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COVID-19致死率3.2% 高齡、慢性病為主因

看板nCoV2019作者 (明月)時間2年前 (2021/06/12 17:50), 編輯推噓21(21031)
留言52則, 26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台灣COVID-19致死率3.2% 高齡、慢性病為主因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2021/06/12 撰 稿 者:記者張茗喧、江慧珺台北報導 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6120156.aspx 2021/6/12 17:32 (6/12 17:43 更新) 台灣COVID-19致死率3.2% 高齡、慢性病為主因 | 生活 | 重點新聞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江慧珺台北12日電)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染疫致死率已達3.2%,89%死者超過60歲,研判高齡、慢性病仍為致死率高主因。 台灣再增26例死亡,累計411例死亡。 莊人祥在記者會表示,新增個案中,2名有慢性病的60多歲民眾在家中死亡,其中一名男性之前無相關症狀,4日猝死,到院前已無生命跡象,死後採檢確診;另一名女性4日出現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症狀送醫,到院前過世,隨後採檢確診。 另有2例40多歲死亡個案,都在發病當天就病逝,另有102歲個案出現咳嗽症狀後4天病逝,莊人祥說,這是目前最高齡染疫死亡個案。 莊人祥表示,近日確診病逝個案,80歲以上占約31 %、79歲到70歲占約30%、60歲到69歲占約28%,研判高齡、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是致死率較高主因。(編輯:李明宗)1100612 http://i.imgur.com/Cr9mJ2N.jpg
http://i.imgur.com/5woH6Yp.jpg
戴口罩,勤洗手! 請保持社交距離! 正向防疫,天佑台灣! ○本板許可「台灣媒體」新聞: 1.華視。 2.公視。 3.客家電視台。 4.中央社。 5.青年日報。 6.原住民族電視台。 7.中央廣播電台。 ○外國媒體,詳見板規。 .... ※TOCC:旅遊史、職業史、接觸史及群聚史。 ※推文前請詳閱板規,請勿謾罵、人身攻擊、政治引戰,張貼非允許媒體之連結或圖片。 ----- Sent from JPTT on my LGE LG-M40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195.8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23491409.A.CF9.html

06/12 17:51, 2年前 , 1F
家中若有長輩,真的千拜託萬拜託,去打疫苗
06/12 17:51, 1F

06/12 17:51, 2年前 , 2F
60歲以上佔了89%
06/12 17:51, 2F

06/12 17:54, 2年前 , 3F
我已先幫有高血壓的婆婆預約13價肺炎
06/12 17:54, 3F

06/12 17:55, 2年前 , 4F
鏈球菌疫苗~(不到65Y)
06/12 17:55, 4F

06/12 17:55, 2年前 , 5F
分母太多沒找出來而已
06/12 17:55, 5F

06/12 17:55, 2年前 , 6F
60歲以上的疫苗順位應該往前
06/12 17:55, 6F

06/12 18:00, 2年前 , 7F
推60+應往前 特別是疫情熱區居住者
06/12 18:00, 7F

06/12 18:00, 2年前 , 8F
日本也高齡慢性病
06/12 18:00, 8F

06/12 18:15, 2年前 , 9F
死後確診多表示框列跟篩檢量還沒追上
06/12 18:15, 9F

06/12 18:23, 2年前 , 10F
ㄧ部分是篩檢量沒跟上一部分可能是快樂
06/12 18:23, 10F

06/12 18:23, 2年前 , 11F
缺氧,當你大量出現要顧醫療量能一定是
06/12 18:23, 11F

06/12 18:23, 2年前 , 12F
有症狀的先驗!
06/12 18:23, 12F

06/12 18:44, 2年前 , 13F
已經破三了喔
06/12 18:44, 13F

06/12 18:51, 2年前 , 14F
還在分母太多。真的完全沒有概念就不要亂
06/12 18:51, 14F

06/12 18:51, 2年前 , 15F
06/12 18:51, 15F

06/12 18:51, 2年前 , 16F
“分母太多沒找出來”
06/12 18:51, 16F

06/12 18:56, 2年前 , 17F
樓上的反應 笑死人了 是事實不對嗎?
06/12 18:56, 17F

06/12 18:59, 2年前 , 18F
所以正確的概念是啥
06/12 18:59, 18F

06/12 19:36, 2年前 , 19F
分母多除起來數字會更小
06/12 19:36, 19F

06/12 19:43, 2年前 , 20F
意思是分母應該更大,其實死亡率要下修?
06/12 19:43, 20F

06/12 20:00, 2年前 , 21F
早上的重症線上研討有提到,近三成死
06/12 20:00, 21F

06/12 20:00, 2年前 , 22F
者是死後確診或就醫不到三日=來不及
06/12 20:00, 22F

06/12 20:00, 2年前 , 23F
受到醫療照顧,就死亡了。如果這些可
06/12 20:00, 23F

06/12 20:00, 2年前 , 24F
以早點就醫數據應會下降 (衛福部YT有
06/12 20:00, 24F

06/12 20:00, 2年前 , 25F
影片)
06/12 20:00, 25F

06/12 20:15, 2年前 , 26F
其實各國第一波主攻高齡的時候致死率高這不
06/12 20:15, 26F

06/12 20:15, 2年前 , 27F
只一點
06/12 20:15, 27F

06/12 21:49, 2年前 , 28F
分母流竄中
06/12 21:49, 28F

06/12 22:12, 2年前 , 29F
查一下台灣慢性病的人數,這死亡率算低
06/12 22:12, 29F

06/12 22:12, 2年前 , 30F
分母原本更大,除下來應該沒那麼高
06/12 22:12, 30F

06/12 22:12, 2年前 , 31F
越看越恐怖
06/12 22:12, 31F

06/12 22:13, 2年前 , 32F
檢疫能量太低所以很多分母沒被找到
06/12 22:13, 32F

06/12 22:35, 2年前 , 33F
死亡率高是因為台灣確診者平均年齡超高
06/12 22:35, 33F

06/12 22:58, 2年前 , 34F
快篩陽性率一直降 新北已低於1%
06/12 22:58, 34F

06/12 22:59, 2年前 , 35F
檢驗量卻一直拉高 這不太可能
06/12 22:59, 35F

06/12 22:59, 2年前 , 36F
有很多分母在外面 太不合理
06/12 22:59, 36F

06/12 22:59, 2年前 , 37F
外面很多的話 應該很好篩到
06/12 22:59, 37F

06/12 23:00, 2年前 , 38F
真實原因就台灣這波年齡層偏高
06/12 23:00, 38F

06/12 23:01, 2年前 , 39F
老弱本來就高比例重症 容易死
06/12 23:01, 39F

06/12 23:07, 2年前 , 40F
新北月初快篩2000多時陽性率2%
06/12 23:07, 40F

06/12 23:07, 2年前 , 41F
現在快篩4000多時陽性率不到1%
06/12 23:07, 41F

06/12 23:10, 2年前 , 42F
多篩能多抓到的案例明顯越來越少
06/12 23:10, 42F

06/12 23:11, 2年前 , 43F
甚至不一定會有多 因為大海撈針
06/12 23:11, 43F

06/12 23:11, 2年前 , 44F
現在較有效率是管制超市市場假日運輸
06/12 23:11, 44F

06/12 23:12, 2年前 , 45F
讓R0更趨近於0
06/12 23:12, 45F

06/12 23:13, 2年前 , 46F
減少各處不防疫的小破口
06/12 23:13, 46F

06/12 23:47, 2年前 , 47F
推樓上
06/12 23:47, 47F

06/13 06:33, 2年前 , 48F
其實分子可能也有不少沒找到的?
06/13 06:33, 48F

06/13 07:52, 2年前 , 49F
樓上怎麼不說分母越大 分子越多呢?
06/13 07:52, 49F

06/13 08:06, 2年前 , 50F
連某能'因醫囑'打到疫苗,一堆75歲以下
06/13 08:06, 50F

06/13 08:06, 2年前 , 51F
慢性病的就該死
06/13 08:06, 51F

06/13 09:53, 2年前 , 52F
不會看數據的人很難教
06/13 09:53, 52F
文章代碼(AID): #1Wn8DHpv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