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轉錄] 我們可以讓病人因病而死,卻不能 …

看板medache作者 (重現江湖)時間14年前 (2010/04/26 08:2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3 (看更多)
我的意見跟merlin類似,我固然感動於蘇醫師的大善大愛, 但是我更對造成窮人無力負擔醫療費用這種狀態的社會不平 等感到不安。 台灣社會是一個後威權的狀態,並沒有足夠的民主素養跟公 民社會應該有的理性訓練。長久被威權壓制後解放的結果是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可以成為小威權的行使者,可以在"民主自 由"的環境當中遂行自私意志的追求,而沒有公民社會當中 理性自持與平等討論的空間。我們擁有的只是偽裝的武力或 財力對抗,沒有真正相互寬待容忍而公平正義的對待機會。 這種後威權的自我約束喪失狀態,加上新自由主義資本流動 倍增與勞力剝削激化的雙重影響下,台灣醫界只不過是整個 社會邁向更不正義更不平等的過程當中小小的一環。 例如說現在台灣貧富差距不斷急速地拉大,都市空間可見的 變化就是居住區位的區隔,窮人越來越不可能住在大安區, 而逐漸流動到邊緣的區塊,這跟70年代舊金山市開始都市更 新之後把窮人黑人都趕到Bayshore或者對岸的Oakland地區類 似,如今Oakland每年凶殺死亡約莫一百多人,連續數年被評 為全美治安最差十大城市(另外一個榜上有名的Richmond, CA 也是同一個時期灣區興起的低價住宅城市,如今也是幫派林立 的治安不良區)。在醫療上也是,儘管全民健保某種程度上穩 定了不同階級之間的就醫權利,不過雲林鄉間這種窮人付不起 錢治療的情況八成還是比台北大安區多上很多。 社會福利一般被認為是公民權利當中的一項重要部分,這些公 民權利是平衡階級差異所造成的壓力很大的一個措施,台灣在 這個部分上的失能與缺損,會使得原先階級的差異更顯得嚴重 ,這邊"階級"或者應該用所謂的"社會文化資本"來說,也就是 這種台語所謂"有錢有人有辦法"跟"沒錢沒人沒辦法"的差距。 這個差益拉大之後的早期症狀,就是把結構系統的失靈歸因給 個人的失誤,例如很大部分的醫療糾紛都是如此。下一個階段 就是相對應的社會移動(例如醫學生就開始偏好選擇少糾紛的皮 膚科),在下一個階段就會出現更嚴重的選擇性差距(例如偏遠 地區開始沒有婦產或者小兒科醫師)造成更嚴重的健康不平等, 如果國家沒有積極介入,接下來就是人口流動或者民怨累積。 (這在離島不是很清楚嗎?哪個在蘭嶼的原住民能夠受到跟台北 一樣的醫療或者工作機會呢?不離開家鄉能夠怎樣呢?如果離不 開,那麼不抱怨政府又能怎麼辦呢?)這些人口移動又更間接地加 重了貧富差距問題(或者以治安爭議方式呈現如當年的湯英伸事 件,或者以住宿問題方式讓移入者繼續在都市中被邊緣化)。 醫師能發揮個人愛心幫窮苦病人付錢當然很好,問題是,對於 這種結構性的問題,一個醫師能幫多少故事中的病人付錢呢? 作為一個急診醫師,如果每天都碰到這種病家,你是每天都幫他 們付錢容易,還是乾脆換個科別,眼不見為淨容易? 這種個人善行和結構不正義之間的關係,應該很明顯了。 -- -- Fiat lu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7.180.17.129

04/26 08:58, , 1F
選項三: 發起一灘血募款, 再度造神
04/26 08:58, 1F

04/26 10:10, , 2F
好文.....不知能不能轉數字板讓大家看一看中肯的分析
04/26 10:10, 2F

04/26 13:11, , 3F
好文
04/26 13:11, 3F
文章代碼(AID): #1BrDqiAR (medach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3 篇):
文章代碼(AID): #1BrDqiAR (meda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