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轉 超商可借書,為何點燃出版界怒火?

看板book作者 (darkwindwind)時間7年前 (2016/10/26 00:25), 編輯推噓36(36084)
留言120則, 3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 (看更多)
在library看到的,不會用電腦ptt,只好用手機只好複製貼過來。 上次看到版上有貼超商取書,覺得這是個很好的政策,也許可以幫到需要的人。 但看到這個就更疑惑了,這個政策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8952 超商可借書,為何點燃出版界怒火? 天下雜誌 作者:林倖妃 2016-10-24 Web Only 台北市和超商合作,市民可以上網借書、超商取書,打造「你家隔壁就是圖書館」氛圍, 這樣的便民服務卻引爆出版界怒火,認為會壓縮出版社和作家的生存空間。在圖書館的公 共性和出版業界的發展之間,要如何取得平衡? 台北市政府日前公佈和統一、全家和萊爾富三大超商合作,民眾只要持有台北市圖書館借 書證,上網登錄借書後可以透過物流送到超商,館內藏書718萬冊供大眾選擇,以打造「 你家隔壁就是圖書館」的閱讀氛圍。 但看似為市民提供更便利的借閱書服務,卻引發出版界怒火。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 研究所教授邱炯友在臉書上,為文批評這是「一個政府無宏觀政策與方針,坐令產業與事 業自相吞食殘殺」。本意在推廣閱讀的政策,為何演變成學者口中「失靈的政策,荼毒本 該合作共生的文化、閱讀、資訊的事業體與環境?」 出版界的憤怒,首要來自近年來的出版困境。隨著科技發達,資訊取得愈來愈容易,出版 產業規模不斷萎縮,文化部長鄭麗君在立法院報告時,曾經提出出版業整體產值大幅下滑 ,從101年的352億元大幅降到103年的243億元,兩年之內減少超過百億元,伴隨而來的是 整體印書量大幅下滑,創作者的版稅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應生活。 「市圖的錯誤是完全站在本位主義,」遠流出版公司董事長王榮文認為,圖書館和出版業 、創作的作家應是夥伴關係,但市圖此舉是犧牲夥伴利益,圖利物流業者和超商。這樣的 便利性,造成書借出愈多,買書的人愈少,「讓我們反感的是這樣的剝奪感,讓出版業和 作家更弱勢,」他說。 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林敬彬也為文痛陳,台灣公共圖書館一年借閱書籍將近七千萬次, 大台北地區即超過兩千萬次,無限擴大的借閱機制,成為殘害出版產業鏈的推手。以致連 文化部推廣的獨立書店都受害。 除影響出版業存亡之外,對推廣閱讀的成效也有限。新經典文化出版社總編輯葉美瑤質疑 ,物流費一次50元,來回兩次就要100元,一般人會願意嗎?還不如拿來去書店買書,況 且這樣的便利性只會吸引原來就會去圖書館的人,根本無法引起不去圖書館的人的興趣。 「政府動用這麼多資源想要推廣閱讀,卻於事無補,這才是令我們傷心的地方,」葉美瑤 感嘆,台灣社會多以為好心有好報,但推廣閱讀不是便利就可以達到效果,現在圖書館都 透過盤商標案採購書籍,根本聽不到出版界的聲音。 在圖書館的公共性和維持出版業生存之間,有沒有妥協的空間? 愈來愈多專家學者提出應從圖書館採購圖書標案著手。「曾有圖書館館長說因為政府預算 有限,他用最少錢買到最多書,這是他對國家的貢獻,」王榮文說,這句話令出版業深惡 痛絕,因為連購書都採用最低標(約五折一),造成盤商、出版社倒閉,雖然高雄、桃園 圖書館接連採用7折標購書,但其他縣市教育局、學校圖書館卻尚未跟進,仍沿用最低標 。 因為折扣過低,造成的結果是圖書館所購得書籍,除「暢銷書」外,多是出版社的庫存書 或回頭書,而出版社因利潤過低,只好壓縮內部行政成本,造成從編輯到行銷等人才不斷 流失,作者的版稅連養自己都很困難。「政府不應該再帶頭砍價,」王榮文強調。 其次是引入公共借閱權制度,圖書館每次出借書籍即給予出版社和作家「補償」。「公共 借閱權」的概念出自1959年代的英國,北歐國家稱為「圖書館補償金」或稱「圖書館出借 權」,簡單說,即圖書館根據每本書的借閱次數,每出借一次就回饋固定比例金額給出版 社。 現今高雄、台北、新北市、台南等市立圖書館採行,台灣雲端書庫電子書借閱服務即是援 用「準公共借閱權」概念,讀者從網路借一本電子書,由圖書館付款給出版社。另外有愈 來愈多人提出比照影音產品「公播權」而來的「公閱權」,圖書館以高於圖書定價倍數購 入書籍,再提供民眾免費借閱。 「但這些都需要立法,」王榮文坦言,尤其是出版業界要達成共識,這是目前最困難的部 分。葉美瑤則認為,圖書館花納稅人的錢買書,即使提高折扣,不論是7折或原價採買, 賺錢的都是發行盤商,唯有直接跟出版社採購,才有可能打破現在不公平的結構。 台北市政府提出的「超商借書」措施,雖然便民,卻沒有顧及從圖書館到出版業,甚至是 創作的生態鏈,引發出版界的憤怒。在便民和產業發展之間,有沒有更多的選擇,政策是 否可能成為發展產業的槓桿,值得制訂政策時省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3.25.119.1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77412737.A.166.html

10/26 00:27, , 1F
看文化人討論,出版商高估了自己的書被出借的可能性XD
10/26 00:27, 1F

10/26 00:30, , 2F
出版商想爭取提高補助本來就賣不出去的書
10/26 00:30, 2F

10/26 00:30, , 3F
我的看法是台灣變得相對窮了 電子書也不見起色 在不想買
10/26 00:30, 3F

10/26 00:31, , 4F
實體書佔空間增加攜帶困難度的情況下 也不會想投資台灣
10/26 00:31, 4F

10/26 00:31, , 5F
的電子書
10/26 00:31, 5F

10/26 00:36, , 6F
圖書館熱門書難借多冷門絕版書,看不出壓縮到什麼利潤
10/26 00:36, 6F

10/26 00:37, , 7F
沒有閱讀習慣和正版意識的狀況,用甚麼媒介都不是重點
10/26 00:37, 7F

10/26 00:38, , 8F
遊戲正版意識抬頭是1.steam特價超便宜+2.主機盜版
10/26 00:38, 8F

10/26 00:38, , 9F
門檻跟金額上升
10/26 00:38, 9F

10/26 00:39, , 10F
但是出版業面臨到的是取得盜版的成本下降,連漫畫銷售
10/26 00:39, 10F

10/26 00:39, , 11F
看起來像出版商趁機抗議提高零用錢(公家購書價)而已
10/26 00:39, 11F

10/26 00:40, , 12F
和店家數都明顯下降,何況是一般書籍
10/26 00:40, 12F

10/26 00:48, , 13F
自己習慣只買需要精讀的經典 借買不到/絕版/小說
10/26 00:48, 13F

10/26 00:49, , 14F
不太在意書的折數盡量在獨立書店買 看目前網路削價競爭
10/26 00:49, 14F

10/26 00:50, , 15F
覺得不靠賣書而是副業盈利的書店比較聰明...
10/26 00:50, 15F

10/26 01:12, , 16F
台灣電子書跟實體書差不多價格...如果跟中國一樣便宜 我相
10/26 01:12, 16F

10/26 01:12, , 17F
信不是沒有市場 台灣各家電子書真的每一個能打的...
10/26 01:12, 17F

10/26 01:12, , 18F
*沒一個能打的
10/26 01:12, 18F

10/26 01:20, , 19F
所以是出版界怕圖書館搶了他們的銷售嘛,這也太沒志氣了,雖
10/26 01:20, 19F

10/26 01:20, , 20F
然說有部分使用者重疊,但對出版界來講出版好的作品才是解決
10/26 01:20, 20F

10/26 01:20, , 21F
銷售不振的治本方式
10/26 01:20, 21F

10/26 01:34, , 22F
我還是覺得是台灣變窮了的關係 我主觀覺得台灣經濟命脈
10/26 01:34, 22F

10/26 01:34, , 23F
所追求的東西 某種程度上跟文化人的價值觀或講求的生活
10/26 01:34, 23F

10/26 01:35, , 24F
態度是互斥的 也有可能我一開始的前提(台灣變窮)就錯了
10/26 01:35, 24F

10/26 01:49, , 25F
好書定義太模糊 以台灣閱讀風氣重實用名氣好書只能吃土
10/26 01:49, 25F

10/26 01:52, , 26F
覺得台灣人無法連結閱讀&思考生活 社會價值太短視幼稚
10/26 01:52, 26F

10/26 01:54, , 27F
台灣確實變窮但短視公利價值觀沒變 工時更長薪水更少
10/26 01:54, 27F

10/26 01:55, , 28F
這篇文害別人以為出版社多愛錢...
10/26 01:55, 28F

10/26 01:57, , 29F
很多當前個人社會問題須靠閱讀找未來出路 但要有時間看
10/26 01:57, 29F

10/26 02:26, , 30F
很多問題的解法需要靠閱讀+生活經驗去整合思考得到
10/26 02:26, 30F

10/26 02:27, , 31F
解答,但是台灣人習慣要書裡直接跟你說解答才算數
10/26 02:27, 31F

10/26 02:27, , 32F
說實話,商業書籍我幾乎不買台灣作者,因為他們寫的
10/26 02:27, 32F

10/26 02:28, , 33F
幾乎都是在台灣的特殊狀況才成立的特例,不是一般狀況
10/26 02:28, 33F

10/26 02:28, , 34F
都能適用的特例
10/26 02:28, 34F

10/26 02:29, , 35F
所以台灣熱賣的書都是教你XX或告訴你XXX
10/26 02:29, 35F

10/26 02:29, , 36F
出版社遲早要面臨只賣書會倒的局面 儘早籌劃對策也好QQ
10/26 02:29, 36F

10/26 02:29, , 37F
台灣人只想看結果而不願意去了解形成結果的思考過程
10/26 02:29, 37F

10/26 02:30, , 38F
佔大多數,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代工經濟思維下的結果
10/26 02:30, 38F

10/26 02:31, , 39F
說是覺醒青年,結果也只是跟風議題,缺乏自己對議題的
10/26 02:31, 39F
還有 41 則推文
10/26 12:13, , 81F
出版業也提出一些數據來說明買書和借書的是同一群人,
10/26 12:13, 81F

10/26 12:14, , 82F
再來講排擠吧,不知道在怒甚麼....
10/26 12:14, 82F

10/26 12:41, , 83F
少數人借書, 多數人在納稅; 不公不義? 使用者付費!
10/26 12:41, 83F

10/26 14:04, , 84F
應該要買的才對吧
10/26 14:04, 84F

10/26 17:06, , 85F
會買的還是會買呀
10/26 17:06, 85F

10/26 18:00, , 86F
我看連讀冊二手書生意都會受影響 100元看30天 我借高價
10/26 18:00, 86F

10/26 18:00, , 87F
書就不用買二手了
10/26 18:00, 87F

10/26 18:06, , 88F
以前買高價書是因為兩天內很難看完 現在有30天看 不用去
10/26 18:06, 88F

10/26 18:06, , 89F
租書店了
10/26 18:06, 89F

10/26 18:06, , 90F
也不用買書 看完丟讀冊
10/26 18:06, 90F

10/26 18:11, , 91F
新書、二手書、租書借書有不同的等待時間,新書免等,
10/26 18:11, 91F

10/26 18:13, , 92F
二手書等第一手看完拋售,租書看情況(冷門、舊書難找)
10/26 18:13, 92F

10/26 18:13, , 93F
借書最省但是要等圖書館採購,通常幾個月到半年以上,
10/26 18:13, 93F

10/26 18:14, , 94F
太熱門還會幾十位預約同本書,這樣等又不知何年何月..
10/26 18:14, 94F

10/26 21:55, , 95F
賣得不好的書又沒人去借,賣得好的圖書館一排要排半年耶
10/26 21:55, 95F

10/26 21:55, , 96F
影響不大吧...
10/26 21:55, 96F

10/26 22:13, , 97F
書又不是只又熱門跟冷門兩種 影響最大應該是中等書 中等
10/26 22:13, 97F

10/26 22:14, , 98F
書被壓縮生存空間不能抗議喔?
10/26 22:14, 98F

10/26 22:14, , 99F
還是中等書沒出版必要? 那出版社真的會倒掉一大半
10/26 22:14, 99F

10/26 22:31, , 100F
我比較懶,嫌麻煩,都用買的或附近租書店租,買的看完不要
10/26 22:31, 100F

10/26 22:31, , 101F
留的話就趁新寄到讀冊去
10/26 22:31, 101F

10/26 22:32, , 102F
或是上讀冊找二手買
10/26 22:32, 102F

10/26 23:01, , 103F
好書就是要多流通
10/26 23:01, 103F

10/26 23:17, , 104F
書的熱門-->冷門程度"通常"也決定館藏的數量,採購、
10/26 23:17, 104F

10/26 23:18, , 105F
薦購、贈書。熱門書例如"別相信任何人"可能全市40間圖
10/26 23:18, 105F

10/26 23:20, , 106F
書館都有1本,每人借一個月,一年就40x12=480次。
10/26 23:20, 106F

10/26 23:23, , 107F
非暢銷書大概40館不到10本,冷門書是"有沒有"的門檻
10/26 23:23, 107F

10/26 23:26, , 108F
想辦法從借書族的荷包賺錢,效益並不大。就像有些人不
10/26 23:26, 108F

10/26 23:27, , 109F
去戲院看首輪,願意等出租DVD,甚至直接等電視播映。
10/26 23:27, 109F

10/26 23:29, , 110F
電影還是好賺得多,畢竟整個市場的"需求"更加重要。
10/26 23:29, 110F

10/27 01:01, , 111F
問題不在民眾自何處取得書,問題在讀書風氣不斷下滑。北
10/27 01:01, 111F

10/27 01:01, , 112F
市圖的作法是對的,出版產業找人墊背,發洩情緒則是人
10/27 01:01, 112F

10/27 01:01, , 113F
之常情。
10/27 01:01, 113F

10/27 11:12, , 114F
推樓上 讀書風氣不盛才是重點
10/27 11:12, 114F

10/28 21:29, , 115F
基本上就是出版業苦哈哈,想要政府救,所以借題發揮
10/28 21:29, 115F

11/02 14:10, , 116F
就是讓你賺不夠的意思吧,那你有想過沒錢買書又不方便
11/02 14:10, 116F

11/02 14:10, , 117F
去圖書館的人嗎?
11/02 14:10, 117F

11/02 14:13, , 118F
哦哦看到要花錢~~那就是苦到超商店員阿,又多一項服務
11/02 14:13, 118F

11/02 14:13, , 119F
,仍然薪水低
11/02 14:13, 119F

11/07 14:49, , 120F
出版好的作品才是解決之道 這種想法真是該說是天真...
11/07 14:49, 120F
文章代碼(AID): #1O3uU15c (boo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O3uU15c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