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雖然對蘇軾頗不敬,但....

看板gallantry作者時間18年前 (2005/08/29 18:07), 編輯推噓4(404)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9 (看更多)
※ 引述《chinese228 (好愛蘿)》之銘言: : ※ 引述《wishch (quoi?)》之銘言: : 記住一點 牡丹亭的女主角老爸的官位天底下沒幾個人做得到 太守阿~三百多府州大概每三年才產生三百戶吧 全天下兩千多萬戶 真的很少 : 拿牡丹亭當常例就像拿陳致中的婚禮當典範一樣 : 十分不合常理 : 至於前文以科舉為早婚理由 這更是誇張 : 以明清兩代為例 全國官員約3~5萬左右 佔全國人口比不到千分之一 : (明初中國總人口約6000萬 清中期至3億上下) : 即使科舉總錄取率才1% 考試人口佔全國不過10% : 而且這個數字還嫌誇大 因為民初時全國識字人口也才6%上下 引用小說的話,儒林外史范進中舉有提到 "這些中老爺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第三回 胡屠戶語)" 可見中舉人的有多少 那像現在連學、碩士都滿地跑 所以讀書進學不是普遍現象Orz 而且明朝中葉以後一兩億人口只有兩萬官員 不是每個人都讀書的 : 況且不是識字就能考試 至少略通筆墨 才能上場赴試 : 如果看過"大地"一書 大概知道要一個家庭要培育位能上考場的男子有多難 : 沒有幾甲地 幾十年好幾代的經營 根本養不起一個手無搏雞之力的白面書生 因此古時候的家族觀念和現在比起來也重 常常是富裕人家在家祠顧讀書人教自家子弟的私塾 有些人去府、州、縣學上學 各只有四十、三十、二十個名額(明代) 這樣算起來的話也只有四萬人在官學 而且科舉也有"三分才氣,七分書法"一說 沒有閒工夫練書法的話讀書大概只能記帳、市場算卦罷了 沒有辦法出頭 族裡有人中舉的話也算是"家族"裡的重大成就 而且黃淮流域的大地主是用"頃"在算的 1頃=100畝~=6.6甲~=20,000坪 : 那年頭沒有義務教育 佃農家小孩4點就要起床 : 5點稻田工作 直到10-11點吃個中飯 1-2點輕鬆下 4-5點左右收工準備吃晚飯 : 晚上一到 因為買不起油燈(蠟燭更貴) 除了睡覺還是睡覺 : 這樣的生活下 除非資質優異 或是勤奮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 一般人要讀好書 只能說比不可能的任務還難達成 : 現在回到話題 古人早婚也許看來不可思議 其實仔細分析會發現合情合理 : 一個普通百姓壽命約50上下 換句話說 比現代人少30年的壽命 民國初年平均壽命也才40歲....果然是未開發國家 : 如果13-14歲不結婚 許多人生階段如生小孩 娶媳婦 抱孫子是必要順延 : 這樣下去 要在45歲前完成人生十分困難 許多該背負的負擔也無法完成 : 這對整個家族而言 有弊卻無利 : 再者 農業社會運作核心是眾多人力 人力越多代表可用勞動量越大 : 增加勞動量卻需多生小孩 投資財 生愈多與賺 : 以古人的醫療條件而言 27-28以後就算高齡產婦 因此從初潮開始 : 生育年齡也才14-15年 要增加生育機會 當然是越早結婚越好 : 女生11-12歲青春期降臨 男生則約13-14歲 : 等個1-2年 性徵發育大致健全後結婚 很合理也很合算 : -------- : 總而言之 人是種動物 自然有其生理發展軌跡 : 從現在的考古資料可判定 置身自然界的人類壽命約40年 只有現代"文明"人的一半 : 也就是說 千年來的文明其實不斷改造人類 訓駺人類 : 人類的生理發展代表數十萬年來的演化成果 : 文化認定卻只是這年來的產物 : 用文化年齡去質疑生理發育 只能說有點本末倒置 ^^^^^^^^^^^^^^^^^^^^^^^^^^^^^^^^^^^^^^^^^^^ 推這句^^ 還有以今非古是一種謬誤 : 推 chiro1982:想問一下戰國時人口有多少 140.123.214.95 08/29 : → chiro1982:不然怎麼動輒好幾萬大軍...哪來的人啊 140.123.214.95 08/29 我先說我是印象派的 戰國到漢初人口大約兩千萬 那個年紀夠大就可以拉出去打仗了 有時候甚至是量身高的 反正打仗就是靠人多、錢穀多 長平之戰秦國甚至拉十五歲以上的男子人出戰 秦國、楚國都是可以出兵百萬的大國 趙、齊三四十萬,燕、魏二三十萬,韓一二十萬 兵全部大概三百多萬 不過出兵的數字也只能信一半吧 關中(含漢中、蜀)大概佔了三分之一人口 所以劉邦佔據關中和項羽爭鬥是正確的 西漢建國八十餘年後到了武帝之十大約有5000~6000萬的驚人人口 東漢的時候也可以維持在5000~5600萬 之後人口數量就就因為亂世所以流散只剩下不到兩千萬 南朝因為隱蔽人口數過多(部曲、佃客、奴婢)官方很難掌握人口 估計東晉時人口大量南渡,揚州、荊州大約各有400~600多萬人,交州和其他僑州人口很少 北朝北魏施行租用調 戶口很快就累積到數百萬戶 唐開元可以到5300萬人 北宋農業技術進步,人口始破一億大關 元朝蒙古、色目各約百萬人,漢人、南人共約六、七千萬 明末可以到一億多吧~官員兩萬人 連千分之零點四都不到 清朝乾隆就有兩億多 後來就三、四億人口 還有古代計算戶口的習慣是算戶數 人口是後代史家以每戶四五人去推斷的 不過實際情況會略有不同 : 推 ping0519:照古人的結婚速度覺得還是有可能啦XD 211.20.100.26 08/29 : → ping0519:15+15+15+15+15=75 只有活得到八十應該就差不多 211.20.100.26 08/29 : → ping0519:XD 211.20.100.26 08/29 第1代 65歲 第2代 50歲 第3代 35歲 第4代 20歲 第5代 5歲 (只看長男的情況) 活到七十也可以五代同堂了 唐伯虎也說人生七十年十年幼小十年年老之類的話 六十歲以上都算是高壽阿~~ -- 以上只是附議版友說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67.53

202.178.135.152 08/29, , 1F
能活到60的很少吧..民國34年的台灣省連1%都還不
202.178.135.152 08/29, 1F

202.178.135.152 08/29, , 2F
到..更別提沒有公衛政策的清代之前的時代..
202.178.135.152 08/29, 2F

202.178.135.152 08/29, , 3F
所以五代同堂大概存在不到0.1%的家庭..對傳統中
202.178.135.152 08/29, 3F

202.178.135.152 08/29, , 4F
國家庭來說..五代同堂不是個常態只是變態..
202.178.135.152 08/29, 4F

59.121.67.53 08/29, , 5F
好像是誰誰誰五代同堂 唐太宗還給匾額的
59.121.67.53 08/29, 5F

59.121.67.53 08/29, , 6F
說是萬中選一也不為過 我是原po
59.121.67.53 08/29, 6F

59.121.67.53 08/29, , 7F
以前人好像六十以上就準備壽衣了
59.121.67.53 08/29, 7F

203.64.247.100 09/02, , 8F
可是我奶奶過世前,我家就五代同堂耶.....
203.64.247.100 09/02, 8F
文章代碼(AID): #134jv9QO (gallan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4jv9QO (galla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