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滅香與改教科書 學者大嘆禮崩樂壞

看板historia作者 (流浪者)時間6年前 (2017/08/05 22:22), 編輯推噓0(446)
留言14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8 (看更多)
※ 引述《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之銘言: 以下個人意見 當然是門外漢對接觸過中學生在高三時狂印國編本 學習歷史的一些心得: (1)我是認為學科是逐步發展的,學習心理也是逐步發展的,要循序漸進學習 依認知發展心理和學習心理最有名的皮亞傑的理論人的學習發展是 感覺動作→ 前運思期→具體運思→ 形式運思 學習該由具體到抽象,累積事實經驗材料至一定深廣度才能產生有價值觀點意見。 中學是初學歷史基礎時期,教材課本一要符合此原則學習才有效果 (2)歷史科發展是以史料上的人與事加上時序為基礎發展而來, 基本傳統敘事結構是政治、軍事、制度、經濟、學術文化…………. 現在學院中的美國研究所、東亞研究所、歐洲研究所、東南亞研究所 研究一個國家地區的重點也是以政治軍事經濟概況與重要影響力大的領導人為核心重點。 再旁及庶民社會生活文化。為何近年歷史科刻意貶低政治軍事重要影響人物比例? 當然與近代歷史學發展瓶頸及其他社會學科如哲學社會學統計學挑戰介入有關, 歷史科開始跟隨潮流搞一些庶民生活文化,心解史、計量史, 但這些史料數量遠不及傳統基本結構豐富全面, 常有硬將極為有限史料塞入社會學 哲學範疇(汪榮祖) ,不同學者套用不同理論觀點南轅北轍,「以理限事」。 加上後現代存在主義海德格、德希達、哈伯瑪斯,文本脈絡………………. 這些大家比我熟悉,這些方法觀點論述我認為在專精深入研究或可擴大史學視野 及提供不同觀點,但在中學生初學沒有累積材料經驗或極度貧乏下 是毫無意義學習成效極爛的。 (3)中學生初學歷史教材應以甚麼為主?依學習心理以具體、結構性強、基本確定為主, 人、事、時序建立累積材料的「基本認知基模」,材料經驗累積到一個厚度, 方法觀點立場才有意義,把歷史搞成像布勞岱爾一樣的「古代人文地理」, 或寫一堆思想論述卻砍去基本材料架構,在中學每周兩節歷史課中根本不適合, 這些東西是老師課堂上引導學生分析解讀文本的方法,而不是成為文本的主體 期待中學生課前課後為兩節課去大量閱讀史料或查閱史實更是不切實際, 學生在課本上讀到波希戰爭、電影上看到 300壯士會有興趣去查閱相關人事史實、 在課本上讀到一堆哲學論述、物質冶金文明或庶民夜市生活會有興趣去查閱史實才有鬼。 (4)至於文理科邏輯、思辯、觀察解析情境爬梳資料、歷史學和 寫程式分析問題 分解步驟組織程式 檢視每條邏輯謬誤能力是大同小異的,差得是材料經驗架構的熟悉與連結, 材料經驗的累積正是初學者最需要的,現在的中學歷史課本總貶低這些, 貶低政治軍事影響巨大關鍵人物,我認為根本唱高調,自己在學院自嗨可以, 你叫美國研究所、東亞研究所、歐洲研究所照歷史系流行方向搞說你們研究的都不重要, 我們的才是潮庶民立場觀點根本……我看根本呵呵! : ※ 引述《a874622 (流浪者)》之銘言: : : 我講白話一點 : : 其實有些文組大師很自以為是 : : 總覺得教歷史要教國中生甚麼甚麼 : : 幽微思辨 文獻辯偽 不同立場史觀哲學...... : : 其實歷史絕大部分難題都是文獻不足 : : 不夠全面,文獻量足夠看得夠全面 : : 不用學什麼史學方法訓練 : : 老實說人都有很足夠的思辯能力 : : 尤其歷史教授們所謂的思辯組織力學 : : 數學理化的訓練強大太多了 : : 像 郭沫若 魯迅 黃一農理組的 : : 錢穆 也沒甚麼學院基礎訓練 : : 純粹文獻看得多全面熟悉 : : 觀察自然犀利不侷限一隅 : : 跳進文史都成巨頭 : : 歷史的基礎是人與事和時序,最直觀、最原生、 : : 最適合基礎原生國高中生學習的, : : 庶民生活背景思潮當作第一段輔助說明我不反對 : : 最後總結一些不同流派 名家對時代論述史觀小方塊 : : 也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 : 但要國高中生沒有人物敘事骨幹基礎 : : 讀一堆陳寅恪 毛漢光 杜正勝 根本沒有定論的史論根本本末倒置 : : 中學歷史課一周才兩節,文組大師教授都想教一些自己在課堂 : : 或留學時浸潤的研究方法觀點 後現代史觀辯論詮釋甚麼 : : 或許教授們認為這些才是歷史學精華 但老實說我自己覺得 : : 這些其實沒甚麼了不起 : : 數理化寫程式設計邏輯電路的訓練深度實在比這些強大太多了 : : 許多文組大師認為這些不能自己讀需要教 其實............ : : 版上辯論駁倒對方的都是提出比對方豐富堅實的史料證據 : : 這個我不行 但我的確喜歡組織些家喻戶曉的史實論述辯論 : : 但沒有史實基礎如何組織思辯? : : 沒錯這些需要教,但不是寫在課本中, : : 而是老師備課深入引導說明該寫在教師手冊上用的 : : 或指派分組一學期每組負責一個主題深入廣泛閱讀報告用的 : : 課本裡的需要還是人物敘事骨幹基礎 : : 課本就是自己閱讀課前後學習用的 : : 讀一堆夜市生活主義思潮論述 : : 畢業後根本一團糨糊 : : 還有史學教授們不要以為中學生下課要去GOOGL 史實 : : 他在課本大陸劇好萊塢電影 接觸到年羹堯 真假公主會想 去GOOGLE : : 在課本上讀到陳寅恪 史賓格勒的論述會去GOOGLE才有鬼 : : 社會文化庶民生活主題不符學習心理順序與學科本質比重分配 : : 學習成效極差,我是真得碰到很多高三生在影印國編版 : : 中學生一周才兩節課 現在這種課本對國高中生根本鬼畫符 : : 學工程數學重要定義 定理 推導 工程運用範例都簡陋 : : 寫一堆科學哲學 數學哲學與影響 說得一口好工數科學 : : 題目一題都不會能說數學學習有成嗎? : 你提到文理組差異,這並不會為你的論述提供佐證基礎, : 相反的更是壓垮你這篇論證的最後一根稻草 : 文理組差異的存有論問題是;倒底人類和一般自然界的動物有何不同? : 1.若認為相同者,那差別就在於研究的領域不同 : 也就是說理組的知識體系和方法論以及研究成果可以套用到人類身上 : 包含人類的心理,社會,藝術,文學,文化等等......皆可以 : 甚至更極端點的會認為只有此種的研究方式才是唯一的方法 : 這點在歷史研究上有實證史學為例子 : 2.若認為不同者,那差別就在於知識體系整個不同,而且也必須確實回應自然科學的問題 : 這點在歷史研究上面有詮釋學,後現代,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等等....為例子 : 回到你這篇,若是1.的問題,拿科學方法論研究歷史和人文,就算不是自然科學 : 怎麼會如你說的差異那麼大? 不就只是研究領域的不同而已? : 就算是2.也是針對自然科學的問題另外創建不同於科學的知識體系,以彌補科學的不足 : 再者,無論是1.和2.你都沒有論證道統史觀和兩者的關係 : 你便不能拿科學作為否定人文社科論證的基礎 : ps;這東西對我這種支持全盤西化這而言,這都不會是道統史觀可以理解和嫁接的東西 : 最後,高中歷史編篡方式從道統史觀改向1.和2.,這變成說你要論證 : 道統史觀為何比1.和2.還要好用? 理由在哪裡? 總不能是學生比較好背吧 : 若只是抱持這論點者 : 那麼主要問題就不是教材本身,就算是教材本身那也是編篡的太難, : 而非教材本身結構不合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31.7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501942957.A.E12.html

08/05 23:29, , 1F
海德格,哈伯瑪斯這些都不是後現代的
08/05 23:29, 1F

08/05 23:30, , 2F
德希達也不是
08/05 23:30, 2F

08/06 01:25, , 3F
欠噓
08/06 01:25, 3F

08/06 04:01, , 4F
趕流行噓了就贏
08/06 04:01, 4F

08/06 08:47, , 5F
這有什麼好噓的
08/06 08:47, 5F

08/06 09:04, , 6F
跳針,沒回答問題,丟一堆自己也不懂的資料,資料還是
08/06 09:04, 6F

08/06 09:04, , 7F
錯的。
08/06 09:04, 7F

08/06 09:10, , 8F
對kuopohung來說不合他的意思就是"錯誤的資料"
08/06 09:10, 8F

08/06 10:08, , 9F
08/06 10:08, 9F

08/06 10:08, , 10F
什麼時候海德格是後現代了?
08/06 10:08, 10F

08/06 10:09, , 11F
哈伯瑪斯,德希達也是同樣的問題
08/06 10:09, 11F

08/06 10:11, , 12F
然後還形式運思期嘞,高中生十五十六歲早就是這階段了
08/06 10:11, 12F

08/06 10:11, , 13F
好嗎。
08/06 10:11, 13F

08/06 19:01, , 14F
08/06 19:01, 14F
文章代碼(AID): #1PXTIjuI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7 之 18 篇):
文章代碼(AID): #1PXTIjuI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