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複製畫展傷害藝術教育(廖新田)&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

看板museum作者時間10年前 (2014/03/02 11:25), 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撇開商業操作不談,我肯定複製畫作為工具在某些展示主題有其便利的教育作用, 不認為"複製畫展就等於爛展""不值得看"或懷疑它危害了美術館與原作的尊貴存在價值。 但藝術性展覽的傳達(與台灣大眾慣於接受資訊的方式?) 長期停留在"作品名稱,畫作內容,背景故事"等依賴文字敘述的填鴨知識層面, 對於自發的觀察力和直覺的感受力的引導很貧弱 複製畫展的盛行可能會讓這個狀況更趨極端,我想這一點是某些人強烈抨擊的根本原因 而廖老師關於這一點論述的並不多,只有:"在原作中可看到各種細節,從中體驗藝術家 的創作軌跡與時代美感精神".....這和圖文並茂的導覽手冊與導覽員的生動解說相比可能 太飄渺了,畢竟觀眾為何看展覽,想在展覽中獲得什麼,可能跟專家們期待的不一樣, 有沒有人要再補充一下來說服大家"為何要看原作"? 我個人倒是好奇這次複製畫的品質作到什麼程度,之前在荷蘭看過維梅爾的真跡, 雖然沒有特別喜歡他的作品,但他用色之精準真是太驚人了! ※ 引述《qunni (鴨子)》之銘言: : 一直都很喜歡聯合報辦的展覽 : 像2010的梵谷展 但這次全數都是複製品 : 有推廣藝術教育的心很好 也知道維梅爾的畫又稀少又分散在各地 : 但以往所有打著藝術推廣的複製畫展 都是免費展覽 : (像是寶麗的梵谷展 http://www.bellavita.com.tw/eng/news_detail.php?d=137 或是 : 剝皮寮的克林姆 : http://donna-wang.blogspot.tw/2012/08/blog-post.html ) : 如果說今日台灣民眾 對這樣盡數都以複製品 (專業授權還是複製品) 為展示的畫展買單 : 那以後就更難看到需要耗費眾多經費 去各國奔波相借 的名家真跡了 : 真的有心要瞭解 藝術家 網路上或圖書館都有相當多的影像或畫冊 可以好好且深入的瞭 : 解 : 對我來說 到博物館或美術館 就是為了能親臨真蹟 感受那複製品永遠也無法仿效的藝術 : 之美 : 這樣的感動 不見得一定是來自西方油畫或雕刻 故宮與北美館的館藏 都可以讓人駐足停 : 留 細細品味 觀賞 : 如果說這次的維梅爾展大舉成功 那以後眾多西方的畫家 也都用專業且技術高超的複製品 : 來搪塞台灣觀眾 : 因為我們對展覽的要求 也就這個程度與需要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01.3.36.128

03/08 10:07, , 1F
我去看米開展時,裡頭的雕塑多是達文西的練習作...
03/08 10:07, 1F

03/08 10:08, , 2F
1.在個人心理層面就會覺得有落差 2.導覽語音在這場展覽還直
03/08 10:08, 2F

03/08 10:10, , 3F
接說練習作在力道或韻味上與原作仍有落差.你就覺得感覺很糟
03/08 10:10, 3F

03/17 09:53, , 4F
花大錢看假畫,不如買書或上網,畢竟筆觸都無法感受,非
03/17 09:53, 4F

03/17 09:53, , 5F
常可惜。
03/17 09:53, 5F
文章代碼(AID): #1J4gIefm (museu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J4gIefm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