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一襲爬滿了蚤子的華美袍:溫譯 大義覺迷

看板book作者 (Festina Lente)時間7年前 (2017/06/09 01:55), 7年前編輯推噓11(1103)
留言14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史景遷的著作近年大量翻譯為中文,在海峽兩岸的眾多譯者中, 任教於世新大學的溫洽溢教授以行文典雅華麗,獲得各方讚賞。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的李奭學先生就曾說:溫洽溢恐怕 是迄今所有譯者中才情最高的一位,下筆直追史氏。 近日得閱溫譯「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我必須說李先生 許以才情最高,恐怕話中有話?溫譯的中文的確十分華麗, 然而才情雖高,於學一字,卻頗有欠缺,結果譯文正如張愛玲 關於生命的名言: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問題的根本癥結在於為了追求行文古雅,譯者使用許多文言 色彩濃厚的字詞,卻望文生義、自以為是,造成許多錯誤, 讓人讀了尷尬不忍外,其解讀文言之荒腔走板,則更令人 掩卷浩嘆。 溫譯初版於2002年2月,次月二刷,十餘年間,不知經歷幾刷。 版權到期後,2015年又出新版,仍由時報文化出版。 中間還有廣西師大出版社的簡體字本,於2011年出版,此是後話。 經過初步查對,新版改正了舊版的部分錯字,可見譯者/時報文化編輯群 有做後續訂正的工作,可惜還留下許多斗大的錯誤。 這樣糟糕的翻譯居然風行了十餘年,不但出版者收穫盛豐, 在其推波助瀾下,將譯者推上了史景遷翻譯權威的位子上, 它所暴露出臺灣出版閱讀環境的問題,真值得我們深思! 臭蟲甚多,不一一列出,就從問題最嚴重的5、6、7三章, 舉幾個比較刺眼的來說吧: (p.xx/yy 代表舊版、新版頁數) p.90/116:「地方人士群起效尤」 效尤是仿效壞的行為。曾靜、嚴鴻逵等以明遺民自居者看到 地方人士群起仿效他們戴古風的帽巾,高興還來不及呢, 怎麼會以「效尤」看待? p.91/117:「這幅悖常的景象....」 「悖」是個負面意義十足的字眼,總督鄂爾泰絕不會用來形容祥瑞 p.92/118: 「奏報總督李衛」 奏一字只有帝王君主能受用,總督李衛是承受不起這萬鈞之重的 p.93/119 「進士及第的王澍」 舊稱科舉中試為「及第」,但在明清兩代,只有一甲的三名才能夠 稱為「進士及第」。這頁提到的三人,無論是招搖撞騙的王澍, 或陳夢雷、何焯,沒一個是狀元、榜眼、探花,他們不夠格稱為 「進士及第」。騙子王澍就不論了,何焯是久考不中的舉子, 最後由康熙皇帝加恩特賜進士,若還稱「及第」就要貽笑士林了。 p.100/127 「分送給各省的文、武胥吏」 「胥吏」當作「官吏」。胥吏只是小吏。 p.107/135: 「諏訪線索之後....」 諏訪是諮詢、徵求意見的意思,當作查訪。 p.108/136:「造作逆語的凶犯」 殺人者才是凶犯 p.124/153:「初步定讞」 法定的訴訟程序結束,判決已經確定,謂之定讞。 「初步定讞」是 oxymoron p.126/156 「將新的律令張示禁門使囚犯入監即知」 禁門專指宮門,和牢房大門可遠著哪 更正:這句話是從大義覺迷錄直接轉出來的,原書用了「禁門」。 或許因為滿人皇帝雍正並不十分熟悉漢語所致。 有些字眼可能正確,可能錯誤,必須查對英文原作方可判定, 目前只能懷疑而已。例如: p.101/127: 「供職華北、署理灌溉抗洪的總督」 署理是代理職務的意思,不是主管。 譯文有沒誤解,還得看原作。我不樂觀。 -------- 如果只是錯用一些字眼,如此大張旗鼓,恐怕難免吹毛求疵的非議。 然而溫譯的問題絕不僅止於此,文言文斷句的荒誕、離譜,才是讓我 難以原諒的災情。 空口無據,有文為證: p.87/112: 「鳳硯銘」云:「德未嘗衰爾,或不來善。以道鳴必聖人生。」 這完全不知所云的銘文,其實是「德未嘗衰,爾或不來,善以道鳴,必聖人生。」 四言是銘文體的主流,稍有古詩文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的...... 說到「四言」,全書最大的笑話出現在 p.207/250, 合譯者吳家恆居然把四句的七言絕句說成「四言絕句」! 我原以為是手民之誤,但它在2015年的新版不動如山地保留下來了。 p.105/132: 「視朝廷如兒戲等,徵召於弁髦」 很簡單的對句罷了:「視朝廷如兒戲,等徵召於弁髦」 p.105/132:(呂留良)「讀書學問初,非曾靜山野窮僻冥頑無知者比.....」 當作:(呂留良)「讀書學問初非曾靜山野窮僻冥頑無知者比.....」 p.108/136: 「務人人知悉,方是不可草率疏忽從事。」 當作:「務人人知悉方是,不可草率疏忽從事。」 p.123/153: 「諄諄告誡以愛民綏撫之,至意事,至物來,隨到隨應....」 當作:「諄諄告誡以愛民綏撫之至意,事至物來,隨到隨應.....」 以上都是很淺白的文言,並非周誥殷盤之類的詰屈聱牙, 毫無深奧難懂之處,卻斷得錯誤連篇,完全暴露出翻譯者缺乏 解讀基本文言文的能力,寫出一頁頁華麗文字的背後, 卻是十分空虛的古典訓練。這樣錯誤重重的書印了幾萬本, 在臺灣到處流傳,還上了許多學校的推薦書單,真可惜不能 師法乾隆皇帝對大義覺迷錄的處置:焚其書、毀其板, 只能搖頭苦笑了。 事情到這裡,已經夠糟糕了吧?可惜還沒結束。 前面提到2011年由廣西師大出版的簡體本, 以上錯誤都全盤留下了。最可笑者, 主持這項出版計畫的是鄭培凱教授, 自稱史景遷在耶魯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 鄭教授在「史景遷作品集」系列的「總序」聲稱 做了詳細的校閱工作,更正許多排印、筆誤的地方(頁xiii), 然何以漏網於吞舟,一至於此?我就不敢多想了! --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we don't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eople we love. --- Chuck Palahniu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05.105.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96944525.A.2D1.html

06/09 08:41, , 1F
爬滿了蚤子?
06/09 08:41, 1F
確實是蚤子。會記成虱子,大概因為比較順口吧

06/09 08:48, , 2F
那他翻譯的其他本狀況呢?
06/09 08:48, 2F

06/09 08:55, , 3F
感謝分享!
06/09 08:55, 3F

06/09 18:14, , 4F
推!感謝分享!
06/09 18:14, 4F

06/09 20:28, , 5F
謝謝
06/09 20:28, 5F

06/10 05:57, , 6F
天啊,斷句成這樣好恐怖OAO 另外,原po" 自己為是"是要
06/10 05:57, 6F

06/10 05:57, , 7F
寫"自以為是"嗎?
06/10 05:57, 7F
臨睡前匆匆寫的,沒回頭檢查,所以......

06/11 08:24, , 8F
斷句讓人傻眼
06/11 08:24, 8F
※ 編輯: decorum (203.67.147.62), 06/12/2017 12:22:53

06/12 15:08, , 9F
看了這篇文也長了一些知識 謝謝
06/12 15:08, 9F

06/12 15:36, , 10F
推薦這篇
06/12 15:36, 10F

06/12 17:25, , 11F
謝謝分享!
06/12 17:25, 11F

06/13 19:25, , 12F
謝謝分享還順便增長了知識
06/13 19:25, 12F

06/13 20:27, , 13F
06/13 20:27, 13F

06/14 11:46, , 14F
斷句部分真可怕…感謝分享
06/14 11:46, 14F
※ 編輯: decorum (203.67.186.248), 06/15/2017 21:00:34
文章代碼(AID): #1PEO-DBH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EO-DBH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