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今天NSO與Elisso Virsaladze的演出的安 …

看板clmusic作者 (期待交響SP台灣首度放送!)時間16年前 (2008/01/16 03:47),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ptodser (人生是意外的組合)》之銘言: : ※ 引述《tenoe (期待交響SP台灣首度放送!)》之銘言: : : 我ㄧ開始以為是Schubert的曲目說,感覺平靜又帶著淡淡的哀愁。 : : 但後來在等簽名的時候,聽到某名作家焦先生提到"巴哈的兒子"... : : 可是沒有聽到前後文,所以說到底還是不知道安可曲是甚麼 XD : CPE 巴哈的曲子,記得沒錯的話是輪旋曲之類的吧 剛剛看E-mail的電子報(其實原文出在聯合晚報), 焦元溥的文章提到,這場音樂會的安可曲,是如ptodser兄所說的曲子。 原文轉載如下(網址在下方):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6/4180136.shtml 樂聞樂思》甜蜜的反擊 【聯合晚報╱焦元溥】 2008.01.14 03:05 pm 演奏家選擇安可曲,不但是學問,更是藝術,甚至是責任與挑戰。 許多音樂家不奏安可曲。畢竟,如果想說的話都在節目裡說完了,音樂會也該就此結束 。如果安可與音樂會曲目無法搭配,反而畫蛇添足。也有演奏家極愛安可曲,一出手就 是四五首不說,甚至發展出「安可曲小音樂會」。紀新(Evgeny Kissin) 去年在芝加哥 演奏十首安可,到紐約甚至彈了十二首,到晚上十一點四十五分才結束音樂會,堪稱當 今最享受加演的音樂家。也有許多名家以特定曲目做自己的「音樂簽名」。當鋼琴大師 霍洛維茲(Vladimir Horowitz)彈奏舒曼「夢幻曲」,小提琴巨匠米爾斯坦(Nathan Mi- lstein)演奏自己改編的李斯特「安慰曲」時,聽眾也知道音樂會即將結束。 然而,也有音樂家把安可當成甜蜜的反擊,要給聽眾音樂會所沒聽到的完美。 四年前俄國鋼琴家魯迪(Mikhail Rudy)來台演奏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 因指揮失誤而遭到牽連,竟漏了一小段旋律。他的第一首安可,就是把長達九分鐘的第 二樂章再彈一次,還給聽眾完整的演奏。小提琴家拉赫林(Julian Rachlin)更是可愛。 他以絕佳技藝打破國家交響樂團慣例接連兩年受邀,第二次來台他又準備了易沙意艱深 的第三號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當安可,原因竟是他覺得上次安可拉得不夠理想,這次非 得在同地點扳回一城! 昨天和國家交響樂團合作拉赫曼尼諾夫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的俄國大師薇莎拉絲(Elisso Virsaladze),也是另一可愛又可敬的例子。在第三樂章結尾,樂團和鋼琴不慎脫拍, 未能一起結束。其實對其精采演出而言,那只是個略帶遺憾但瑕不掩瑜的句點,但薇莎 拉絲和樂團卻勇敢地把這鬼神見愁的超技樂段再奏一次當安可—這次演出不但成功,音 樂詮釋和技巧表現竟都更上層樓,火花燦爛又感人至深,讓人不得不大聲喝采!然而, 更妙的是在眾人期待中,薇莎拉絲竟選彈了巴哈之子C.P.E.Bach罕聞卻絕美的「輪旋曲 」,將全場熱情幽靜地收整於古樸典雅,留下雋永無比的餘韻。 過則勿憚改,激情後平和,對於大選結束後的台灣,薇莎拉絲的演奏大概是最好的啟示 ,聽眾熱情真誠的掌聲也是最好的回應。 === 這樣看來Pogo真小氣 :P 來首安可曲嘛~ (典型貪小便宜的聽眾心理 真是要不得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162.155

01/16 19:42, , 1F
請問有沒有編號呀 好好奇
01/16 19:42, 1F

01/16 20:47, , 2F
對啊,rondo那麼多,小巴應該不會只寫一首吧
01/16 20:47, 2F

01/16 23:35, , 3F
Keyboard Sonata in B minor,Wq.55/3,H.245:Cantabile
01/16 23:35, 3F

01/16 23:36, , 4F
應該是這首
01/16 23:36, 4F

01/17 11:21, , 5F
謝謝 在Naxos音樂資料庫有Christopher Hinterhuber的錄音
01/17 11:21, 5F

01/17 11:34, , 6F
CD編號是8.557450
01/17 11:34, 6F

01/17 15:32, , 7F
就是這首沒錯~
01/17 15:32, 7F
文章代碼(AID): #17ZGteJh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7ZGteJh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