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釣魚船事件波及 日本記者遭台灣記者包圍

看板media-chaos作者 (Merci Beaucoup)時間16年前 (2008/06/19 23: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7 (看更多)
※ 引述《semicoma (Merci Beaucoup)》之銘言: : 標題: Re: [新聞] 釣魚船事件波及 日本記者遭台灣記者包圍 : 時間: Thu Jun 19 04:06:33 2008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12.251.175 : 推 stabber111 :每次在炒作某議題時 背後很多都沒報 218.164.102.74 06/19 04:13 : → semicoma :<徘徊於"慾望城市"內的維多利亞女性> 140.112.251.175 06/19 06:19 : → semicoma :這篇文章很有趣 某段內容很適合說明 140.112.251.175 06/19 06:19 : → semicoma :這種情況(布赫迪厄論電視則是從另個 140.112.251.175 06/19 06:20 : → semicoma :角度去解) 我能理解媒體不說甚麼代表 140.112.251.175 06/19 06:20 : → semicoma :找到了 是關於Pierre Macherey的部分 140.112.251.175 06/19 06:26 : → semicoma :而Marcherey引自尼采<曙光>第523節 140.112.251.175 06/19 06:27 : → semicoma :晚點提供那部份的內容 要去考試了 140.112.251.175 06/19 06:30 : 推 stabber111 :樓上你可以回文啊啊XD 218.164.102.74 06/19 14:38 熬夜思緒很跳啦 推文越推越多才發現...恩 ...已經不少字了Orz ok 回正題 那段文字是這麼寫的... 當我們詢問文本的表面意義為何時,同時也要詢問隱藏於表層背後的"缺席",又代表了 甚麼樣的意義;然而弔詭的是,既然已經"缺席",又該如何探知它的可能意義? 馬希雷(即Pierre Macherey)的建議,是採取"尼采式的質問":"當我們面對某個人允許 我們觀看的任何呈現時,或許該問:它想隱藏些甚麼?它希望我們不要注意甚麼?它 企圖引發甚麼樣的偏見?再者,它的掩飾程度有多麼細緻?觀看者又會產生哪方面的 誤解?" <徘徊於"慾望城市"內的維多利亞女性>,張曌(ㄓㄠˋ)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51.175
文章代碼(AID): #18MdVe0V (media-chao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8MdVe0V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