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先有共識才有論述?

看板historia作者 (時雨見晴)時間13年前 (2011/03/13 07:26),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這個星期看到聯合報的民意論壇有篇文章提到 美國華盛頓郵報的某記者曾經做出結論: 德國在二戰結束後的立法廢死原意是因為要解救某些納粹戰犯 當時德國的民意仍然有八成贊成執行死刑 後來由親納粹的小黨在國會提出結果居然獲得大黨的支持而通過 也就是這並非由於德國的人權觀念更先進,而至少是個歷史的偶然 第二天就有德國人出來反駁這項論點了 我無意討論這件事的真相 只是有個很深的疑惑: 是否歷史上也常見到偶然制定的政策,當時可能爭議極大或背離主流意見 之後的人才漸漸發展論述補完,在這種自我強化下就被奉為圭臬? 這樣意味著搶先立法的那一邊意見有著很大的優勢 因為他們可以站在合法性那邊 掌握政策的詮釋權 但是稍微想一下 尤其在現在的民主代議政治國家 在爭議很大的政策上 國會的決定大約會等同於多數民意 我想不到什麼好例子 只是比方說戒嚴或是動員戡亂條例 不管政府再怎麼宣導時間到了一樣沒辦法繼續下去 反而是因為社會觀念轉變而由下往上修正法律的例子就很多 所以想請教大家這種先制定法律才開始發展完整論述最後被廣為接受的例子是否普遍? 對這一點真的覺得很好奇,麻煩板上各位高手解惑囉:P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3.165.5 ※ 編輯: abchaos 來自: 125.233.165.5 (03/13 07:26)

03/13 21:48, , 1F
愛知識的人先有論述, 愛地位的人先有共識.
03/13 21:48, 1F

03/14 17:16, , 2F
我只想到台灣的動保法 不可以吃貓狗...
03/14 17:16, 2F

03/14 17:28, , 3F
哪位大陸板友要推一下老毛的實踐論?
03/14 17:28, 3F

03/21 17:47, , 4F
台灣自從2000年左右以來就一直陷入這種危機壓
03/21 17:47, 4F
文章代碼(AID): #1DV04DZp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DV04DZp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