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小說似乎缺乏系統性的教學?

看板eWriter作者 (純潔)時間14年前 (2010/04/30 22:27), 編輯推噓5(5047)
留言52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8 (看更多)

04/30 18:46,
倪采青那本還漏掉一堆東西.... (  ̄  ̄)y▂ξ
04/30 18:46

04/30 19:41,
請問一下可以舉兩三個你認為倪采青漏掉的嗎?
04/30 19:41
自己學小說學到現在,歸納出很多瑣碎的小技巧。 要把自己所發現的方法全都寫出來,還挺不容易的。 大多是寫道那邊就會有「這樣寫會比較好」的想法出現,就用下去了。 自己在用方法時,是不會給名稱的,都是寫這篇文時才取的。 1.指標 一言以蔽之:「我要成為海賊王」 就是讓讀者知道主角正在做什麼,讓讀者有個關心的方向 作用: 此法能速效、簡單、清楚的讓讀者了解現在要幹什麼 讓讀者有個關心的目標 對象: 高張力、動作性等對連貫性要求高的小說較適合使用 時機: a.小事件結束時,給予下一目標 b.故事開頭,在起承轉合的「起」段落,給予貫串整體的指標 慣用模組: <日常生活,簡單介紹> <突如其來的事件、亂象、怪事> <給予前一段落一個簡單的解釋 指標=> 要主角去做某些事情或是去某些地方等等> 2.反覆 此法出自於編劇上。 原內容為: 重要的東西、想讓人注意的東西,就強調三次。 只重覆二次,會讓人覺得是巧合,四次會讓人覺得無聊。 所以,三次能讓人引起注意,卻又不會讓人厭煩。 但我相信,即使是沒什麼意義東西,將它重覆三次 有追根究柢精神的讀者在解讀時,也會努力的在上頭加個意義下去。 回正題,重覆內容可以是一個對話、一個橋段、一種特殊行為等等..... 這方法使用上的彈性很大,也不一定要限制於三次 不管正經、搞笑、類寓言都可以用的很順 另外,配合「莫名其妙,但好像有象徵些什麼」的橋段一起用,效果絕佳 反效果的狀況: 有高張力需求的橋段,還在搞重覆的話會影響節奏 有些地方不一定適用此法,請靠經驗去拿捏 3.連結 比較偏向文學類的東西會出現這個東西 在純文學上似乎叫做象徵? 我不管文學上的探討方式,我照我的邏輯下去思考,我從技術面下手。 首先,看一下這篇文(許榮哲的部落格,上面幾篇推薦的) http://blog.udn.com/bobay13/2793749 比較早的時候,我讀純文學類的東西比較多,當時思考過這類東西。 實行上的重點不是「物件」跟「寓意」 而是「要讓讀者覺得你有在暗示些什麼」 當讀者覺得「你好像想要表達些什麼」的時候,就會自己找解釋,把他合理化 這可以靠上面那一點「反覆」達到這種效果 另,用在商業小說上時,有變種方法 因應商業性小說的讀者懶的思考、需要直述的特性 a.可以做莫名其妙的連結,但要給予理由將他合理化,並將理由留到後面再解釋 b.給予正常一點的連結,當象徵用,但不能寫的太隱諱 4.集中 這個講的是在劇情結構上的大原則 如果沒特別理由的話,最好要遵守一下 寫小說的方式大致上分兩種 有一種人擅長連續性思考,思緒連貫,文字流暢,想故事時一直線到底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用這方法 另一種人東想一點、西想一些,想出很多散亂的人物、零星的橋段 如果是這樣的話,到某個地步,就要將不同橋段「連起來」,給予不同人物一些關係 甚至,可以將不同故事連在一起。 若要問起這樣做的理由..... 因為讀者不喜歡看跳文,他們只願意關心「自己關心的那位主角」的事 所以在賦予不同事件、人物關連性之後,讀者會比較容易繼續看下去 當然,我知道這條原則有很多現成的例外。 =================================================================== 其實還有很多零碎的概念 只是整理自己的想法實在不是輕鬆的事 -- 我... 我一點都不糟糕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7.109.99

05/01 20:09, , 1F
居然都沒回應....我的寫作邏輯果然很奇怪.... = =|||
05/01 20:09, 1F

05/01 20:21, , 2F
..老實說我寫小說都是順其自然..從來沒想過要有系統.
05/01 20:21, 2F

05/01 20:21, , 3F
所以這樣一串看下來也實在不知道要說啥啊囧>
05/01 20:21, 3F

05/01 20:22, , 4F
還有教學..為什麼寫小說需要『學』呢...(呆)
05/01 20:22, 4F

05/01 20:23, , 5F
不就是多寫多看自己練習試著寫久而久之就會了嗎...
05/01 20:23, 5F

05/01 20:24, , 6F
我覺得與其去想『如何寫出能讓大家覺得好看』的故事
05/01 20:24, 6F

05/01 20:25, , 7F
不如去想『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寫』的故事
05/01 20:25, 7F

05/01 20:29, , 8F
你的歸納讓我覺得,嗯……你是物件導向程式設計的人才
05/01 20:29, 8F

05/01 20:54, , 9F
囧....
05/01 20:54, 9F

05/01 21:28, , 10F
有一種寫報告的感覺...
05/01 21:28, 10F

05/01 21:55, , 11F
其實我覺得倪采青的書中有提到類似的概念,不過可能
05/01 21:55, 11F

05/01 21:56, , 12F
沒有你寫的這麼...嗯...「深入」或「細膩」...
05/01 21:56, 12F

05/01 21:56, , 13F
但你的文中提到的方法,也可能是對你個人而言最有用
05/01 21:56, 13F

05/01 21:56, , 14F
的規則。
05/01 21:56, 14F

05/01 22:11, , 15F
她的書我正在讀,當初我只有看網路上的板本,我這篇題的東西
05/01 22:11, 15F

05/01 22:12, , 16F
有些在別的地方找到類似的概念。 只是歸類的方式不一樣。
05/01 22:12, 16F

05/01 22:13, , 17F
也不一定是最有用的規則,只是因為在寫的時候想到而已。
05/01 22:13, 17F

05/01 22:13, , 18F
例如指標,是因為前陣子逆寫馬桶上的阿拉丁的大綱時,注意到
05/01 22:13, 18F

05/01 22:14, , 19F
起頭指標連發,所以印象比較深刻。
05/01 22:14, 19F

05/01 22:15, , 20F
二、三是因為剛看過許榮哲的那篇,所以想到這技巧。
05/01 22:15, 20F

05/01 22:15, , 21F
四的話.... 是因為前幾天有人要我幫他看文.... = =|||
05/01 22:15, 21F

05/01 22:44, , 22F
其實看你提出的疑問,覺得很有科學家尋求「方法」的
05/01 22:44, 22F

05/01 22:44, , 23F
感覺。這讓我想到,大學時有次在上劇本課,老師曾
05/01 22:44, 23F

05/01 22:45, , 24F
分析《暗戀桃花源》說到其中的後現代、解構...等手法
05/01 22:45, 24F

05/01 22:45, , 25F
有次我就問老師,這些厲害的劇作家,是先有劇情還是
05/01 22:45, 25F

05/01 22:46, , 26F
想要運用某些(ex:後現代)手法,才創作出厲害的劇本
05/01 22:46, 26F

05/01 22:47, , 27F
(補上一行頭「先」;補上一行尾「?」)
05/01 22:47, 27F

05/01 22:48, , 28F
結果老師有一點激動(或生氣我也不確定)地認為我很
05/01 22:48, 28F

05/01 22:49, , 29F
「投機」。老師解釋,劇本創作不能用這樣來看的...
05/01 22:49, 29F

05/01 22:50, , 30F
後來,我在本板上也問過,小說該如何分章節的問題,
05/01 22:50, 30F

05/01 22:51, , 31F
蝴蝶大給了兩篇回應,後來我就懂為什麼「方法」不是
05/01 22:51, 31F

05/01 22:52, , 32F
創作中的重點了...
05/01 22:52, 32F

05/01 23:22, , 33F
我也問過編劇老師類似的問題....
05/01 23:22, 33F

05/01 23:24, , 34F
她的回答是──把問題轉一百八十度,換個方式要我想。
05/01 23:24, 34F

05/01 23:25, , 35F
但是,就我而言,知道閱讀者會怎麼分析我的作品,有助於針對
05/01 23:25, 35F

05/01 23:26, , 36F
那些讀者寫出東西,可以更精密的控制讀者的感受。
05/01 23:26, 36F

05/01 23:26, , 37F
──但是只限於有編劇底子的人
05/01 23:26, 37F

05/01 23:38, , 38F
說起來,我也是因為修過劇本之後,才想嘗試著將編劇上的東西
05/01 23:38, 38F

05/01 23:39, , 39F
用在小說上。
05/01 23:39, 39F

05/01 23:40, , 40F
我覺得「方法」(唔,雖然你原文的標題是教學)這種東
05/01 23:40, 40F

05/01 23:40, , 41F
西,對生手來說可能具有引導效用,可以節省一些獨自
05/01 23:40, 41F

05/01 23:41, , 42F
摸索的時間,但是就像學武功追求速成,還是會有走火
05/01 23:41, 42F

05/01 23:42, , 43F
入魔的風險在。說到底,真功夫還是要靠磨練培養的吧!
05/01 23:42, 43F

05/01 23:43, , 44F
這當然是師父領進門,修行看個人啦 XD
05/01 23:43, 44F

05/01 23:46, , 45F
所以你想問的究竟是什麼?是領進門的門檻?還是門派心法?
05/01 23:46, 45F

05/01 23:48, , 46F
總要有個更確切的題目才好回應吧!
05/01 23:48, 46F

05/01 23:49, , 47F
還是是我太笨,才抓不到這個題目的重點?(汗)
05/01 23:49, 47F

05/01 23:50, , 48F
呃.... 主題是 [閒聊] ^^"
05/01 23:50, 48F

05/01 23:52, , 49F
啊!那後面的問號騙到我了~(茶)
05/01 23:52, 49F

05/02 16:00, , 50F
為什麼我現在才看到這個板呢?XDDD
05/02 16:00, 50F

05/02 16:55, , 51F
push
05/02 16:55, 51F

05/03 09:16, , 52F
很有系統...不過也很複雜...
05/03 09:16, 52F
文章代碼(AID): #1BskZWHN (eWrit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skZWHN (eWri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