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 外國史研究的史料問題

看板historia作者 (時光灰滅)時間18年前 (2006/07/29 15:01),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晚, 但想說版上有不少研究世界史的人士, 或許還是可以問看看。 前陣子世界史研習營第三屆舉行時, 有些網友提到了閱讀史學名著的問題。 我自己也有一點點這方面的閱讀經驗, 當時就很好奇, 但一時事忙,就沒有發文請教。 就我所知,研究中國史或台灣史的學者, 就算還只是研究生好了, 對於研究課題的「史料」,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掌握。 至於深淺廣狹,自然也因人而異。 但隨著經驗增加,也會提昇。 我自己過去讀些英語學界的史學名著時, (當然也包括翻譯成英語和翻譯成中文的書)。 我發覺我無法去「評估」作者採用了那些材料。 我連他所用材料的來源、性質都完全不清楚。 奇怪的是,我閱讀的經驗中,似乎這些著作也不太強調這一點。 當然,這些書其實都是專業著作, 其讀者設定乃是專家學者,往往也不需要交待這些基本知識。 但我仍懷疑,這當中或許也和西方史學研究的特性有關? 在國內從事世界史研究的困難是眾所皆知的。 然而近年來的一些新動向,也讓人可以期待前景。 似乎以醫學史、經濟史和藝術史比較有成果? 但我很不明白的一點, 我們在閱讀晚近以來文化史的一些名著時, 如果連其史料的性質、範圍都不能清楚掌握, (有一些比較明顯的,大概多少也知道一點,但就整體背景來說,仍然相當模糊。) 那我們學到的東西,其實打了很大的折扣。 我不曉得其他人的經驗和想法如何, 所以在此提出來請教各位。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60.200

07/30 01:18, , 1F
對不起問個無關的問題,第三屆是何時舉辦的呢?
07/30 01:18, 1F

07/30 01:18, , 2F
史語所網站只有到第二屆而已......也沒看到相關公告.....
07/30 01:18, 2F

07/30 01:19, , 3F

07/30 14:56, , 4F
第三屆30天前辦的
07/30 14:56, 4F
文章代碼(AID): #14omVE8M (histor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omVE8M (histo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