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小孩被拿來比較

看板marriage作者 (默艾)時間7年前 (2017/04/11 16:54), 7年前編輯推噓29(29085)
留言114則, 2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9 (看更多)
※ 引述《ichico (細雪。)》之銘言: : 我也想就一個從小就被比較,且永遠都是比不贏的那一個的角色來發文, : 雖然我不能代表那個小女孩,但是我想也許我和妹妹的經驗可以作為參考。 我也是從小被比較到大的,但是偏向贏得多輸得少的那個。我本身不 想被比,因為我會有輸的壓力(詳見阿德勒心理學),只是大人還是喜 歡拿我去比,因為他們從小就是活在這樣的觀念長大。  長大以後,那些從小被比到大的我們,互相之間關係都很淡薄。後來 有一些事需要我們處理,讓我們以自己為主體,主動找對方溝通合作, 打破了過去幼年的心牆,才能以比較平等的態度來重新面對彼此。 但沒有這個機會的平輩,至今就一直保留那些幼年回憶,一直到今天 成為他們心裡的保護傘的模擬根據,而且有時候會表現得誇張到難以想 像的地步。例如isaacc說叫媽媽考慮用大鬧的方法,被很多人罵。但現 實中,我看到的真的大鬧的人,是過去那些被比較的小孩,他們今天長 大了有自主權了,他們會開始抗拒已經老年的長輩,不想到有我們這些 人(過去被拿來和他比較)的聚會,他會發怒,會找很多不像理由的理 由(長輩會轉述為何缺席)。大家都會查覺他們的親子關係不好,不過 老一輩人,對這些現象所開口講的,都是「時代不同,現在的人想法不 一樣....」,而從來不會去思考彼此的後代為何會心生反抗。 : 所以受到的影響沒有我深。 : 我一直到現在,都還因為自己年收無法達到和表哥一樣, : 經常低潮地覺得自己一輩子就會這樣魯下去了,這階級還會複製給下一代, : 然後就有衝動留下「身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文字。  這些狀況也是我所見的那些不再接觸的平輩,或者勉為其難來聚會的 平輩(其實我也不想,只是我的幼年挫折感沒他們那麼重),他們很容 易表現的狀態。雖然都成年了,但遇到那個相似的人事環境下還是會喚 醒過去的經驗。要嘛表現得很內向,要嘛會用他現在的社會資源表現得 很浮誇,但大家都看得出來那不是真實的,但也沒人能對此批評。我等 平輩都只是想保護自己,而這個不必要的競爭記憶不是我們選擇的。 : 另外還有先生的支持。從文章裡面看不出先生的態度為何, : 但是不要火上加油,是最基本的。 : 接下來就是要幫孩子建立自信,也不要無意間和婆婆一樣拿孩子和別人比較。 : 這很難,我自己也還在面對這個課題,無論是對自己或是對孩子。  我想大概的重新描繪原po事主的狀況。  大伯大嫂一週回來一次,先生是軍人。  長子搬出去,次子和父母同住,而長子一家每週回來吃飯,孩子都會 跑去小孩房間練才藝。  原事主的家庭想必很傳統,才會每個星期都會回家聚餐,判斷的主要 依據在於孫子的表現並不自然。傳統家庭對長子的心態、依賴,從婆婆 的態度很明顯感受得到,會故意挑剔次子小孩的方式以讚賞長子一家, 表現對長子方面的溺愛。而長子孩子都會跑去小孩房間練才藝讀書,卻 不是在大人的場合與長輩親親抱抱表現親情(被命令而作當然也不好, 只是長子的孩子連這部份似乎也沒有)。小孩愛玩,當然會主動找伴, 但從文中的現象,也能感受長子小孩即便想找可以感受自在的地方,心 裡可能有他們被婆婆的比較中,被標籤成「好孩子」的觀念,更可以說 也許從出門前,長子就被這樣的提醒教育(去奶奶家要乖....等等), 所以小孩子就算到堂姐妹的房間,作的不是娛樂聊天,而是競賽活動 (才藝語文寫作業)。  甚至,小孩的行為也是大伯大嫂的教育造成的,而他們每週都會回來 ,這頻率以及小孩的行為都不太合理,也可以感受大伯大嫂面對婆婆的 壓力。可能也是因為婆婆對大伯的一廂情願的標籤,以及大伯搬出去的 現實。「父母不是獨住而是和次子同住」,這個事實值得觀注,如果長 子心裡有一點傳統責任感,那他就有可能轉嫁到提高回家聚餐的頻率。 每週都聚餐頻率相當高,應該也是反映長子對這件事的責任感、罪惡感 之深。 此時,更希望家人對婆婆表現他們、大伯一家的「成就」,我們現在 過得不錯,多創造一些優越感,省去被問有的沒的(純粹的自我保護機 制)。因為如果過得不好,那對彼此都很傷,例如希望同住的長輩們心 裡認為「寧可出去過苦日子而不願同住」之類的情緒反應,反過來又對 長子造成情緒壓力甚至情緒勒索,等等的可能性。  反過來說,婆婆的行為表現,大概都放在渴望長子的回家。婆婆認為 她對長子一家百般討好,那長子一家對婆婆的印象會加分對吧?大概是 這樣。可是事實就是,寧可每週回家這麼制式又麻煩,選擇分居依然是 長子維護他家的方式,孫子到婆婆家是跑去小孩房間搞嚴肅的東西,連 玩都沒玩,這麼緊張的氣氛當然更不可能會去找誰親暱互動。現況本身 就是答案。  回頭來說,次子是職業軍人,這個解讀,我想是為了負擔家計的最快 選擇,但也有可能有包含傳統家庭灌輸給先生的某種價值觀。職業軍人 娶了老師(我找不到這個身份,先預設為真),而婆婆的觀念很傳統, 現在家庭紛爭很大。有個畫面就浮出來了,先生有點把職場(軍隊)當 成避難所。  婆婆心裡疼愛長子,次子勞心勞力與父母同住但得不到婆婆的相對認 同,長子用孩子的才藝用功來作為自己的武裝,次子沒有距離把家庭作 為武裝,他便把軍隊當自己的個人武裝。  長子每週回來而孩子都表現光鮮亮麗的一面。這是長子一家的自保手 段,但也增加婆婆對長子的傾心,卻也因為婆婆為了稱讚長子一家,而 強化對次子一家的貶意,所以小孩被比到一無是處。不是孩子不好,而 是孩子不是長子的孩子。更進一步的,原事主(次子之妻)應該也深受 挑剔之害。整個框架下,大概也看得到原事主的麻木感,她面對的是整 個家族的狹化陳腐,每個人強大的自我束縛的無力感,很容易讓又像旁 人又像自己人的角色(妻子),作也不是放也不是。 現在的問題是孩子。  最快的方法雖然只是治標的方法,就是隔離。上才藝班也好,搬出去 也好,都是為了保護孩子為先。  更重要的是先生要拿出態度,父母齊力保護孩子,是對孩子最主要的 精神支柱。父母要對自己的孩子有責任感,不要被自己的無力感打敗。  不過婆婆很可能是老人病,想用轉念的方式,那只對特定人有用,偏 偏老人的想法是他的人生累積,真的很難很難改變,如果沒小孩,轉念 自己就算了。有小孩,別太理想化。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可以跟你玩同理 心體諒正在壓迫自己與媽媽的婆婆,這小女孩幾乎超越許多大人了。她 是這樣的神童嗎?   真正的問題在婆婆,能針對婆婆作的才是治本。但老人家的觀念很僵 ,人的觀念改變要有大衝擊,生死、挫折、宗教,應該很難有治本的空 間了。婆婆說「鄰居都說我的辛苦....」這表示她的生活圈都已經是支 持她的組合了。  看先生能付出多少,讓婆婆轉寰她對長子與次子的落差,雖然我覺得 這也不太容易,而原事主也知道,所以標題才會用「閒聊」,不覺得有 什麼可以改變。 所以眼下,讓孩子能脫離這個環境的所有方式,應該是暫時能作的選 擇。不過除了怎麼救這孩子,我有點擔心這段婚姻本身,因為原事主的 首篇,有感覺到很疲倦的氣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136.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arriage/M.1491900855.A.C55.html

04/11 17:08, , 1F
推。這是可能性很高的推論。
04/11 17:08, 1F

04/11 17:09, , 2F
腦補好多,但覺得是合理的腦補。如果是這樣,那小朋友怎麼努
04/11 17:09, 2F

04/11 17:10, , 3F
力都沒有用,甚至原原po也是努力沒什麼用
04/11 17:10, 3F

04/11 17:11, , 4F
反正次子已經是同住了,婆婆可能是在拉攏長子,讓自己老了多
04/11 17:11, 4F

04/11 17:11, , 5F
份依靠(某方面來說就是不敢得罪長子),而原原po可能比較柔
04/11 17:11, 5F

04/11 17:12, , 6F
行為的動機可以很多,但很多行為的交集,可以縮小價值觀範圍
04/11 17:12, 6F

04/11 17:12, , 7F
或比較軟,所以婆婆不用擔心得罪她
04/11 17:12, 7F

04/11 17:12, , 8F
婆婆應該也有ytwu說的想法,反正次子都同住了,酸一下不會死
04/11 17:12, 8F

04/11 17:13, , 9F
但反過來說,長子一家會搬出去,甚至搬出去還每周回來表演
04/11 17:13, 9F

04/11 17:13, , 10F
那麼,在長子一家的行為上,就有很特別的長輩壓力的意味
04/11 17:13, 10F

04/11 17:13, , 11F
我覺得大伯也怪怪的
04/11 17:13, 11F

04/11 17:14, , 12F
讓長子搬出去又每週回來的婆婆,這個婆婆會怎麼對待次子一家
04/11 17:14, 12F

04/11 17:14, , 13F
我用這樣的關聯性,把整個脈絡重塑
04/11 17:14, 13F

04/11 17:15, , 14F
我是覺得劇本寫太多了,但也可以提供參考一下,其實我比較
04/11 17:15, 14F

04/11 17:15, , 15F
在意公公失智的問題,但因為我沒看到,可能在候補推文裡吧
04/11 17:15, 15F

04/11 17:16, , 16F
看完覺得......大人解決不了的債 讓小孩揹 小孩好可憐
04/11 17:16, 16F

04/11 17:16, , 17F
婆婆不一定是把長子逼出去的惡人,但她有可能會給長子愧疚
04/11 17:16, 17F

04/11 17:16, , 18F
我覺得這個問題對整個家的影響肯定很大,也和長子回來頻率
04/11 17:16, 18F

04/11 17:16, , 19F
有關
04/11 17:16, 19F

04/11 17:16, , 20F
公公失智的東西我沒看到,若是有,它會加重長子的道德罪惡感
04/11 17:16, 20F

04/11 17:17, , 21F
也許關鍵還有 老公長期不在卻非得住婆家的原因
04/11 17:17, 21F

04/11 17:17, , 22F
也就是為何長子孩子會一直表現得很出色,因為這是一種替代
04/11 17:17, 22F

04/11 17:18, , 23F
「我們搬出去,但我們也是很努力生活很上進」這樣的宣示
04/11 17:18, 23F

04/11 17:18, , 24F
而婆婆迎合了長子一家的表現,努力的稱讚,想讓長子多回家
04/11 17:18, 24F

04/11 17:19, , 25F
這就是最大的問題點,希望A回來的渴望,跟A對搬離的掙扎
04/11 17:19, 25F

04/11 17:20, , 26F
A表現在家人的成就,家人的最末端就是孩子這個第一線
04/11 17:20, 26F

04/11 17:20, , 27F
環環相扣的控制反控制
04/11 17:20, 27F

04/11 17:22, , 28F
聽起來感覺婆婆像黏鼠板 控制力超強超黏QAQ
04/11 17:22, 28F

04/11 17:31, , 29F
推 w大總是理性溫暖
04/11 17:31, 29F

04/11 17:37, , 30F
其實我批判味會比別人更重。婆婆不想作壞事,但她一直作壞事
04/11 17:37, 30F

04/11 17:38, , 31F
每個人都可以是幫兇,就是[平庸的邪惡]。
04/11 17:38, 31F

04/11 17:39, , 32F
可是今天這個婆婆,也許是過去的原事主。
04/11 17:39, 32F

04/11 17:39, , 33F
對無奈最普遍的作法,是成為它的一部份,然後繼承它..
04/11 17:39, 33F

04/11 17:40, , 34F
事主媽已經有這個樣子了,但其實看看大伯一家,他們也差不多
04/11 17:40, 34F

04/11 17:41, , 35F
次子沒有勞心勞力同住阿,勞心勞力同住的次子的老婆跟小
04/11 17:41, 35F

04/11 17:41, , 36F
孩XD
04/11 17:41, 36F

04/11 18:01, , 37F
推~
04/11 18:01, 37F

04/11 18:16, , 38F
人容易忽視與不在意身邊的人
04/11 18:16, 38F

04/11 18:16, , 39F
推!
04/11 18:16, 39F
還有 36 則推文
04/12 10:35, , 76F
04/12 10:35, 76F

04/12 10:40, , 77F
我不覺得只是單純的腦補。這篇推論相當有條理又鞭辟入
04/12 10:40, 77F

04/12 10:40, , 78F
裡,推!
04/12 10:40, 78F

04/12 10:42, , 79F
家庭分析的部分很棒...
04/12 10:42, 79F

04/12 11:21, , 80F
小孩不是刻意被教來競賽,而是為了討好老人家,被教得要[乖]
04/12 11:21, 80F

04/12 11:21, , 81F
這個[乖]就是順著老人家的意,兩家的孫子都可以被拿來[比較]
04/12 11:21, 81F

04/12 11:22, , 82F
就很像老人家心理想的是為了讓長子多回家而作的這些行為
04/12 11:22, 82F

04/12 11:22, , 83F
結果婆婆表現出來的態度是為了稱讚長子,而貶低次子一家
04/12 11:22, 83F

04/12 11:23, , 84F
這個模式同樣複製到孫子這一代,心理想的是為了迎合長輩
04/12 11:23, 84F

04/12 11:23, , 85F
教出來的就是那些[乖巧上進],然後可以被婆婆用來[比較]
04/12 11:23, 85F

04/12 11:24, , 86F
而且很有可能為了讓婆婆開心,父母(特別是長子)會很要求成績
04/12 11:24, 86F

04/12 11:25, , 87F
不過不會講得很白說是為了婆婆就是。就一般的[我是為妳好]
04/12 11:25, 87F

04/12 11:32, , 88F
最後我有個感覺,婆婆想跟長子住....這應該是超級大風暴。
04/12 11:32, 88F

04/12 11:33, , 89F
其實住外面 長子的小孩壓力也很大啊......這家族整個悶
04/12 11:33, 89F

04/12 11:33, , 90F
因為婆婆除了比較,還跟鄰居說她很辛苦,過得不好,意有所指
04/12 11:33, 90F

04/12 12:14, , 91F
照顧失智老人 或是 癱瘓病人 本來就很辛苦阿
04/12 12:14, 91F

04/12 13:54, , 92F
兒子沒在家幫忙照顧失智的爸爸,所以媽媽覺得辛苦呀.次子是
04/12 13:54, 92F

04/12 13:54, , 93F
職業軍人,所以就寄望起長子了.
04/12 13:54, 93F

04/12 20:39, , 94F
如果婆婆只是想要人幫忙,那她就不會[比較]到那個程度了
04/12 20:39, 94F

04/12 20:40, , 95F
這麼具有傷害性的[比較],已經是她表露對子女偏好的問題
04/12 20:40, 95F

04/13 00:00, , 96F
兒子不在身旁,所以覺得"辛苦".關於"比較",倒覺得是老虎媽性
04/13 00:00, 96F

04/13 00:00, , 97F
格,她培養的2個兒子,可能就是自認為不斷比較刺激優越感而成
04/13 00:00, 97F

04/13 00:00, , 98F
長的,因此繼續隔代教育,這在東方家庭很常見的,特別是早期的
04/13 00:00, 98F

04/13 00:00, , 99F
中上社會.
04/13 00:00, 99F
※ 編輯: wak (36.235.44.12), 04/13/2017 00:52:21

04/13 14:55, , 100F
所有的現狀,相對於婆婆本身的價值觀,都算催化劑
04/13 14:55, 100F

04/13 14:56, , 101F
婆婆本身的觀念如此,遇到不如意時就會變本加厲
04/13 14:56, 101F

04/13 14:57, , 102F
兒子不論在不在哪,她的控制慾就是那樣,長子受不了才會分居
04/13 14:57, 102F

04/13 14:58, , 103F
這就是長子頻頻回家但孫子與婆婆不親,這個矛盾表現的現象
04/13 14:58, 103F

04/13 14:59, , 104F
而孫子被婆婆讚賞,但一方面用的比較方式不好
04/13 14:59, 104F

04/13 14:59, , 105F
另一方面也是透過你說的隔代教養,把那一套印象轉移給孫子
04/13 14:59, 105F

04/13 15:00, , 106F
而孫子透過每週聚會的機會,不斷的從婆婆的錯誤行為得到證實
04/13 15:00, 106F

04/13 15:00, , 107F
小孩的性格不夠成熟,但很敏感。大人雖然成熟,但早已麻木。
04/13 15:00, 107F

04/13 16:36, , 108F
李安能將這劇情拍成很有共鳴地電視的.
04/13 16:36, 108F

04/13 20:26, , 109F
推,一堆說不出口的情緒糾結在每個人心中,大伯一家也有
04/13 20:26, 109F

04/13 20:26, , 110F
自己的考量,徒個相安無事卻害慘了次子媳
04/13 20:26, 110F

04/16 06:21, , 111F
不能說是大伯一家害慘次子媳吧,怎麼想都還是覺得次子問題
04/16 06:21, 111F

04/16 06:21, , 112F
最大啊。大伯想辦法保護自己妻女不是很正常嗎?他選擇了
04/16 06:21, 112F

04/16 06:21, , 113F
方法去應付自己的母親,次子也可以這麼做啊,但他沒有才造
04/16 06:21, 113F

04/16 06:21, , 114F
成這一切吧。當然源頭還是偏差的婆婆就是了
04/16 06:21, 114F
文章代碼(AID): #1Ox9ctnL (marriag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Ox9ctnL (marri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