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六家的問題不懂

看板historia作者 (拉嗚嗚)時間13年前 (2010/11/18 20:28), 編輯推噓8(8021)
留言29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11/18 02:12,
呃...為什麼這樣會把孔子的門拆了?你的回答有點突兀,我
11/18 02:12

11/18 02:14,
摸不著頭緒。我非常嚮慕孔子,也時常翻閱論語
11/18 02:14

11/18 02:28,
很多人誤以為儒家的理論就是宰制人民,叫你當奴才...
11/18 02:28

11/18 02:33,
我算是為孔子辯護吧...
11/18 02:33

11/18 02:37,
(我完全沒有"怒"啊,lawuwu是不是誤解了什麼)
11/18 02:37
這樣講好了~ 當你的老師跟你說,我們要用禮來教化人民的時候~ 你跟老師說:「啊~可是,可是禮記上說禮不下庶人~」 您說,您這不是在拆您老師的台嗎? 同樣的,我想你也一定很清楚《禮記》〈曲禮〉的這一句後頭~ 寫的是刑不上大夫~ 這反映出的是以周代當時的社會制度~ 以禮來約束貴族,以法來規範人民~ 可是為什麼孔子仍然說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那是因為孔子認為當時的社會這樣做是不對的~ 應當要向上提升變成以禮來教化人民~ 雖然禮並沒有規範人民,但是人民跟貴族一樣都是人~ 所以可以直接適用就好~ 孔子的主張是一個對社會的整體質變的良方~ 這也是他偉大的地方~ (可以用東方的啟蒙運動先驅來看待~) But,這表示孔子就不主張刑罰的嗎? 已經找不到出處了~這可能要請教你比較快~ 有一次大火,孔子認為倉促間不及用其他方式~ 最後還是使用法來要求人民儘速滅火~ 這表示孔子並沒有主張要廢止法律~ 只是要將禮及於人民而已~ 然則,法家也同樣不主張廢禮,只是他與孔子的想法不同的是: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所以,這裡要說法家與孔子走的是相反的方向也不算錯~ 但是加上墨家的話,就不太適合這樣看~ 他會變成: /(厚葬、盛樂)儒家(禮為重) 墨家(節葬、非樂)〈 \(厚葬、盛樂)法家(法為重) 而一般的觀念上,法都是比禮更嚴格的社會規範~ 因此,要說法家是儒家的極端化結果當然也可以~ 至於孔子為什麼要罵貴族違禮,那是因為違法會被打屁股~違禮不會啊~ 對於除了禮之外沒有任何約束力的貴族~ 並非宗法制度執行者的孔子,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口誅筆伐的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83.22.248

11/18 20:30, , 1F
by the way會討厭叔孫通還是董仲舒嗎?
11/18 20:30, 1F

11/18 21:06, , 2F
從這脈絡來看,「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我把你們當人看
11/18 21:06, 2F

11/18 22:45, , 3F
最後那個樹狀圖完全就表象來作分析,如何能以此定奪
11/18 22:45, 3F

11/18 22:46, , 4F
儒家跟法家是同邊的? 同樣厚葬、盛樂(況且你還沒引
11/18 22:46, 4F

11/18 22:47, , 5F
文證明),兩邊的理由跟思考脈絡根本完全不同。同一
11/18 22:47, 5F

11/18 22:47, , 6F
主張有不同理由,這才是作思想的方法。
11/18 22:47, 6F

11/18 22:48, , 7F
再舉個我們老師上課說到的例子,儒家主張「仁愛」和
11/18 22:48, 7F

11/18 22:49, , 8F
墨家的「兼愛」思考起點就不同,絕對不在愛有沒有等
11/18 22:49, 8F

11/18 22:49, , 9F
差這個表現而已。
11/18 22:49, 9F

11/18 22:50, , 10F
再舉一個異見,我們禮記老師說〈曲禮〉分章應該如下:
11/18 22:50, 10F

11/18 22:52, , 11F
(1)國君撫式,大夫下之,大夫撫式,士人下之,禮不下
11/18 22:52, 11F

11/18 22:52, , 12F
庶人。(2)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側。
11/18 22:52, 12F

11/18 22:53, , 13F
我提的分章說法查網路就知道了,也有其合理性。
11/18 22:53, 13F

11/18 22:55, , 14F
或者直接查鄭注孔疏,也都說得很清楚。
11/18 22:55, 14F

11/19 00:20, , 15F
請問法家有厚葬盛樂是出於?...而且法家是公開反儒家的耶
11/19 00:20, 15F

11/19 00:22, , 16F
法家的重點並不只在法治,而在權威主義和功利主義,這在孔
11/19 00:22, 16F

11/19 00:24, , 17F
子的思想裡是沒有的。反而和墨家較接近。
11/19 00:24, 17F

11/19 00:26, , 18F
儒家對人民的教化是出於愛民,和法家把人民當工具,本質上
11/19 00:26, 18F

11/19 00:27, , 19F
就不同,而不只是極不極端的差別。
11/19 00:27, 19F

11/19 00:45, , 20F
感謝各位精彩的討論,先給個推。不過~家~的概念是後起歸納囉
11/19 00:45, 20F

11/19 00:55, , 21F
後起的歸納,是集合概念。但若把握每個思想家的義理
11/19 00:55, 21F

11/19 00:56, , 22F
架構,仍可以建立有意義的「家」的概念,並非只是完
11/19 00:56, 22F

11/19 00:57, , 23F
全主觀歸類而已,各家一開始決定的人生方向即有不同.
11/19 00:57, 23F

11/19 00:58, , 24F
所以如果順著孟子的義理脈絡,會發現他是順著孔子的
11/19 00:58, 24F

11/19 00:59, , 25F
義理脈絡開展而不悖;在莊子、老子亦有相同的關係;
11/19 00:59, 25F

11/19 01:01, , 26F
法家的各派亦是。基本義理型態同,所差只在發展與末
11/19 01:01, 26F

11/19 01:01, , 27F
節。
11/19 01:01, 27F

11/19 09:25, , 28F
我可以直接丟毛巾嗎?(/ ̄口 ̄)/~~
11/19 09:25, 28F
※ 編輯: lawuwu 來自: 210.240.63.155 (11/19 09:27) ※ 編輯: lawuwu 來自: 210.240.63.155 (11/19 09:28)

09/28 17:36, , 29F
請問"權威"主義是?? 是"威權"吧 還是我會錯意?
09/28 17:36, 29F
文章代碼(AID): #1CvHlpeU (historia)
文章代碼(AID): #1CvHlpeU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