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嬌生疫苗出現6例血栓 美國聯邦政府建議暫緩施打

看板nCoV2019作者 (Red Sox→Cubs→?)時間3年前 (2021/04/13 21:27), 編輯推噓9(9011)
留言20則, 1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標題:嬌生疫苗出現6例血栓 美國聯邦政府建議暫緩施打 發稿單位:中央社 發稿時間:4.13 撰 稿 者:中央社記者徐薇婷 原文連結: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4130348.aspx 美國聯邦衛生單位今天發出聲明表示,目前正在調查國內6例施打 嬌生COVID-19疫苗後出現血栓的案例,在結束調查分析之前,為求 謹慎起見,建議暫緩施打。 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與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上午 發表聯合聲明表示,截至4月12日,美國施打超過680萬劑嬌生 (Johnson & Johnson)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 他們正在檢視國內通報的6例罕見嚴重類型血栓案例數據。 聲明表示,這6位民眾出現腦靜脈竇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同時伴隨血小板數偏低情形。案例皆為年齡分布18歲 至48歲間的女性,症狀在接種疫苗後6至13天出現。 聲明指出,CDC將在14日召開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會議,進一步檢 視上述案例,評估他們潛在重要性;FDA則會調查相關案例,檢視分析數據。 聲明強調:「在程序完成之前,為求謹慎起見,我們建議暫緩使用這款疫苗。」 CDC與FDA今天稍晚將召開記者會,提供進一步說明。 不過,聲明指出,這類不良反應事件看來十分罕見,確保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 安全是美國聯邦政府優先要務,會嚴肅看待所有接種疫苗後通報的健康問題。 嬌生公司研發的單劑型疫苗2月27日獲得FDA緊急使用授權, 是美國第3支獲准使用的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12.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CoV2019/M.1618320421.A.6CF.html

04/13 23:04, 3年前 , 1F
結果傳統疫苗反而接連出了不明機理的
04/13 23:04, 1F

04/13 23:04, 3年前 , 2F
問題
04/13 23:04, 2F

04/13 23:07, 3年前 , 3F
腺病毒疫苗也不算傳統方法了,只是好作沒啥
04/13 23:07, 3F

04/13 23:07, 3年前 , 4F
拿來實用過
04/13 23:07, 4F

04/14 03:51, 3年前 , 5F
加州暫停了
04/14 03:51, 5F

04/14 11:06, 3年前 , 6F
傳統疫苗是重組蛋白吧
04/14 11:06, 6F

04/14 11:40, 3年前 , 7F
果然只有mRNA新技術沒這問題
04/14 11:40, 7F

04/14 12:47, 3年前 , 8F
機率低於一百萬分之一,不必太擔心.
04/14 12:47, 8F

04/14 15:05, 3年前 , 9F
運來加拿大好嗎?我想打
04/14 15:05, 9F

04/14 21:41, 3年前 , 10F
P大,美國這邊的確很多,停打前想打嬌生不難
04/14 21:41, 10F

04/14 21:43, 3年前 , 11F
事實上想打哪種都找到地方預約,離家遠近而已
04/14 21:43, 11F

04/15 00:43, 3年前 , 12F
我在加拿大呀…
04/15 00:43, 12F

04/15 01:10, 3年前 , 13F
如果你離美國不遠 可以考慮開車來打
04/15 01:10, 13F

04/15 01:55, 3年前 , 14F
美國現在基本上想打的都能找到地方打
04/15 01:55, 14F

04/15 01:56, 3年前 , 15F
問題比較像是要說服不想打的也來打
04/15 01:56, 15F

04/15 02:04, 3年前 , 16F
還沒到那個時候啦 大概還要再半個月 像
04/15 02:04, 16F

04/15 02:04, 3年前 , 17F
灣區這兩天剛開放一般民眾 結果就是預約
04/15 02:04, 17F

04/15 02:04, 3年前 , 18F
跟排隊的人數爆炸 不過快了
04/15 02:04, 18F

04/15 03:59, 3年前 , 19F
打了有問題 政府會賠慘,不如停打
04/15 03:59, 19F

04/15 07:38, 3年前 , 20F
現在加拿大管制人民出國…
04/15 07:38, 20F
文章代碼(AID): #1WTPmbRF (nCoV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