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這才是心理學

看板book作者 (luckyaries)時間6年前 (2018/03/24 00:50), 6年前編輯推噓37(37073)
留言110則, 18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書名:這才是心理學(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9th ed.)) 作者:Keith E. Stanovich 譯者:楊中芳 出版社:遠流 ISBN:9789573266051 先說結論:書名騙人XDD 與其說這是本介紹心理學的書,我覺得它更像是以心理學為範本,介紹基礎研究態度的書 。書中並沒有像是發展心理學、演化心理學這類專門學科的知識。要了解這些,不如去買 一本心理學系的教科書。書中也沒有教你"如何看懂別人在想什麼"、"如何激勵自己"這類 的心靈書籍內容,這反而是作者想要抨擊的東西。 那看完這本書到底能得到什麼呢?應該是可以用更科學的態度,面對社會上的各種偽科學 議題吧。 比如說,在書中第二章就提到了理論與可證偽性的問題。可證偽性的意思是說"在提出一 項理論時,必須存在一種觀測的方法,可以表示這個理論是錯誤的"。比如我說”所有的 貓都會抓老鼠”,所以如果發現一隻不會抓老鼠的貓,就代表這個理論是錯的。 相對來說,不能證偽的理論是什麼呢。比如某些原始部落的巫師,當部落面對乾旱或是瘟 疫時,會解釋是由於某個神明生氣了,只需要舉辦儀式後就可以解決。然而當儀式完成後 ,若是問題沒有解決,巫師便會說是因為其他部落的某個巫師影響,才造成一是失敗。你 無法去證明他說的是對的,但也無法證明他說的是錯的。 秉持著這樣的觀點,本書作者認為佛洛伊德一派的精神分析學派是偽科學。精神分析學派 認為人會受到早年經驗影響,當你的精神出現狀況時,需要從過往經驗找尋原因。然而, 作者認為這類的診斷都是事後諸葛。治療者會說得很神,但其實並沒有辦法去證明對錯。 這部分因為我並不是心理相關背景,並不能做出評論。但根據維基上的資料,精神分析學 派似乎真的存在偽科學的疑慮。 在聊聊本書的另一個論點:個案的代表性問題。比如某些直銷業者在推銷時,都會找個案 分享使用後的想法,像是”癌症都治好了”、”真的減肥成功了”、”頭髮真的長出來了 ”。然而,身邊的個案並不能代表理論的正確與否,必須要通過統計精算後才能證明。比 如全部服藥的病患中,到底有多少真正產生效果。而這其中,還必須扣掉安慰劑效應的影 響。 正規的醫藥實驗,會隨機將病患分成不服藥組、服用安慰劑組和服用真正藥品組。比如三 組各有100人,不服藥組康復了10人,服用安慰劑組康復了25人,而服用真正藥品的康復 了20人。若單看服用藥品的人,的確有20人康復了,好像真的用的。直銷業者便是將這20 人當作康復的個案,告訴大眾他們的產品真的有用。然而,當我們以整體統計來看,服藥 組和安慰劑組比較後,發現服藥的康復比例反而還輸給服用安慰劑的人數。 另一個人們會特別看重個案的原因,是因為個案通常有”鮮活性效應”。比起統計數據, 我們更偏好一兩個人給我們的故事。比如當你要買車時,看了各種車輛雜誌,各家的統計 都說A車比B車安全。然而,如果這時候你偶然聽到某個人說,他的A車上次碰到一下後板 金就凹了。那這時候你會買A車還是B車呢?雖然統計上來說A車真的比較安全,但聽了某 個人分享後,相當大部分的人會轉而選向B車。 本書的最後一章,作者說明了為何大眾會對心理學有這麼多的誤解。像是心理學發展尚不 久、坊間各種不嚴謹心理學的書籍、電視上各種偽裝成心理學家的來賓,以及心理學各學 派間彼此的抵制等等。 這本書還說了很多有趣的東西,像是關聯原則、隨機樣本、隨機等等概念,讀起來不難, 稍微思考一下就可以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東西,是一本科普的好書。雖然讀了這本書後,還 是搞不懂心理學在做什麼。但是,當下次有人打著科學的名號,要向你推銷東西時,你可 以一眼識破他話語中的破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5.7.1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21823813.A.B97.html ※ 編輯: luckyaries (123.205.7.178), 03/24/2018 01:04:30

03/24 09:18, 6年前 , 1F
03/24 09:18, 1F

03/24 13:08, 6年前 , 2F
你講的都是統計的概念跟科學的本質
03/24 13:08, 2F

03/24 13:49, 6年前 , 3F
是啊,這本書其實就是在介紹科學和統計的基本態度
03/24 13:49, 3F

03/24 14:59, 6年前 , 4F
QAQ我對心理學失望了
03/24 14:59, 4F

03/24 15:08, 6年前 , 5F
不失望。無法證偽的理論很多 真正能歸類在科學的很少
03/24 15:08, 5F

03/24 15:09, 6年前 , 6F
小心不要盲信流行的心理概念就可以了
03/24 15:09, 6F

03/24 15:11, 6年前 , 7F
不會因為非科學就把它否定
03/24 15:11, 7F

03/24 16:10, 6年前 , 8F
我心中的神書
03/24 16:10, 8F

03/24 18:52, 6年前 , 9F
很棒的書,因為這邊書可以更嚴謹的角度看待心理學,我
03/24 18:52, 9F

03/24 18:52, 6年前 , 10F
不是本科,但這本書非常好入門,也不會給很艱深的理論和
03/24 18:52, 10F

03/24 18:52, 6年前 , 11F
論述
03/24 18:52, 11F

03/24 18:52, 6年前 , 12F
很推這本
03/24 18:52, 12F

03/24 23:27, 6年前 , 13F
推這本+1
03/24 23:27, 13F

03/25 07:33, 6年前 , 14F
你可以說佛洛伊德比較像文學家而非科學家,但說他是
03/25 07:33, 14F

03/25 07:34, 6年前 , 15F
偽科學有點惡意。你不能說他是完全沒價值的。
03/25 07:34, 15F

03/25 07:35, 6年前 , 16F
科學方法可以用來研究物理化學,但拿來研究人性這麼
03/25 07:35, 16F

03/25 07:36, 6年前 , 17F
棘手的東西是否適當,恐怕有爭議。
03/25 07:36, 17F

03/25 07:37, 6年前 , 18F
事實上有很多沒受過科學訓練的人,因為有豐富的社會
03/25 07:37, 18F

03/25 07:38, 6年前 , 19F
經驗,往往比那些大學心理系教授更懂人性。
03/25 07:38, 19F

03/25 07:47, 6年前 , 20F
整本書只是在告訴你什麼是可證偽性,但實際上的用處
03/25 07:47, 20F

03/25 07:49, 6年前 , 21F
不大。這就好像培根批評演繹法無法使人獲取新知識。
03/25 07:49, 21F

03/25 08:39, 6年前 , 22F
我個人認為本書作者不適合研究心理學,他的某些言論
03/25 08:39, 22F

03/25 08:40, 6年前 , 23F
很狀況外。而且他堅持認為心理學是科學,卻沒提人性
03/25 08:40, 23F

03/25 08:42, 6年前 , 24F
的變因很多,所需樣本數龐大,不易逐一控制,實驗重
03/25 08:42, 24F

03/25 08:42, 6年前 , 25F
所以心理學不是科學?那做什麼實驗,寫作文就好啦
03/25 08:42, 25F

03/25 08:43, 6年前 , 26F
現性難以建立,難以得到黑白分明的結論。
03/25 08:43, 26F

03/25 08:44, 6年前 , 27F
我沒說心理學不是科學,用二分法是把事情過於簡化。
03/25 08:44, 27F

03/25 08:47, 6年前 , 28F
我只是在說動不動就說別人是偽科學很不妥。
03/25 08:47, 28F

03/25 08:52, 6年前 , 29F
科學方法在各種學問的應用上本來就有程度之分,以物
03/25 08:52, 29F

03/25 08:53, 6年前 , 30F
理學最高,光譜上的另一極端是臨床醫學。
03/25 08:53, 30F

03/25 09:00, 6年前 , 31F
當然佛洛伊德很多言論是錯的。
03/25 09:00, 31F

03/25 09:01, 6年前 , 32F
但像阿德勒有許多真知灼見,你可以用可證偽性去檢驗
03/25 09:01, 32F

03/25 09:02, 6年前 , 33F
嗎?沒有辦法。要說阿德勒是偽科學嗎?不妥。
03/25 09:02, 33F

03/25 09:11, 6年前 , 34F
話說回來,我也同意媒體上充斥許多偽科學,而且很嚴
03/25 09:11, 34F

03/25 09:11, 6年前 , 35F
重。
03/25 09:11, 35F

03/25 14:31, 6年前 , 36F
無法認同樓上的部分言論 可證偽是科學最基本的要求 如
03/25 14:31, 36F

03/25 14:31, 6年前 , 37F
果連這個都做不到 任何人都可以發表學說 並堅認自己
03/25 14:31, 37F

03/25 14:31, 6年前 , 38F
的學說成立。
03/25 14:31, 38F

03/25 14:34, 6年前 , 39F
可以參考 小保方晴子 醜聞 他的研究無法被其他人重現
03/25 14:34, 39F
還有 31 則推文
03/26 14:01, 6年前 , 71F
明天出現新的證據 就能改寫 這就是科學謙虛的地方
03/26 14:01, 71F

03/26 14:02, 6年前 , 72F
不像宗教 無論如何都是對的 你看不到上帝 是因為你不
03/26 14:02, 72F

03/26 14:02, 6年前 , 73F
虔誠 而不是因為上帝根本不存在
03/26 14:02, 73F

03/26 14:11, 6年前 , 74F
樓上把宗教曲解化了,那只是你眼光中的宗教,不是全體
03/26 14:11, 74F

03/26 14:12, 6年前 , 75F
用部分推論全體不恰當
03/26 14:12, 75F

03/26 14:15, 6年前 , 76F
那我換一種表述方式,我的提問是:假定可預期的未來不
03/26 14:15, 76F

03/26 14:15, 6年前 , 77F
會出現新的史料,那建立在現有史料上的歷史解釋,是不
03/26 14:15, 77F

03/26 14:16, 6年前 , 78F
是科學(可否證/可證偽)的解釋?
03/26 14:16, 78F

03/26 14:32, 6年前 , 79F
對一般人來說,人與神的關係無關宏旨,但對於相信上帝
03/26 14:32, 79F

03/26 14:33, 6年前 , 80F
存在的信徒而言,如何確定自己對信仰的知識是正確的,
03/26 14:33, 80F

03/26 14:34, 6年前 , 81F
就至關重要了。信徒對聖經的詮釋也是要能涵蓋所有相關
03/26 14:34, 81F

03/26 14:34, 6年前 , 82F
的經文。就此而論,似乎也是講求(文本)證據的@@
03/26 14:34, 82F

03/26 14:35, 6年前 , 83F
重點是宗教不等於人與神的關係而已
03/26 14:35, 83F

03/26 23:49, 6年前 , 84F
宗教都是假的,想像出來的東西。但有安定社會的功用
03/26 23:49, 84F

03/27 00:11, 6年前 , 85F
樓上你的真假憑判依據是?個人經驗?或是指科學無法驗證
03/27 00:11, 85F

03/27 00:11, 6年前 , 86F
的東西?
03/27 00:11, 86F

03/27 00:12, 6年前 , 87F
如何確知是想像出來的東西?而又如何以偏概全推論整個"宗
03/27 00:12, 87F

03/27 00:12, 6年前 , 88F
教"?
03/27 00:12, 88F

03/27 00:12, 6年前 , 89F
這些必須先闡述清楚
03/27 00:12, 89F

03/27 01:37, 6年前 , 90F
宗教當然是假的,聖經及教會過去主張的包括人由神創造
03/27 01:37, 90F

03/27 01:38, 6年前 , 91F
的,人與地球是世界的中心,早就證明與事實不符;如果
03/27 01:38, 91F

03/27 01:38, 6年前 , 92F
這些宗教真的能與神有所接觸,為什麼他們主張的內容完
03/27 01:38, 92F

03/27 01:38, 6年前 , 93F
全無法經過時間的考驗?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神,我不知
03/27 01:38, 93F

03/27 01:38, 6年前 , 94F
道;就算有,我也不會相信神跟這群騙子有任何關係;
03/27 01:38, 94F

03/27 04:09, 6年前 , 95F
樓上顯然沒有看懂amma5420的論述..
03/27 04:09, 95F

03/27 04:13, 6年前 , 96F
阿德勒的學說無法證偽,這套學說本來就不在科學範疇
03/27 04:13, 96F

03/27 04:14, 6年前 , 97F
如果有人堅稱這是科學,那被詬病成偽科學也很正常
03/27 04:14, 97F

03/27 04:14, 6年前 , 98F
比較值得討論的也許是心理學是否要完全由科學方法研
03/27 04:14, 98F

03/31 23:06, 6年前 , 99F
還需要憑判嗎?別陷得太深。幫幫忙。多讀一點書。
03/31 23:06, 99F

04/01 00:39, 6年前 , 100F
漏上超沒邏輯XD
04/01 00:39, 100F

04/01 00:39, 6年前 , 101F
樓上
04/01 00:39, 101F

04/03 23:19, 6年前 , 102F
樓上才沒邏輯。會信神的有邏輯?幫幫忙好不好。
04/03 23:19, 102F

04/26 15:43, 6年前 , 103F
心理學並不算嚴格的科學範圍,所以當神經科學能結合心理
04/26 15:43, 103F

04/26 15:44, 6年前 , 104F
也就是認知神經科學的出現,才會說要把心理學送進墳墓
04/26 15:44, 104F

04/26 15:45, 6年前 , 105F
因為終於有一些比較客觀的方法觀察思維、心智
04/26 15:45, 105F

04/26 15:47, 6年前 , 106F
如果宗教能用科學方法重現、證偽,那我一定支持宗教
04/26 15:47, 106F

04/26 15:48, 6年前 , 107F
宗教並不是科學的反義詞,要用科學反駁宗教也是困難的。
04/26 15:48, 107F

04/26 15:49, 6年前 , 108F
原因在無法證偽,對於無法證偽的東西,應該要以Occam剃刀
04/26 15:49, 108F

04/26 15:50, 6年前 , 109F
來選擇,也就是兩者若解釋性一樣,我們選擇簡單的那個。
04/26 15:50, 109F

04/26 15:51, 6年前 , 110F
如果我信或不信,都沒差別,為何要信?為何要花時間祈禱?
04/26 15:51, 110F
文章代碼(AID): #1QjJ15kN (book)
文章代碼(AID): #1QjJ15kN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