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屍速列車臺灣絕對拍的出來。

看板movie作者 (雲煙)時間7年前 (2016/09/20 15:21), 7年前編輯推噓12(12017)
留言29則, 1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 引述《loat5oo (櫻花猴)》之銘言: : 老實說,就拍攝技術跟環境來說,台灣絕對有辦法拍出屍速列車的品質 : 動畫技術台灣根本不輸給國外,甚至很多好萊塢動畫還是台灣人做出來的 : 就拍攝的方式、設備精細度以及拍攝分工來說,台灣技術是ok的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支台灣人自己做的影片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rwn4Fw0hqw
: 裡面的場景應該都是在台灣拍的(有小巨蛋跟一些街景) : 雖然從頭到尾都沒活屍出現, : 但整體的孤獨感與絕望感營造得很好,根本一整個世界末日 : 看完之後很意外台灣也有這樣的景 : 回到問題點,台灣技術沒問題,可惜就是沒有一個好腳本 : 導致一部片常常你會覺得,演員ok,場景ok,技術ok,但為啥故事這麼爛 : 或是好好的電影看到最後,忽然來一個不知所云的結局,全場一起傻眼 : 再來是台灣人如果要拍青春愛情片跟活屍片,絕對都會先選愛情片 : 也間接扼殺編劇的創意, : 因為你寫再多活屍或末日劇本,也不會有台灣團隊翻拍 : 這才是台灣電影目前最大的問題啊... 就假設你說的台灣電影技術完全到位,能拍得了片 但投資的金主肯定不是這樣想 他們想要回本呀 屍速列車在韓國有超過一千萬人次觀賞電影 由於我不知道韓國電影票價 因此假設用台灣平均票價250元去計算,已經25億元票房了 一部3億元的韓國電影光靠本國市場,直接回本、還大賺 台灣只有韓國一半人口 若花3億元拍一部類似的喪屍電影 就不要說有500萬人次看電影、票房12.5意這種傻話好了 光過去八年,台灣電影票房紀錄最高就5億多元而已 (換算下來,才200多萬人次看過電影) 而且還是2008年創造的紀錄,之後完全沒有一部台灣電影打破這個紀錄 6億元的票房可不能回收投資呀 你要去哪找佛心來的金主投資??? 做了這種投資,有多少台灣觀眾會捧場? 喪屍片去中國上映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其他海外市場根本是用中樂透的心情來期待 更殘酷的一點是 韓國1999年上映的《魚》,觀影人次621萬人次 7年後,《駭人怪物》的觀影人次翻倍,達到1300萬人次 台灣這8年呢? 還是沒人打破海角紀錄...... 今年國片票房紀錄可能還比去年慘吧 更別提我之前在版上發文寫過的 全台灣國片票房紀錄只能在寒暑假稱王、破億 其他時間全被好萊塢電影打假的 完全體現了台片行銷尬不過強檔洋片、 台片在電影院影廳無法拓展廳數、 台灣電影跟洋片同時上映,觀眾優先選擇洋片的老問題 看一下wiki上韓國的電影票房紀錄(韓、洋並列) https://goo.gl/5sDfdB 我不清楚韓國保護本土電影的詳細作法, 但從上表可以發現 韓國本土電影可以拿到超高觀影人次的時間,不像台灣侷限於寒暑假 是任何時間都有可能發生 台灣電影的問題,絕不是只有技術問題可以類比而已 是整個產業跟觀眾偏好都值得研究如何改變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1.118.1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74356108.A.0A3.html

09/20 15:24, , 1F
能破億的國片,幾乎都是由好萊塢片商發行排片的
09/20 15:24, 1F

09/20 15:25, , 2F
在台灣,好萊塢不給的,你不能拿~~
09/20 15:25, 2F

09/20 15:33, , 3F
你在講啥 賽德克都敢拍了
09/20 15:33, 3F
拍了沒錯,也虧了一大堆 觀眾也發現台灣電影還有很多技術不足之處 這樣還要跟《屍速列車》比嗎? 之後的《KANO》雖然避掉不少缺點,獲得不少好評, 但票房沒有很大的突破,照虧不誤 最重要的一點,《賽德克巴萊》跟《KANO》能拍成 有很大的原因,還不是因為黃志明、魏德聖三個字值得信賴 不然《賽德克巴萊》不管是最初的三億也好,後來爆增的七億也罷 大家都嘛覺得這計畫太瘋狂了,但最後還是不少人幫忙籌錢調頭寸 至於《KANO》,我想光靠馬志翔自己也生不出拍電影所需的經費

09/20 15:46, , 4F
台灣人普遍不太捧場台灣電影 除非有很強的消費理由
09/20 15:46, 4F

09/20 15:57, , 5F
不捧場台灣電影是因為被騙過太多次了 所以都等有口
09/20 15:57, 5F

09/20 15:57, , 6F
碑才會選擇進場啊
09/20 15:57, 6F
說是等口碑 但實際上口碑只發生在寒假賀歲檔、暑假(含9月)兩個檔期,從2008年開始就這樣了 平常時間不管什麼國片上映,再怎麼有口碑也無法突破好萊塢洋片的包圍 口碑效應在這八年的驗證大概是過譽了 另外,台灣人會進戲院的人仍舊很少 用韓國票房反推台灣票房極限的話 台灣上映的洋片或國片距離十億票房都還太遙遠 這或許說明電影院觀眾還有待開發

09/20 16:13, , 7F
綜藝節目也是阿 其他國家就是肯花大錢
09/20 16:13, 7F

09/20 16:59, , 8F
賽德克巴萊上集進戲院,欣賞後頭有夠暈的
09/20 16:59, 8F

09/20 18:09, , 9F
願意把錢花在文化消費的社會,一定要先富裕起來,除
09/20 18:09, 9F

09/20 18:10, , 10F
了實質有閒錢外還要有安全感,才會開始享樂或投資文
09/20 18:10, 10F

09/20 18:10, , 11F
化生活。
09/20 18:10, 11F

09/20 18:10, , 12F
現在的台灣經濟一片低迷,當然都會區富的人還是不少
09/20 18:10, 12F

09/20 18:11, , 13F
,但要觀影人口擴大?不太容易。
09/20 18:11, 13F

09/20 18:22, , 14F
推這篇 理性分析
09/20 18:22, 14F

09/20 18:26, , 15F
台灣人觀影比例跟金額不算低, 是韓國人太愛看電影
09/20 18:26, 15F

09/20 18:52, , 16F
其實電影已經算CP值高的娛樂 只是台灣花錢觀影的群眾似乎
09/20 18:52, 16F

09/20 18:53, , 17F
還是在年輕人 中老年就較少
09/20 18:53, 17F

09/20 20:18, , 18F
《賽德克巴萊》跟《KANO》能拍成,當時政府也給非常多資源
09/20 20:18, 18F

09/20 20:20, , 19F
甚至上映後還一直幫忙宣傳和買電影票
09/20 20:20, 19F

09/20 20:51, , 20F
口碑?KANO還不錯 不看的就是不看 直接嘴你有夠爛等盜版
09/20 20:51, 20F

09/20 20:53, , 21F
馬政府沒幫到KANO的忙,當時的文化部龍太后還反宣傳~~
09/20 20:53, 21F
※ 編輯: octobird (114.41.117.156), 09/21/2016 05:30:23

09/21 10:44, , 22F
其實台灣在全球已經算很愛看電影了 但比不上韓國
09/21 10:44, 22F

09/21 16:17, , 23F
台灣只要一開始只鎖定台灣市場就沒救了
09/21 16:17, 23F

09/21 16:18, , 24F
台灣+港澳+馬來西亞華人+新加坡華人 好像有6000萬人以上
09/21 16:18, 24F

09/21 16:19, , 25F
中國以外的華語人口其實也不少
09/21 16:19, 25F

09/21 16:19, , 26F
更何況既然目標是屍速 那還要把可能上映的日本韓國算入
09/21 16:19, 26F

09/21 16:21, , 27F
當然一開始電影目標就只鎖定台灣市場就是把自己的電影產業
09/21 16:21, 27F

09/21 16:21, , 28F
的發展性鎖死
09/21 16:21, 28F

09/21 23:26, , 29F
說穿了就是市場 可以傾向找中韓日的演員 去吸該國的市場
09/21 23:26, 29F
文章代碼(AID): #1NuEEC2Z (movi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NuEEC2Z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