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北市交 神奇號角手

看板clmusic作者 (morning in the moutain)時間14年前 (2010/04/29 23:59), 編輯推噓3(309)
留言12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7/10 (看更多)
※ 引述《bananafe (小飛)》之銘言: : ※ 引述《mdtobe (morning in the moutain)》之銘言: : 我就是修為不夠,所以不敢妄自斷定指揮的快,是否經過深思熟慮, : 但您認為他不知所云,不知為何的快, : 不知根據為何? 如果單就樂團演的很趕,演的不從容, : 那應該是樂團問題,不是指揮,因為,一定有比昨晚更快速度的版本, : 但如果樂團能跟的上指揮要的速度,是不可能聽到所謂的不從容, : 就像是,如果一首曲子譜上標144,您只練到120,硬要吹144, : 結果就是很趕,聽起來很急,不知道急什麼,但這並不代表這首曲子 : 慢一點才是對的詮釋 : 重點是我想知道,您怎麼判斷是指揮問題,而不是樂團跟不上指揮要的速度? 哈~ 其實就算修為不夠還是有一點方法的 就我而言 其實用"看"和"聽" 可以簡單的了解指揮的想法 看 指揮的手勢和動作 聽 樂團的詮釋和反應是否符合指揮想法 我想 昨天很多地方 指揮沒辦法帶領樂團 造成樂手和指揮想法有落差 不過我想樂團的確有想要跟上指揮 結果卻是讓音樂聽起來更怪更不到位 比如基輔城門... 我想這個 嗯~ 至少我認為在這個地方 指揮的修飾要再多作思量 : : 我覺得 : : 指揮的速度不夠穩定 往往一個樂段下得很倉卒 然後發現速度不對 : : 又加以改變 我想在古堡就有這問題 剛開始給的速度比較慢 : : bassoon solo進來以後 指揮開始催速度 造成bass趕著bassoon走 : : bassoon吹得很急迫 古堡一點都不沉穩 : : 或許他是想表達古堡破敗不堪(?) : 既然這首是展覽會之畫,形容看每幅畫的感受,每個人想像的畫廊不一樣, : 也許這位指揮想像中的畫廊,每幅畫擺的很近也不是不可能吧:p : 您說的下的倉促,是指揮的手?還是樂團出來的聲音呢? : 如果是後者,有兩種可能: : 1.指揮臨場突然下的很快,跟練習不一樣,所以樂團反應不急 : 2.排練時數不足,樂團還沒有將指揮要的速度消化 : 但您斷定是指揮問題,那就是1了,不知您判斷依據為何? 還是您有參與採排? : 如果是那我就沒話說了。 : 再者,先不論古堡的速度,到底多慢才符合古堡的氛圍, : 我確定的是,bassoon一開始根本沒有抓到指揮要的速度,這應該是顯而易見, : 指揮很明顯是發現baasoon沒有跟到,才開始加速,後面進來的聲部, : 就比較沒有這問題,因為他們已經多聽了好幾個小節, : 像sax的速度,就再接近指揮要的速度,但還是比指揮要的慢一點點。 : 而且您自己也說bassoon吹的很急迫,這是指揮問題嗎? : 如果在樂團裡演出,速度是指揮給的,您要做的,就是把指揮要的速度吹的從容, : 如果沒做到,您認為是指揮問題? : : 哈~ 我何德何能參與彩排 別酸我了 無論如何 樂團跟指揮的樂念昨天的確不大一致 我想樂團跟指揮是互相合作 而不是互相拮抗的關係 所以這樣區分誰的錯其實有點... 我的確有說我不大喜歡指揮的詮釋 但是我想那純粹是我個人心得 況且我們在這討論對下次TSO或是Paul Meyer的演出都沒有幫助 不過 這種討論本來就是馬後砲 切磋一下彼此意見也好 言歸正傳 如我上段闡述 我判斷方法就是 "看" "聽" 樂團的確是有一些問題 諸如小號在第二段漫步miss the cue 晚了一秒才出來 但是我認為這些小失誤在樂念上 造成的影響有限 沒錯 會讓音樂聽起來沒那麼完美 但是基本形狀應該還要有 昨天我沒有聽到Paul Meyer給我們什麼音樂的形狀 修飾得不夠 有時候放樂團自己跑 時不時催趕一下這樣 : : 我想 換氣其實也是音樂的一部分 不只業餘學生樂團 : : 職業樂團的指揮 樂手 也要對換氣的長短和位置作思量 : 如果您說的換氣是音樂的一部份,那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種東西叫循環呼吸:p : 有些音樂的段落也許跟換氣剛好match在一起,但如果指揮要拉更長的線條, : 他為什麼要考慮管樂聲部有換氣問題?他面對的是把演奏音樂當作職業的樂手, : 應該是樂團團員要解決無法換氣的問題,不然就不會有循環呼吸的出現了。 : 再者,如果真有能力問題(我不是刻意說TSO能力怎樣:p) : 也不是指揮主動調整,是樂團團員要自己去找指揮談, : 像中間某幾段,豎笛有換樂器的問題,我有看到指揮特意等陳威稜老師換好樂器, : 我相信這部分,陳老師一定有跟指揮做過溝通,才會得到這樣的結果。 嗯~ 我不是認為指揮必須為了換氣而妥協自己的音樂 而是認為換氣"本身"就是音樂的一部分 當然 氣不夠長是每個人的痛 但是如何讓樂段跟樂段之間的空隙合理 如何讓樂段長度合理 也是很重要的課題 這種問題不能無限上綱的 不然乾脆音域隨便寫 然後人家吹不到 就說是你能力問題 音樂是要追求美沒錯 但是是在一定規範下才是美的 若是故意為之 音樂就不是音樂 而是雜耍 或是未經思考為之 那就連雜耍都不是了 我不是要刻意護航TSO昨天的表現 而貶低指揮的表現 不能聽到好的音樂 每個樂迷都會難過的 我只是拋磚引玉在這PO出我個人心得供大家討論 以上~ 晚安 再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3.109

04/30 01:17, , 1F
我是有稍微注意到指揮的手勢似乎要比樂團的速度快
04/30 01:17, 1F

04/30 01:17, , 2F
當時想這大概是默契的問題, 也沒有太在意
04/30 01:17, 2F

04/30 01:28, , 3F
如果真的照指揮的速度演奏, 可能還會更快一些
04/30 01:28, 3F

04/30 01:29, , 4F
展覽會之畫算是悼念亡友的曲子, 理論上不應該太 high
04/30 01:29, 4F

04/30 01:31, , 5F
當然最後基府城門的 "high" 可能是作曲者向亡友致敬
04/30 01:31, 5F

04/30 01:32, , 6F
不過曲子怎麼演繹本來就沒有定論可言
04/30 01:32, 6F

04/30 01:34, , 7F
當晚演奏我覺得還是很成功, 至少現場氣氛蠻 high 的
04/30 01:34, 7F

04/30 01:34, , 8F
學生聽眾比較熱情吧 ?
04/30 01:34, 8F

04/30 01:35, , 9F
哈~ 演完阿爾突尼安蠻high的 我還有喊encore XD
04/30 01:35, 9F

04/30 01:38, , 10F
挖~~~這裡的樂評都好利害喔 專業級的 :) 大姆哥
04/30 01:38, 10F

04/30 05:27, , 11F
另一個問題是,我覺得這次演繹變得沒有層次,和聲和堆砌不厚.
04/30 05:27, 11F

04/30 05:29, , 12F
而趕拍的結果,是本來就不太合作的TSO弦樂,被解體得更厲害@@;
04/30 05:29, 12F
文章代碼(AID): #1BsQpoAH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sQpoAH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