拜作快篩,不如一次疫苗打完。 因為之前有作過快篩,四百多人疫苗先打第一輪, 最外圈被感染機會很低的,也是要抓來打疫苗, 中間那一層和確診有接觸的先快篩,快篩完陰性的馬上接著打疫苗, 希望這兩三天內這四千人打完疫苗。 中央同意這個戰術,所以額外撥四千隻疫苗給我們。 細節請專案負責人黃副市長說明。 33: 北農從 5/14 到現在共 38 人,外包 7 位共45 位 第一市場 29, 第二市場 9 5/30之前都是一市,6/1 二市才開始有 一市大部分都已經解列了。 二市有一些零星和一市關聯, 疫調醫師(*2)及我們自己疫調中心判斷, 濱江二市群聚和萬華一市群聚沒有明顯的關聯, 但的確都是發生在我們場域裡面。 周六都有把我們18個個案作研究連結, 還有一些外縣市的匡列方式可能不太一樣,有溝通取得他們資料。 *2: 應屬中央人員 增加18攤商部份 13在外縣市,這部份等他們資料, 我們再用精準疫調匡第二圈。 今天下午就會設快篩站, 鄰仳場有一些確診個案,這邊接觸者認為還是要作第一次快篩, 篩過的已經開始打疫苗,明天公司500位都會打完。 中央今天早上也特別同意用熱區增配的10%支應。 接下去前進指揮所會作 1. 北農動線、 場域作分艙分流規劃 前面確診大多在相同空間活動,可能因此群聚 2. 濱江市場有明確的出入口,作降載及人員控制 之前一到五自主,今天開始濱江市場強制分流 最重要的是現場疫調和匡列, 這個案子已經匡列非常多人,並不是像外界說都沒有匡 但作匡列疫調的單位分散在外縣市,會有時間差。 目前有匡列的部份都會協助他們出來作快篩, 精準疫調提早找到第二圈接觸者。 今天會有相關資訊,明天向大家作詳盡報告。 士林長照 衛生局簡任技正: 6/8 第一例,機構自己找醫院6/9快篩篩出一例 衛生局也有在注意,後面沒有通報再發生 6/12出現第二例, 6/13去了解他的狀況 6/14啟動查核,在過程中認為要全面普篩, 6/15安排 6/16普篩(*3) 74 位有25位確診 過程中,6/16之前陸續有個案確診,後面17 18 19還是有個案出現, 整個有 47位確診 31 住民 16 工作人員 確診安置到11醫院,陰性安排到醫院和防疫旅館。 *3: PCR 媒體提問 ======== Q: 外界指向北農破口源頭為派遣工? 無法強制承銷員快篩或疫調是否也為破口? 璩: 不管台北市、台灣的疫調、快篩, 民眾配合度都非常好,沒有太多困難 只要找得到對象,都沒有什麼大問題。 源頭的部份,北農服務地就有兩個, 第一個案在目前感染嚴重的狀況下要說是誰需要更強的證據,保守評估。 第一波都有回溯、介入,北農五月底就已暫告一段落。 六月初跳到濱江,第二波很明顯形成一個群聚, 在冷凍區大家一起工作,大家都很熟,休息時可能有一定接觸。 回過頭可能有第三波在萬華有三個案。 要強調疫調、篩檢民眾配合度都非常高。 Q: 北農與新北基隆疫調何時開始、如何溝通? 璩: 覺得沒太大問題,分頭合擊。不用擔心,有辦法克服。 (下略200字) 台北新北基隆都作得很好,資料有互相分享, 精準疫調又多撈出一二個確診者。 目前已沒有確診者。 Q: 北農該休市? 休市如何支應? 33: 今天和陳吉仲通話,北農負責大台北批發很重要, 供應大台北民生基本需求,有狀況會以降載方式,不會到休市, 疫情在控制中,新增的都是在精準疫調, 舊案都已經解列恢復正常。 二市四樓9位員工同一空間工作,集中在他們身上, 其他區塊沒有感染,不到休市程度。 這禮拜快篩、疫苗作完希望能讓它降溫。 Q: 指揮中心允許打疫苗含派遣工? 有辦法短時間控制疫情? 疫苗普篩要多久? KP: 因為已經燒了一段時間,達到一定數量, 每個禮拜普篩等,在沒有疫苗時是不得已的方法, 和中央商量過,乾脆換個戰術,用全面打疫苗, 因為一個地方感染太多,要作普篩搞老半天, 不如暴力性的處理,在短時間內全部打疫苗處理掉。 所以我們要試試看新戰術,直接的處理方式。 最短時間內北農相關的人4000人全部打疫苗, 才能解決這種複雜的團體感染。大概用這種方法是最簡單。 Q: 報導三週前中央曾要求設快篩站盡快普篩,北市說沒收到訊息? 33: 中央一直希望地方廣設快篩站,其實我們有和北農溝通, 各位記得我們先作環南市場, 因為攤商意願很高,主動造冊,所以先排了環南。 第二個本來要排北農,溝通過程中, 他們認為員工沒問題,承銷人較難控制。 本來要排車,公司說可以騎機車,所以端午節假期員工到快篩站。 當時本來就希望到北農設快篩站, 一開始有拍賣員確診時,包括總經理、黃向群董事長都有向中央反應, 請農委會和中央指揮中心爭取, 拍賣員這些和民生有關的人是不是可以先施打疫苗, 自己也和衛生局溝通過很多次,但當時並沒有列在一到三類,沒辦法打疫苗。 這過程大家都希望努力作快篩, 但相關承銷人可能因為工作關係,比較沒辦法自行前往, 尤其是有些人認為一旦快篩陽性可能就沒有工作,要被關起來, 很多人快篩意願並不高。 在各個地方我們都是很積極希望大家出來作快篩, 可是不見得每個地方的人都願意來。 這次快篩、疫苗希望趕快讓這裡的人有集體保護力, 一起工作才不會有下一個問題。 目前為止重要的是把相關的人疫苗先打上去。 Q: 市長強調應以最低成本,市場停業、人流分流一開始也沒有強制, 是否因此付出高昂代價? KP: 這就是過猶不及。 如果北農一例就下令果菜公司休市,從台北到中南部會大亂。 不需要一開始就超前部署講太多, 為了一個可能的小危險作太多動作,搞到系統不能運作。 但是如果一直在出現,就要想有沒有其他方法。 一直出現新問題的時代,常常沒有過去的方法,書上找不到怎麼應付。 這次在北農試驗,用全面打疫苗對付此起彼落的感染。 14天才會有抗體效果,這當中有症狀立刻快篩,把有問題的挑出來。試試看。 不需要作太多預防性動作,但是腦袋裡要清楚,出現問題要怎麼應付他。 昨天王必勝也有來,大概討論一下用這方法可以解決, 最短時間內四千人打疫苗,再看看怎麼樣。 Q: 士林長照調查狀況? 開罰? 技正: 6/14感管進入調查,也請教專家優先順序, 篩檢、分流、安置、處理保護住民這樣優先順序, 到昨天全部清空了。 至於機構有沒有不當處置問題,後續會再作調查。 機構負責人在居家隔離,會再作調查。 Q: 機構隱匿或衛生局沒說清楚? 業者表示衛生局8號知道確診,不隔離疫調只要求自主加強清消分艙, 14號進駐採檢,為何經過六天才? 33: 衛生局14號接到資料向府級報告, 因為有信義區經驗,第一時間請衛生局全面快篩, 醫院請新光進駐,病人全部收治新光, 衛生局在發現狀況之後就立刻完整處理。 之前的部份依照中央本來就有一個住宿型處理 covid19指引, 如果只是外來的,先協助作分艙分流, 後來發現陸續有,才全面進駐接管, 14號之後沒有耽誤全部由市府處理,協助安置在醫院和防疫旅館。 所有的家屬都清楚過程,因為有開家屬說明會, 目前沒有家屬說不滿,都在掌控之中。 Q: 小禾馨下午要說明。小禾馨是否有違規? 33: 名單一一比對,上禮拜政風也有說明,有一部份打到不是機構的人, 可能是關係企業甚至是無關醫事機構的其他相關人士, 違規的部份還是會依法裁處。 Q: 市長稱疫情趨緩,考慮公布足跡? KP: 精準疫調效果還不錯,精準疫調要你來快篩的時候要配合比較實在。 會採取最有效的方式來執行清零計劃。 Q: 疫苗緩打潮? 狀況如何? 挑選疫苗? KP: 單一新聞事件還是會有影響, 台北市民還是有一定的素質,6/18很明顯掉下來,19,20又回去了。 AZ,MODERNA有一定理由以外,兩個效果沒有差別。 特別理由中央應該很快會宣布, 懷孕的,吃避孕藥的,荷爾蒙製劑的,廣義血栓疾病, 比方心肌梗塞、中風,深層靜脈栓塞, AZ比較有血栓疾病問題,這些要打MODERNA, 扣掉這些沒有明顯差別。 因為已經都預約了,這禮拜AZ差不多會打完, 下一批應該是MODERNA。 (完) ※警語: 本文非逐字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110.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24278246.A.EC9.html ※ 編輯: prussian (1.34.110.137 臺灣), 06/21/2021 20:25:23

06/21 20:29, 3年前 , 1F
重看摘要北農事件的疫調快篩蠻穩健的在
06/21 20:29, 1F

06/21 20:29, 3年前 , 2F
做啊
06/21 20:29, 2F

06/21 20:31, 3年前 , 3F
有疫調的話,那台北市不明感染源是多少?
06/21 20:31, 3F

06/21 20:36, 3年前 , 4F
我最欣賞柯文哲的一點就是他每次都會
06/21 20:36, 4F

06/21 20:36, 3年前 , 5F
一直提醒長者盡量去打疫苗。
06/21 20:36, 5F

06/21 20:37, 3年前 , 6F
有疫調的話,怎麼都沒有公布足跡?
06/21 20:37, 6F

06/21 20:38, 3年前 , 7F
疫調也可能是用來匡列或者根據實名制通知
06/21 20:38, 7F

06/21 20:38, 3年前 , 8F
不必然要公布足跡。但是不明感染源滿重要的
06/21 20:38, 8F

06/21 20:39, 3年前 , 9F
是否公不足跡要看匡列的夠不夠
06/21 20:39, 9F

06/21 20:39, 3年前 , 10F
T董這每個市長都有做吧XDD
06/21 20:39, 10F

06/21 20:41, 3年前 , 11F
剩提醒打疫苗可以提了 好慘
06/21 20:41, 11F

06/21 20:42, 3年前 , 12F
提醒打疫苗很重要捏
06/21 20:42, 12F

06/21 20:42, 3年前 , 13F
不明感染源歸零,才可以考慮降級啊
06/21 20:42, 13F

06/21 20:42, 3年前 , 14F
台北現在就是北農副本了吧
06/21 20:42, 14F

06/21 20:43, 3年前 , 15F
也希望不要再有了
06/21 20:43, 15F

06/21 20:43, 3年前 , 16F
至少台北人不會搞祈福儀式…吧
06/21 20:43, 16F

06/21 20:46, 3年前 , 17F
台北人不用祈福啊,每天出門都是群聚....
06/21 20:46, 17F

06/21 21:06, 3年前 , 18F
北農看起來似乎主要在溝通上有一些問題
06/21 21:06, 18F

06/21 21:07, 3年前 , 19F
今天整場都在胡言亂語
06/21 21:07, 19F

06/21 21:09, 3年前 , 20F
北農的看起來就是中央地方合作
06/21 21:09, 20F

06/21 21:21, 3年前 , 21F
北農是中南部上去的,證據是什麼?
06/21 21:21, 21F

06/21 21:22, 3年前 , 22F
數學不好 想確認一下昨天快篩人數應該就
06/21 21:22, 22F

06/21 21:22, 3年前 , 23F
是14/1.9%=736.8人對嗎
06/21 21:22, 23F

06/21 21:24, 3年前 , 24F
看完不懂林右昌在爆什麼氣。人家根本沒
06/21 21:24, 24F

06/21 21:24, 3年前 , 25F
說跟他開會,新北基隆多也是事實
06/21 21:24, 25F

06/21 21:24, 3年前 , 26F
佈局需要話題還是記者轉述又吐了隻鵝?
06/21 21:24, 26F

06/21 21:26, 3年前 , 27F
北農菜車不是中南部上去不然又是外太空
06/21 21:26, 27F

06/21 21:26, 3年前 , 28F
掉下來的嗎? 那句又不是在講病毒
06/21 21:26, 28F

06/21 21:28, 3年前 , 29F
他可能氣這句話吧『到目前北農感染的台
06/21 21:28, 29F

06/21 21:28, 3年前 , 30F
北市佔不到一半,新北基隆一大堆』
06/21 21:28, 30F

06/21 21:29, 3年前 , 31F
不過開會到底有沒有說 我們旁人也不清楚
06/21 21:29, 31F

06/21 21:46, 3年前 , 32F
2名基隆市民在北農上班才染疫<---2個被說一
06/21 21:46, 32F

06/21 21:46, 3年前 , 33F
大堆我也不會不爽啊!!!!
06/21 21:46, 33F

06/21 22:07, 3年前 , 34F
開會不是這邊說的 是議會質詢談到的
06/21 22:07, 34F

06/21 22:07, 3年前 , 35F
不過議員一直插嘴 珊珊要講的開會也不是
06/21 22:07, 35F

06/21 22:08, 3年前 , 36F
那麼正式的會議 就6/18中央來一起討論而
06/21 22:08, 36F

06/21 22:08, 3年前 , 37F
已Y
06/21 22:08, 37F

06/21 23:16, 3年前 , 38F
還是希望疫調過程(不只是足跡)能更公開
06/21 23:16, 38F

06/21 23:16, 3年前 , 39F
透明一點,尤其大型群聚,應該要公開的
06/21 23:16, 39F

06/21 23:21, 3年前 , 40F
『如果要每禮拜作快篩,不如我們把這四
06/21 23:21, 40F

06/21 23:21, 3年前 , 41F
千多人通通打疫苗就解決掉了』我覺得這
06/21 23:21, 41F

06/21 23:21, 3年前 , 42F
個想法很危險,會有感染風險的不只這幾
06/21 23:21, 42F

06/21 23:21, 3年前 , 43F
千人,還有他們家中的老弱啊,篩檢還是
06/21 23:21, 43F

06/21 23:21, 3年前 , 44F
要做的吧
06/21 23:21, 44F

06/21 23:41, 3年前 , 45F
2個被說一堆 誰聽到會爽XD新北更多確診
06/21 23:41, 45F

06/21 23:41, 3年前 , 46F
都公佈確診者來源比例了 啊北市還在幹麻
06/21 23:41, 46F

06/21 23:41, 3年前 , 47F
?開新副本?
06/21 23:41, 47F
「新北基隆」一大堆,是在說依戶籍地歸屬造成北農疫調困難, 也沒有說是他們帶過來的,到底要不爽什麼? 北農害他們數字增加很難看?

06/22 00:46, 3年前 , 48F
新北是因為一直說精準疫調但簡報只有快篩
06/22 00:46, 48F

06/22 00:46, 3年前 , 49F
統計啊,這樣怎麼讓人了解你精準疫調的成果
06/22 00:46, 49F

06/22 00:46, 3年前 , 50F
(咦?
06/22 00:46, 50F
※ 編輯: prussian (1.34.110.137 臺灣), 06/22/2021 01:25:46

06/22 02:37, 3年前 , 51F
北市自始至終沒通知基隆吧
06/22 02:37, 51F

06/22 07:26, 3年前 , 52F
北農都是中南部上來的? 呵呵
06/22 07:26, 52F

06/22 10:46, 3年前 , 53F
阿北加油,看其他縣市快氣死了
06/22 10:46, 53F
文章代碼(AID): #1Wq8Jcx9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