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自古「經典」文史不分的問題!

看板historia作者 (麥克米倫)時間14年前 (2009/10/20 08:57), 編輯推噓3(304)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5 (看更多)
我書讀得不多,但是實在忍不住想表達一下自己粗淺的看法,如果看法有誤,請各位 大大 不吝指正。 因為書讀得不多,又沒有查索參考資料,請各位大大容我自噓三行之後再發言 噓 叫妳念書不念書 噓 你先學會"史記"兩個字怎麼寫再出來出糗好嗎 噓 教授(偽:說好的論文呢!(爆氣) 不打自招: 1、bear大的問題中提到許多概念,如"文學"、"史學"、"文史不分"...等, 這些概念的認定,或因時、或因人,會有不同的解釋,由於原文並未 作一定程度的基本假設,我也只好很高興的用"自我感覺良好"大法, 將之視為"一般人所謂的" 文學、史學、文史不分...等。(Oh!~YA!) 2、西方"文史分家"的理論...我書念得不多...沒看過,所以厚臉皮的 假設,不了解文史分家理論也不影響這個題目的討論。(嘿嘿) 3、因為(1、)的條件如此,所以理解問題的基礎完全建立在 "自我感覺良好"大法上。(不過還是希望有感應到一瞇瞇,希望多少有幫到忙) 所以以下是以上述三點為前提展開討論,敬請各位大大見諒。 ※ 引述《bear19900507 (呆男)》之銘言: : 中國「經典」著作到底是屬於文學還是史學,還是文史皆俱,這點常讓我思索,每當 : 閱讀《史記》時,總覺得故事生動精彩,彷彿千軍萬馬就在眼前征戰,彷彿我就站在 : 衛青的旁邊看著他和武帝對話,無意下我便將《史記》劃為有文有史,我也就相信中 : 國自古便是文史不分,文史分家就只是西方的理論罷了! 承上面厚臉皮打的1、(以下簡稱1、),關於經典的認定,有許多看法,我能想到稍微 合理的認定,就是依據官方說法(不論當朝或跨代),只要有打到你就得給我趴下, 如現行的字音字形,其實仍然有部分的形、音可以(而且值得)再討論,但是因為存在 考試需要(其實是萬惡的家長需要)一個標準答案這樣的背景,所以只好用"打到" "趴下"的完全刪去法,用這樣的方式去定義(好吧!其實是強姦),想當然爾,不要說 打到趴下,就算把他打死這種定義方式的問題還是存在,所以不建議這麼做。 又,bear大只提到《史記》和《春秋》,而市面上所販賣的經典還包括(但不限於) 四書,四經(樂經不方便在公共場合說,春秋已經在討論範圍內了)...等非史學著作, 所以磨不破的臉皮又想用"自我感覺良好"大法(真熱門...=.=...以下簡稱"自"), 假設bear大想問的經典是"史籍經典"(定義如1、),將問題範圍縮小在《史記》和 《春秋》上,據"自",應該仍不妨害問題的處理------"經典"的問題處理到這。 : 然而最近閱讀《史通》的〈六體〉篇,探討了春秋家、史記家….,對《春秋》開始 : 產生了疑問。高中時常背誦「孔子作春秋,則亂臣賊子懼」,老師則說《春秋》是將 : 「事件」用簡單幾個字詮釋,褒貶卻也在其中,或許扯遠了,只是《春秋》將事件詮 : 釋出來,讓自身覺得文與史是可以區分的,《春秋》讓人看見史事,卻少了作者對事 : 件的論述,當然也就少了「文學」美麗的包覆。內心對文學史學的想法產生矛盾,這 : 些所謂的史書,所謂的經典,到底是屬於何種?中國自古真的文史不分嗎? 誠如bear大(和老師)所說的,如果用市售的觀點加上"自",《史記》和《春秋》 的"內容"(史記,by bear大)和形式(by老師...老師好^^),差不多就是這樣。 如果把焦點放在(唐)韓愈的<師說>(大誤!!!老師對不起>"<)......重來^^ 如果把焦點放在 "老師則說《春秋》是將「事件」用簡單幾個字詮釋" 而得到 "《春秋》將事件詮釋出來,讓自身覺得文與史是可以區分的,《春秋》讓人看見史事 ,卻少了作者對事件的論述,當然也就少了「文學」美麗的包覆。" 這樣的結論,基本上是可以理解的,只是我看到兩組關鍵字,並人格分裂的自我討論 後,得到的是不同的結論,一組是"詮釋"、一組是"孔子作春秋,則亂臣賊子懼", 根據議事規則:先提名後表決,2P先攻! 《春秋》是孔子整理魯史的私"述而不作","「孔子作春秋,則亂臣賊子懼」"是結果, 原因是《春秋》"一字可為褒貶",根據用字的不同,可以看出孔子對其人的評價, 或對事件的看法,雖然 老師(老師抬頭)說《春秋》只對事件作簡單的詮釋,但畢竟 是孔子的私"述而不作",不只是單純的"帝王起居注"這種流水帳之類的記事本, (ex.皇帝今晚臨幸某某宮/某某公公,差鄉民30公分,亦差30分鐘,明日御醫候傳...) 所以其實也沒那麼簡單,"述而不作"要當作客套話來說也是可以,那麼《春秋》就是: "孔子整理魯史的私作",這句話有沒有讓你想到太史公與史記?...如果沒有拜託想一下 (思 考 時 間) 既然是私人著述,當然是自己玩自己的...呃...意見和辭彙,說是"述而不作", 但在"詮釋"(P1開打!)上,在"用字"上,每個人的選擇都不盡相同,即便如何努力的 客觀,作者這個"你"都無法自外於作品。(開始討論起文學了?!)依此,《史記》 無法避免的必定包含作者意識,《春秋》更是如此,原因無他,《春秋》敘事極簡, 在字數被精簡到"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如此程度的時候,很難說作者的意識不會在 作品中被放大到一定的程度,依這樣的角度來看,《春秋》彷彿似乎沒那麼"史"了? (感覺稍稍離題,可是我看見回家的路了XD) 最後說史記/太史公/太史公書/謗書...WHATEVER bear大提到《史記》敘事生動,如臨眼前,_ _ _ _(開放自填),文采斑斕的程度, 套句韋小寶的說法:好到ㄅ一ㄤˋㄅ一ㄤˋ聲(注音符號純識音用),根本跟小說沒 兩樣,激似文史交融之巨作,讓我熊熊對歷史和文學該如何分野感到無所適從... (bear大沒這麼說,我想意思差不多,所以又"自"了) 我想,從130篇整個看起來,所謂生動活潑的部分畢竟不如想像中的多, (看看萬惡的表=.=) 關於這種細寫跟對話的部分,我有想過太史公為何如此的幾種 可能,因為是"自"下的產(慘?)物,純粹讓bear大作個參考: 1、人事去時未遠:有活人或足以徵信的史料做為依據,雖然是私家著作, 史記的著作理念仍是信史,(說見<太史公自敘/序>)沒有人玩笑開這麼大的XD。 2、人事去時已遠:仍試圖根據各類史料,以已知之線索,臆測當時景況, 藉人物對話/敘述為工具,祈使讀者能更進一步了解其人其事的(或太史公認為的) 面貌。 這個部分在可信度上一定會有爭議,畢竟無論史料如何,藉古人之口總是冒險, 只是即使是以史料加上臆測而擬出的對話,出發點一定是讓人更為貼近 (太史公所認為的)歷史可能的原貌,也會盡可能減少對話對可徵史實的殺傷力。 我自己是認為太史公沒有出格,一部成一家之言的私修信史難道連這麼一點空間 也沒有! 3、材料是軼事:如果是軼事,版本就多了,單純的整齊故事,與史無傷, 至於使用軼事這樣子的材料的理由...那就是取材方面的問題了 最後的最後,雖然bear大是看了<史通.六體>(或許心有戚戚焉?)而加深了 對這個問題的疑問,板主也提供了其他關於分類方法的著作,說明還有別的方法, 我還是想就這個問題字面上的意思說一下看法: 除了"過夜,N.T.3000"、"威而鋼特價3000元"這類的沒什麼意義的白紙黑字以外, 在所謂"歷史典籍中的文學史學分不分"這樣的命題底下,我會放大文學的概念, 至於放大到什麼程度......那不是另一個故事...雖然如果要像鬍鬚周一樣約炮 可能會需要用到上面說的3000+3000..好,回來... 我會頃向這麼敘述: 史書之所以被稱為史書,即表示它的概念與核心價值皆立於提供歷史(觀點) 這樣的基礎上,而文學的定義可以無限上綱,以"文字即文學"為其最大值, 分類的依據則是花招百出,如"尚書"亦被稱作政論文學的濫觴, 以形式分有散文、小說...,依內容可分言情、志怪,據手法再分意識流、後設.. ,已經不只是肛肛好可以解決的事情了,只是如果史書內容的意義要被這樣 糟蹋,我自己是很不以為然的。 史書的撰寫,在思想上,是有意識而為的,在遣詞用字上,必定因人 而異,在敘述形容摹寫狀物上,能"找"出一定的特色,至於所謂的文學價值, 也就因作者而異了,這跟寫其他作品沒什麼兩樣吧!我也懷疑如果 用類型分類,意義是在哪!如果用我上述的判準來看,所謂的西方文史分離 也沒辦法分開吧! 如果文史分離是FICTION/NON-FICTION的差別,太史公筆下 的項羽會出聲就叫FICTION,那不是文史不分,那是蕃邦的誤讀,干文史屁事! (自首無罪) 是這樣的,我的說明主要是針對bear大的問題所發,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解決 問題,所以用了一些生活化的例子,一些敘述或意義不是太精準,但應該是有 掌握基本原則,(除了外國文史分離那個是用猜的),希望各位大大海涵!!!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70.225.127

10/20 09:49, , 1F
寫得太專業,無力理解,跳過~XD
10/20 09:49, 1F

10/20 22:52, , 2F
XD...應該不是太專業的關係...太久沒寫.應該是行文很卡
10/20 22:52, 2F

10/21 04:11, , 3F
可否將您自言自語的部份全部刪掉,用簡潔通順、能夠溝通的
10/21 04:11, 3F

10/21 04:14, , 4F
白話文重寫一遍。
10/21 04:14, 4F

10/25 21:44, , 5F
看的出來你想要表達一點東西 可惜真的看不太懂 = =
10/25 21:44, 5F

10/27 11:57, , 6F
PASS 下一位
10/27 11:57, 6F

10/31 07:55, , 7F
我看得懂.....XD 原PO超認真的,不過是不是寫到爆氣?
10/31 07:55, 7F
文章代碼(AID): #1AtGhxRw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AtGhxRw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