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阿珠的陷阱。

看板mknoheya作者 (《3.13.23》)時間15年前 (2008/09/29 16:48),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glenna9305 (凡雲)》之銘言: : 我曾經在Finn的現場聽他談起這首歌過, : 大抵就是在反思譯文與原典之間的關係, : 在此放上之前所寫的小小感想和大家分享~ : “會注意到他(們)的音樂,應該是因為村上春樹。 : 今天聽Finn第一次談「阿珠的陷阱」, : 讓我不禁想起之前在翻譯課曾熱烈討論過的話題, : 老師直接的說譯者其實是個騙子, 以騙子隱喻譯者會牽涉道德判斷問題 對翻譯者的身分定位 論述話語有幾種比較中性的說法 比如傳統譯論把翻譯者視為源語文本的隱形人、奴僕、模仿者或傳聲筒 二十世紀在全球化語境下對翻譯者的文化身分則產生了更多解釋跟分類 操縱者、叛逆者、征服者、改寫者、吞噬者...etc 我自己看不懂日文 有點好奇懂日文的版友會把賴明珠作為一個翻譯者定位在哪一種身分上 : 或者用Finn的話說那是翻譯者在字裡行間佈下「陷阱」。 : 究竟什麼才是忠實的呈現呢?是逐字逐句的轉譯嗎? : 我記得老師最後說了, : 成功的翻譯應該是能帶給讀譯本文字的讀者等同於讀原典讀者的感受, : 但弔詭的是,每個人因著成長背景的不同, : 在閱讀過程中所經歷到的情感震撼肯定有異, : 那翻譯者傳遞給我們的究竟是作者本意塑造的氛圍, : 亦或是他/她自己讀出的絃外之音呢? : 所以我完全可以了解, : 為什麼Finn會說英文版的村上春樹和中文版的像是兩本不同的小說, : 並且因此希望能學會世界各國的語言。 : 但轉念一想,這不也帶來了一種錯識或誤讀的美感嗎?” : (原文出處:http://glenna9305.pixnet.net/blog/post/10616049) 我覺得沒有完全忠實的翻譯耶 譯文和原文之間本無忠實可言 有時候我傾向更激進的解構主義說法 「翻譯本身不應求同應存異,翻譯是文本的來世」 雖然愛上來世的感覺的確是有點糟糕啦 像吃錯東西愛錯人 但是既然都已經吃了 吐出來也是白搭 就好好吃吧 反正也不難吃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128.222 ※ 編輯: esed 來自: 61.224.128.222 (09/29 23:40)

10/02 15:54, , 1F
有時候我也很懷疑自己到底是喜歡村上春樹還是賴明珠,但
10/02 15:54, 1F

10/02 15:56, , 2F
讀過卡夫卡就發現自己喜歡的是氣氛思維,賴明珠只是抓到
10/02 15:56, 2F

10/02 15:57, , 3F
村上春樹文句間的感覺!
10/02 15:57, 3F

01/17 02:31, , 4F
我也很好奇到底賴明珠的翻譯和日文版有多少差異
01/17 02:31, 4F
※ 編輯: esed 來自: 125.232.130.146 (06/02 00:18)
文章代碼(AID): #18u9POId (mknoheya)
文章代碼(AID): #18u9POId (mknohe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