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希臘文明奠定西方勝過東方

看板historia作者 (溫一壺月光作酒)時間6年前 (2017/12/14 17:32), 6年前編輯推噓7(7041)
留言48則, 7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6/28 (看更多)
※ 引述《ccyaztfe (best_troll_tw)》之銘言: : 原文吃光 : 真正體現的點在天文學,也就是我一直提到的火星逆行,但是各位似乎都不討論 : 我們來看看中國與希臘對這個現象做何解釋 : 中國將火星逆行與天人感應做結合,不去嘗試解釋,只將這個當初不詳徵兆 這完全是以偏概全 中國跟西方的天文學, 都有理性的一面, 也都有神祕學的一面 以火星逆行這件事來講, 中國也不是只有講天人感應 最早中國古代流行的是蓋天說 就是天是一個圓形蓋子, 天體是在圓蓋的圓型平面上運行 後來因為不符合觀察結果(行星逆行也是其中之一), 所以修改為渾天說 就是宇宙像個卵, 地球是蛋黃, 星體由氣支撐, 散布在蛋白的部分運行 雖然流傳到現在的資料不多, 中國古代從蓋天說發展成為渾天說 應該也是經過許多人的觀察、假設跟討論, 張衡的著作就引用了幾個戰國時人的觀點 最後張衡根據他統合的渾天說, 做了渾天儀來表示每個時刻天體的位置 而同樣一件事, 托勒密則是用本輪跟均輪解釋 基本上張衡跟托勒密做了一樣的事情, 只是理論不一樣 : 而希臘人呢? : 日心說與地心說爭論不下,建立了各式各樣的數學模型去推測為何會這樣 : 最終地心說勝出,之後由托勒密集大成建立了最終模型 : 但是這個火星逆行的現象仍舊困擾著很多人,托勒密那複雜的天文模型也無法真的讓人信服 : 所以到了16世紀,天文學革命才會再起 : 這就是我之所以會認為中國不可能發展科學的原因,從火星逆行現象就能略知一二 : 希臘嘗試以規律、法則去解釋該現象 : 但是中國卻以天人感應之說帶過 : 最後我要再強調,這種精神只是必要條件,不是說有就一定會有科學 : 所以很多人一直問的空白1000年,我的回答就是:有這個精神不代表科學能發展 : 但是沒這個精神科學就不可能起來 : 我就是認為,中國對於找自然法則,探索自然環境的精神不夠才會說中國不可能發展科學 : 如果讓你們誤會成我是在黑中國人或是批評中國人沒腦袋,我道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5.82.99.2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13243955.A.1C0.html ※ 編輯: IBIZA (115.82.99.202), 12/14/2017 17:37:34

12/14 17:38, 6年前 , 1F
你這才是以偏概全吧== 所以希臘諸哲學家討論的過程自動
12/14 17:38, 1F

12/14 17:38, 6年前 , 2F
被你忽略了? 希臘是一個環境都在討論研究天文學,中
12/14 17:38, 2F

12/14 17:38, 6年前 , 3F
咦,差不多呢, 第一回答平手。再開第二條戰線。
12/14 17:38, 3F

12/14 17:38, 6年前 , 4F
國呢? 每個當世大儒不是對此都沒興趣?
12/14 17:38, 4F

12/14 17:38, 6年前 , 5F
張衡的著作也引用了一些先人的討論啊
12/14 17:38, 5F

12/14 17:39, 6年前 , 6F
渾天說張衡也只是集大成 並不是他獨力完成的
12/14 17:39, 6F

12/14 17:39, 6年前 , 7F
但名字我忘了 戰國人名不好記 我記得有個是楚人
12/14 17:39, 7F

12/14 17:40, 6年前 , 8F
真棒,人家講出渾天說就是以偏蓋全
12/14 17:40, 8F

12/14 17:40, 6年前 , 9F
中國是少數幾個人才對自然現象有興趣研究,但那不是主流
12/14 17:40, 9F

12/14 17:40, 6年前 , 10F
;而希臘是大部分哲學家都想研究自然規律
12/14 17:40, 10F

12/14 17:40, 6年前 , 11F
中國陰陽家基本上都是從自然現象出發
12/14 17:40, 11F

12/14 17:41, 6年前 , 12F
大部分少部分?你用了什麼科學統計來證明?
12/14 17:41, 12F

12/14 17:41, 6年前 , 13F
還是你 cc說的算?
12/14 17:41, 13F

12/14 17:41, 6年前 , 14F
研究自然規律, 它們的研究方法也跟古希臘人很像
12/14 17:41, 14F

12/14 17:41, 6年前 , 15F
儒家也有這樣的一面 像易經
12/14 17:41, 15F

12/14 17:42, 6年前 , 16F
道家也有類似的論點 但他們更偏向於內在的想像
12/14 17:42, 16F

12/14 17:42, 6年前 , 17F
來嘛,用科學來討論。來跟我們說你是用什麼統計方法來說
12/14 17:42, 17F

12/14 17:42, 6年前 , 18F
中國只有少數而希臘是多數?
12/14 17:42, 18F

12/14 17:42, 6年前 , 19F
基本上這跟古希臘是一致的 對於自然有各種面向的研究方法
12/14 17:42, 19F

12/14 17:44, 6年前 , 20F
蓋天說其實也進行了很大的修正,到晉代,大地就變成了突
12/14 17:44, 20F

12/14 17:45, 6年前 , 21F
起的了,相當於一個球的上半截。
12/14 17:45, 21F

12/14 17:45, 6年前 , 22F
記得不太清楚了,不知道有沒有錯。
12/14 17:45, 22F

12/14 17:47, 6年前 , 23F
你說的應該是「天似蓋笠,地法覆槃」
12/14 17:47, 23F

12/14 17:47, 6年前 , 24F
天是一個斗笠 地是倒蓋上的盤子
12/14 17:47, 24F

12/14 17:49, 6年前 , 25F
因為相較於漢之後的儒法二家,陰陽家並非主流;而希臘找
12/14 17:49, 25F

12/14 17:49, 6年前 , 26F
到的大部分哲學派都有此類研究
12/14 17:49, 26F

12/14 17:49, 6年前 , 27F
陰陽家早就被儒家吸收了
12/14 17:49, 27F

12/14 17:50, 6年前 , 28F
儒家後來也是講究自然觀察 只是方向有問題而已
12/14 17:50, 28F

12/14 17:50, 6年前 , 29F
哈哈哈,陰陽家非主流。
12/14 17:50, 29F

12/14 17:50, 6年前 , 30F
格物致知 ok?
12/14 17:50, 30F

12/14 17:50, 6年前 , 31F
基本上中國人跟希臘人有同樣的問題
12/14 17:50, 31F

12/14 17:51, 6年前 , 32F
方向不對 也沒找到方法
12/14 17:51, 32F

12/14 17:51, 6年前 , 33F
你要講漢代以後?五行德性(我忘記詳細名字了)說,不就是
12/14 17:51, 33F

12/14 17:51, 6年前 , 34F
陰陽家的東西?
12/14 17:51, 34F

12/14 17:52, 6年前 , 35F
這東西可是後來的主流思想呢
12/14 17:52, 35F

12/14 17:52, 6年前 , 36F
基本上陰陽家被儒家吸收應該算常識了  都寫成相聲段子了
12/14 17:52, 36F

12/14 17:53, 6年前 , 37F
所以我才會覺得陰陽家被說的慘實在很搞笑。
12/14 17:53, 37F

12/14 17:54, 6年前 , 38F
如果朱熹還不是主流 我也不知道誰才是主流了
12/14 17:54, 38F

12/14 17:54, 6年前 , 39F
五行德行說是偏理性還是非理性? 儒家吸收陰陽家後,有
12/14 17:54, 39F

12/14 17:54, 6年前 , 40F
熱衷於研究自然現象嗎?
12/14 17:54, 40F

12/14 17:54, 6年前 , 41F
有啊 朱熹甚麼東西都能拿來格一格啊
12/14 17:54, 41F

12/14 17:55, 6年前 , 42F
那神祕數字算偏理性還是非理性?
12/14 17:55, 42F

12/14 17:55, 6年前 , 43F
東西方都有理性的一面 也有神秘學的一面
12/14 17:55, 43F

12/14 17:57, 6年前 , 44F
真要說漢以後就沒什麼分了,連法家都被儒家吸收
12/14 17:57, 44F

12/14 17:58, 6年前 , 45F
格物致知表示:
12/14 17:58, 45F

12/14 19:05, 6年前 , 46F
大部分 看來要算人頭了
12/14 19:05, 46F

12/14 19:05, 6年前 , 47F
如果你沒有辦法算,不要隨便用量化詞
12/14 19:05, 47F

12/28 14:14, 6年前 , 48F
多數少數你說了算?你不也是以偏概全。
12/28 14:14, 48F
文章代碼(AID): #1QCaKp70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6 之 28 篇):
文章代碼(AID): #1QCaKp70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