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實測] 吸收塞車式駕駛法

看板car作者 (MJ<<<冷氣)時間5年前 (2019/01/15 23:3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很可惜的, 這理論我也聽過很久了, 我暫時都稱它為蠕蟲效應, 理論上大家都拉大車距,交通就會順暢, 這我相信, 這叫做Global optimization, 在實務上,我們不能假設人是無私的, 實務上,大多數的人追求的是Local Optimization, 所以大家都在追求自己最快到達目的地的結果, 就是整體系統效率慢, 這個無法避免,人性就是自私的, 只能靠以後車聯網自動駕駛去解決吧。 -- 如果有人覺得Global/Local Optimization不好理解, 就想像是一台北高自強號, 最佳解就是只停北高, 桃園人的做法就是搭區間車到台北轉車, 但對桃園人來說, 自身的最佳解就是增停桃園站, 犧牲整體系統的效率換取個人的效率。 大概是這樣啦 ※ 引述 《ingmu (櫻木)》 之銘言: :   : 以前塞車會找大車跟,順順的開,不用頻繁煞車,現在有ACC,不想頻繁煞車就要定 : 一個比前車慢的速度,反而發現這種駕駛法 :   : 「西成活裕教授所提出的『吸收塞車式駕駛法』,就是在行駛時便有意加大與前車的 : 距離,這樣就算前車突然緊急煞車,也不需要立刻減速,能保持車流的行進,後方車 : 輛也就不會跟著煞車,如此塞車的情況便能較快緩解」 :   : 原理: : ˙拉大車距→減少後方車速波動→舒緩後方塞車 : ˙國外的「機動速限調整」便是在壅塞路段"前"降速 :   : 影片:(2分鐘路程,快轉5倍)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IPA1buCaJs
:   : 說明: : ˙從即時路況看到前方紅色嚴重塞車,開始拉大車距 : ˙影片可看到,就算拉開極大的車距,最終還是跟上前車,對整體車流無負面影響 : ˙因定速押車,消除後方車速波動,使後方車流更順暢 : ˙定速僅為示範用,失敗機率高(定錯速度而跟不上前車),實際運用以拉大車距為主 :   : 使用要領: : ˙適用時機為高速公路+嚴重塞車(大概是時速低於50、塞車路段>5km) : ˙搭配即時路況app,觀察前方塞車狀況以便配速 : ˙因為傳遞會延遲,塞車路段前1km即可適當減速,塞車結束前1km就要跟上車流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4.242.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47566397.A.3C2.html
文章代碼(AID): #1SFVqzF2 (car)
文章代碼(AID): #1SFVqzF2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