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請問商鞅 做法自斃的千古謎??

看板gallantry作者 (古事記王子)時間13年前 (2011/03/16 23:28),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kobilly (走來走去)》之銘言: : 想問有關商鞅與王安石的變法 : 商鞅的新法衝擊世族之利益而得罪他們, : 之後又與公子贏虔、日後的秦惠王結仇。 : 然為何新法成功的保留? : 從商鞅車裂時來看,顯示世族聲勢還有影響。 : 就算新法出現強國的效果,他們也不甘自己的利益就那麼沒了; : 照理說會要求回復舊制才是,然新法卻依然實行下去? 因為舊制度本來就沒有全面取消。 一般說到戰國時代的幾大變革時都會提到郡縣制的發展,不過這類通論的普遍盲 點是沒有交代原來的制度是怎麼消亡的;春秋時代貴族的都邑憑著幾個變法家的努力 就全部強迫改城郡縣了嗎?完全不是。在所謂秦國的郡縣制裡頭沒有仔細交代的是, 在郡之下除了縣以外,與縣平行的還有都與道這兩種行政單位。都指的就是原本分封 給貴族的都邑,道則是少數民族的聚集地。都雖然與縣、道平行,但都的長官的權限 比縣的長官的權限要小些;因為他們雖然原本是中央為控制地方的貴族而設置的,但 也不好馬上就喧賓奪主。 商鞅後來造反時就是「走商邑,與其徒屬發邑兵北出擊鄭」;那都是他自己領地 上分封得來的,他自己就是貴族。 另一個例子則是三晉的城市;一般都說上黨有十七縣,但實際上也有紀錄把這些 說成是「城市邑十七」。三晉的縣在春秋時代就以經是分封給貴族的領地,與秦國的 縣不同,這些城市有較大的自主權,好比說像秦的兵器銘文上是相邦領銜,燕是燕王 領銜,但三晉則是各個都市自鑄自的,不提王也不提相國。長平之戰的發生原因是另 一項例證--他們可以聯合起來不鳥韓王割讓的命令而全部投奔趙國。 : 對照王安石變法也是出現國家轉虧為盈的效果, : 然司馬"牛"主政完全不聞就回復舊制,新政半點不留。 : 想問說舊黨中都沒有要對王安石"算帳"的意見討論嗎? : (在東亞歷史黨爭中,好像下野的黨魁都會被清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188.243

03/17 00:17, , 1F
原來如此 受教了 0.0
03/17 00:17, 1F

03/17 14:03, , 2F
受教了,感謝
03/17 14:03, 2F

03/17 22:38, , 3F
三晉城是自主權這麼高? 請問原PO有推薦史料或書籍嗎?
03/17 22:38, 3F

03/17 22:38, , 4F
03/17 22:38, 4F

03/17 22:39, , 5F
我蠻想知道的 如果有的 麻煩原PO指教
03/17 22:39, 5F

03/17 23:02, , 6F
江村治樹 戦国秦漢時代の都市と国家
03/17 23:02, 6F

03/17 23:03, , 7F
http://tinyurl.com/4v6v7xt 摘要 尤其第五章
03/17 23:03, 7F

03/17 23:49, , 8F
原來是日文書 如此一來我應該看不懂 感謝
03/17 23:49, 8F
文章代碼(AID): #1DWDSYh9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WDSYh9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