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政見] 當選感言

看板historia作者 (恆萃工坊)時間6年前 (2017/08/20 15:1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5 (看更多)
※ 引述《mshuang (竹碳烏龍)》之銘言: : ※ 引述《youtien (恆萃工坊)》之銘言: : :   沒有。 : :   沒有。 : :   不要。 : :   此為曲解,與我前文所述並不一致。我以為,提出一個壞情況來說這個政策 : : 不可行,說服力尚有欠;如果你能設想出一個最理想的情況,然後推演說即便是 : : 這個最理想的情況,仍然不能達成目的,且會把問題搞到更多更糟,那麼這個說 : : 服力就會比較強。 : 第一你弄這個政見不就是要避免網友裝死不回嗎?你的回應? : 不就是我們在講得裝死不回應嗎? : 你自己都這樣回應你怎麼要求其他人回應? : 既然你要求提出一個理想狀態,那就只能請竹王子繼續被水桶了   好的。從道理上來講,你的質問屬於根本的史學方法上的層次。   按照常識來說,我的自表心跡,既無可查證,讀者留意一下「他這麼講了」, 或再去與我其他言行比對,以而輔助解讀,也就是了。或者不排除我說謊的可能, 那也要推論一下我為什麼要說謊。至若執意要求客觀第三方提供的可信證據,這種 你也知道提不出來,而且提出來你可以繼續無限找碴的東西,這便是不合理也無價 值的要求。不用說現代的史學了,古人治史也不興這麼窮究的。   你也是做過研究的人,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你還是這樣講了,這如果不 是你故意找碴,就是你有很好的理由,可以更新我們史學方法論的理由。但如果你 有這個理由,你應該第一時間先講,因為我們並不知道。你沒有講,那麼人家也就 很難不用對待找碴者的態度來回應,所以我直接講「沒有」和「不要」,等你下一 步申論。如果我認真順你的邏輯回答你了,那是「不可與言而與言,失言」。孔子 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我們自己首先要做到「可與言」,那麼,對方不 正面回答你的時候,不利才會歸於他。   不然,我可以很乾脆的說我沒有你要求的東西,然後你想藉此表達什麼、論證 什麼呢?我不接受就是了,這樣以決裂來結束質問,是我一開始提出政見時就設想 好的一種結束對答的方法。然後你可以看一下有多少人從道理上支持你。   當然,我理解,你的意圖是要突顯我政見在邏輯上的不可行。但我們都是成年 人,而且我自問不是不講情理的人,我也請求過你有話好好說了,而你還是要用這 種帶刺又不講完的語言來說,這如果不是故意,那就是有很好的理由。我尊重你, 在此請你說出你的理由。   再退一步說了,我們有必要事事都按邏輯來講嗎?如果有必要的話,那麼,無 論我們講話態度如何惡劣,對方都有義務按邏輯來回應,你設邏輯陷阱時對方也只 應按規矩來慢慢拆,不能一句話翻桌了事,不然他就理虧。   過去的默認規則似乎是這樣子的,結果就是大家都變成撂話酸人、動輒帶刺的 樣子,競相丟問題,不正面作答,而把不作答的責任歸咎於對方,這樣在氣勢上就 贏了。如果逼到人家動氣,開始說氣話,乃至人身攻擊,你再祭出版規要求把他辦 掉,那你就更贏了。但我們只要回歸一下常識,就知道讀者不會對這種「討論」感 興趣,因為我自己就不會想看這種相罵本。   這種默認的規則不改,那麼無論你提得出什麼方法來對治我們熟悉的這種弊端 ,都是要落空的,因為就是有人愛用這種話術來踩人。要他不踩也是不現實的,因 為這是人性,不然為什麼你有話不好好講,而要這麼衝?我估計不會沒有情緒上的 理由,而我選擇不貶斥你的情緒。那我要怎樣呢?就是提出「邏輯不是一切」。把 勝負的權重從唯邏輯回歸到我們尋常和人對話、溝通時的情理法兼采,我們就會比 較有誘因來好好說話,而不是像辯論比賽一樣一意給人下套。   我的政見之一是「爽」最重要,而我們又是讀書人,我們求的是講道理的爽, 而不是不講理的爽,也不是令大家都不爽的道理。你的道理至少要能讓一部份人先 爽起來,不然我們這個板還有什麼意思呢? --            Schroedinger's cat is NOT dead.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2.12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03213413.A.1A4.html
文章代碼(AID): #1PcJTb6a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cJTb6a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