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引述波波給我的一封信,大家有什麼看法?

看板medstudent作者 (忙碌的大孩子)時間15年前 (2009/05/11 17:1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前文恕刪。為方便閱讀,不特別針對每個問題回應與舉證,僅就個人知道歐洲與美國 醫學教育訓練/ 考核分享一點瞭解。個人是大六醫學生,有幸在實習過程中到瑞士法 語區和美國都短期待上幾週,因此文中以網路上找到的資料為主,並以個人和當地學 生詢問例子與經驗作為補充。 先說歐洲,波蘭所謂「國內班」和「國際班」之分野個人沒有接觸,因此不做評論。 原文中提及歐洲多數國家皆對於入學管制甚鬆,而依靠入學後競爭和畢業考篩選,此 處雖不算錯誤但有誤導之嫌。參照以下網址: http://wiki.ifmsa.org/scome/index.php?title=Medical_education_(General) 此wiki是世界醫聯會底下醫學教育委員會的一個計畫,希望在網路上建立世界各國醫 學教育的資料庫,提供醫學生比較之餘,在面對官方領導之醫學改革時也可做為參考 提出建議。由於是學生自發性的行動,因此有些資料不齊,其中瑞士和法國相近,但 兩者皆沒有資料,故再補充如下。 editions.campusfrance.org/filieres/en/medecine_en.pdf 此連結為法國對於高等教育和醫學教育之簡介,並提到對於「歐盟外」醫學生之作法 http://lwcool.com/lw/newsfile/2006/7/5/200675_lwcool_9343.html 大陸的論文,乃某個臨床醫師到法國臨床研究一年後之整理 上述網址對於英、德、法之醫學教育大概都有不錯的概述,在此僅作結論。總體而言 ,歐洲多數醫學教育為高中畢業後六年制,入學控管有的設在入學前(英、德),有 的設在第一年升第二年(法),但多半是蠻嚴格的一層篩選,如德國要求A-grade,英 國筆試加口試,法國則是約10-20%錄取率。醫學課程的前幾年和國內類似也是課本背 誦知識為主,後幾年(多半開始於第二年)則逐年增加臨床實習比例,不過近幾年也 有提早第一年就到臨床見習的嘗試。畢業的檢定方面有一次國考也有兩次,和台灣做 法最大不同是多半採筆試加口試(指OSCE等臨床測驗),其錄取率雖然不算低,但當 地學生之準備程度卻和台灣不同 - 舉瑞士為例,其醫學院最後一年事實上並沒有見/ 實習,而是前半年回到各自學校由校方進行考前總複習(紙筆+臨床),之後半年則 是國考,由醫學教育主管機構派人到各個主要醫學院負責測試,以求測驗難度之一致 性。 長遠來說,歐盟希望能整合各國的醫學教育,使醫學人才在歐盟區內能自由流動: http://tinyurl.com/pdlmey 高醫某次醫學教育會議之記錄,部分摘要如下: 「...歐洲29個國家之教育部長於西元1999正式簽定布洛那宣言(Bologna Declaration) ,其目標在增進各國之間大學生、教師及研究人員之移動性,包括在各國大學的選課、 承認各國大學之學分,以期促進歐洲各國在教育品質的確保及課程發展等問題的合作 ,並可互相承認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其最後目的是在2010年建立歐洲高等教育 特區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以吸引世界各國的學生,並提供高品質 的就業人才。至2007年九月,歐洲已有46個國家簽字加入此宣言。 ....」 在學生方面也早已行之有年的Erasmus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ASMUS_programme 因此歐盟各國對於歐盟內國家目前有一定共識是直接採認學歷,不需另外認證考。然 而對於歐盟外國家,其態度則傾向於「從嚴錄取」,例如法國明確規定需要和其他學 生一樣通過大一升大二的大會考,且每年僅錄取約數百個。 波蘭近幾年才加入歐盟,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波蘭對於本地生之訓練基本上是尚未及 但朝這個目標規劃,而此目標的精神是「模組化」,因此當大家都採六年制時,所謂 波蘭「國際班」卻獨採四年制,學制安排上能否達到相同效果未免有些令人起疑。另 外如同前面版友所說,實習多半需要克服語言障礙,個人經驗則發現這個「障礙」絕 非簡單兩字所能說明 - 以法文而言,臨床工作勉強勝任約需要B2-C1,而要能夠流暢 無明顯障礙則需要C2(評等從A1-C2共六級,一般國內法語系畢業要求是C1-C2),因 此如果波蘭歸國醫學生如果無法流暢應用波蘭文,幾乎可以斷定其實習效果會打折扣 。 囉哩囉唆扯了一堆,其實提出的有力結論和之前大家推測都大略相同,只是希望能補 充些詳盡的證據,或許之後需要舉證時可做為參考。花時間打這篇文章還有另一個想 法,是要呼應前面有些學長姐所言關於國考改革之言,此話在此固然聽起來刺耳且緩 不濟急,但竊以為這才是真正破釜沈舟解決問題之法。更甚者,台灣醫療目前的困境 或許也需要用更國際化的視野看待人才問題,或許才有解決之道。 (關於美國的部分....打這篇已經花很久時間,所以暫且待續XD 得先去洗澡...)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6.194.232.207

05/11 17:24, , 1F
推!真用心
05/11 17:24, 1F

05/11 18:27, , 2F
去洗澡是正妹的藉口....
05/11 18:27, 2F

05/11 18:33, , 3F
正妹都發我洗澡卡XD
05/11 18:33, 3F

05/11 19:12, , 4F
我覺得波坡看不懂....
05/11 19:12, 4F
文章代碼(AID): #1A1-mU6J (medstud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1-mU6J (medstud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