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BMW 無線充電系統將於 7 月投產,率先於

看板car作者 (金G玉)時間6年前 (2018/07/12 10:30), 6年前編輯推噓16(16012)
留言28則, 19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原文連結: http://technews.tw/2018/07/11/topology-bmw-car-wireless-charging-july/ 原文內容: BMW 宣布 2018 年 7 月將投入無線充電系統生產,並於德國率先導入於 BMW 530e iPerformance PHEV 車型。未來汽車僅需停放於充電底座正上方,按下啟動按鈕,無需電 纜即可開始充電,充電完成系統也將自動關閉,此系統率先提供車主安裝於自家車庫中, 透過 3.2kW 功率在 3 個半小時內將電池充飽,使充電易用性與便利性有望大幅提升。 各國政府積極推進新能源車發展,提升用戶在充電環節的服務體驗與提升續航里程成為各 車廠努力方向,除了提升電池容量外,快速充電與無線充電亦為各車廠與 Tier 1 重點研 發項目。此次,BMW 推出的無線充電系統並非汽車領域首例,早在 2007 年 MIT 研究團 隊設立的 WiTricity 及以磁共振技術為主軸,與 Toyota、Audi、Mitsubishi 與 Honda 等車廠展開合作;2012 年美國廠商 Evatran 則透過 Plugless Power 計畫,對 Nissan Leaf 與 GM Volt 車主進行實證測試,爾後包括 Daimler、BMW、GM 等車廠皆陸續投入無 線充電方案測試。 相較於中低功率的無線充電系統主要採用 WPC 的 Qi 標準,以磁感應技術為主,汽車領 域則多採用磁共振技術,僅有 Evatran、Bombardier 等少數廠商採用磁感應方案。主要 原因是磁共振技術支援較高功率與較遠傳輸距離,在汽車充電動輒千瓦的功率,與底盤與 地面距離較遠難以近距離耦合的條件下,磁共振技術即廣泛被車廠採用。 以往多有磁共振技術充電效率不佳的討論,隨著各解決方案提供商積極投入高效率天線設 計、高效能電力轉換技術等,目前採用磁共振技術的汽車無線充電方案皆可達到 85~ 90% 的充電效率,與磁感應技術 90% 傳輸效率相比,已相當具有競爭力。 汽車無線充電標準制定實現跨廠相容,提升充電服務可接近性 目前汽車無線充電仍停留在標準測試的階段,其中 SAE 主導汽車無線充電發展,其於 2014 年即已公告針對 EV 與 PHEV 的國際無線充電標準 J2954,與無線充電通訊標準 J2847-6,其中 J2954 將汽車無線充電依據輸出功率分為 4 個等級,包括家用充電設備 的 WPT1 支援 3.7kw、用於公共與半開放停車場的 WPT2 支援 7.7kw,以及應用於快速充 電的 11Kw 與 22Kw;同時,J2945 也要求無線充電系統需相容各家電動車,此亦將解決 目前採用電纜充電存在接口標準不一的問題。 除 SAE 外,包括國際標準組織 IEC 也已針對地面端無線充電訂定標準 IEC 61980, ISO19363 則是針對車輛端訂定標準;另外,德國 STILLE 計畫、日本 JSAE 等也陸續推 出汽車無線充電標準,中國為全球最大新能源車市場,對於汽車無線充電需求也不小, 2015 年中國新能源汽車 EV 無線充電標準委員會也已訂定無線充電系統要求、通訊協議 與電磁環境限值與測試方法等,目前皆已進入最後審批階段,包括吉利汽車、小鵬汽車、 Nissan 與 BMW 等皆已於中國展開功能交互操作測試。隨國際標準組織皆已進入最後標準 測試階段,預計 2019 年將完成相關標準訂定,屆時無線充電系統廠在產品規劃與市場推 廣上亦將有所依循;對消費者而言,無線充電除可提升易用性外,未來也無需考量充電接 口不一的問題,當基礎建置大規模佈建後,任何設置無線充電站的停車場皆可進行充電, 充電服務的可接近性將大幅提升。 汽車無線充電率先實現於家用充電站,終極目標為結合智慧城市實現動態充電 觀察現有汽車無線充電方案,功率普遍落在 WPT1 等級,亦即無線充電將率先實現於家用 充電設備,隨著各大車廠陸續投入測試與國際標準頒布,無線充電將往 7.7kW 方向發展 ,其功率較大得以縮短充電時間,也較適合安裝於公用停車場,以符合 4~8 小時停車充 電需求,但此類皆屬於靜態充電;更多車廠與政府單位希望實現的或許是進一步結合公共 建設,實現高功率、短時間的動態充電,此亦代表著汽車無線充電將成為智慧城市中的重 要環節,包括在等待紅綠燈、公車停靠站等短暫停留的場景,透過無線充電裝置的佈建, 讓汽車充電更容易與方便,目前包括義大利、南韓與瑞典等國家皆已展開動態充電測試。 心得/說明: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8/06/01113354/6778.gif
特斯拉這個是不是落後科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51.130.13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531362627.A.B14.html

07/12 10:36, 6年前 , 1F
按慣例,馬思克會出來說這是屎。
07/12 10:36, 1F

07/12 10:38, 6年前 , 2F
得腦瘤機率?
07/12 10:38, 2F

07/12 10:55, 6年前 , 3F
重點不是有線無線 重點是舊大樓的管線問題
07/12 10:55, 3F

07/12 10:55, 6年前 , 4F
台灣管委會跟土皇帝一樣
07/12 10:55, 4F

07/12 10:57, 6年前 , 5F
3.2KW,這功率好猛
07/12 10:57, 5F

07/12 10:58, 6年前 , 6F
這是油電車 電池沒純電動車那麼大
07/12 10:58, 6F

07/12 10:59, 6年前 , 7F
3.2kw不是兩隻吹風機的功率嗎
07/12 10:59, 7F

07/12 11:04, 6年前 , 8F
電線問題很大
07/12 11:04, 8F

07/12 11:10, 6年前 , 9F
這感應線圈增加多少車重?
07/12 11:10, 9F

07/12 11:11, 6年前 , 10F
以及成本上 故障率等等 跟用機械手臂插充電線 差別有多少?
07/12 11:11, 10F
機器手臂找不到洞會不會硬幹進去?? 科技業的機器手臂用久了 會直接往片子插

07/12 11:16, 6年前 , 11F
這是給phev一個方便的啦 純電車功率就不足了
07/12 11:16, 11F

07/12 11:17, 6年前 , 12F
潮比較重要 妥善率是窮人在考慮的東西
07/12 11:17, 12F
※ 編輯: kingtama (60.251.130.136), 07/12/2018 11:19:35

07/12 11:20, 6年前 , 13F
因為PHEV電池小才充11KWH就飽了,充特斯拉充一整天也不夠
07/12 11:20, 13F

07/12 11:56, 6年前 , 14F
無線充電功率問題很難解決 一定不比有線好用
07/12 11:56, 14F

07/12 12:07, 6年前 , 15F
效率太差 特斯拉 Supercharger 120Kw
07/12 12:07, 15F

07/12 12:08, 6年前 , 16F
不過駕駛中充電 無線還是個不可或缺的技術
07/12 12:08, 16F

07/12 12:08, 6年前 , 17F
當然像是超充那種的話 靠無線是不太可能做到的
07/12 12:08, 17F

07/12 12:10, 6年前 , 18F
這種電磁波一定高的嚇人
07/12 12:10, 18F

07/12 12:16, 6年前 , 19F
德國納智捷妥善率一定差啦
07/12 12:16, 19F

07/12 12:40, 6年前 , 20F
轉換效率應該很爛吧
07/12 12:40, 20F

07/12 12:51, 6年前 , 21F
3.2kw對phev 勉強夠用,對純電車太慢了
07/12 12:51, 21F

07/12 12:53, 6年前 , 22F
再搭配上車版BMW有口皆悲的妥善率 這個設計大概就是糞
07/12 12:53, 22F

07/12 12:54, 6年前 , 23F
充電時你又不會在車上
07/12 12:54, 23F

07/12 13:05, 6年前 , 24F
車子是半個法拉第籠,在車外電磁波搞不好比車內高,不過
07/12 13:05, 24F

07/12 13:06, 6年前 , 25F
電磁爐都在用了,這算小咖的
07/12 13:06, 25F

07/12 14:08, 6年前 , 26F
3.2 kw, tesla 表示....
07/12 14:08, 26F

07/12 14:12, 6年前 , 27F
機器人自動幫你插電比較實在
07/12 14:12, 27F

07/12 14:14, 6年前 , 28F
連手機無線都不普級 要用在電動車更難
07/12 14:14, 28F
文章代碼(AID): #1RHhr3iK (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