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其他] 交通工程 - 車流理論應用(萬里隧道區測)

看板biker作者 (土豆 thoo tau)時間1年前 (2023/04/16 22:48), 1年前編輯推噓-3(5853)
留言66則, 18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Road 看板 #1aF0Fn8D ] 作者: Tudo11927 (土豆 thoo tau) 看板: Road 標題: [其他] 交通工程 - 車流理論應用 時間: Sun Apr 16 22:19:27 2023 https://imgur.com/C37VunB.jpg
基隆段前段長:「我們用速度管理的方式是為了讓各位用路人能更快速通過,不是為 了取締而取締」 :這人大概到死也不知道自由車速測速最好還能更快喔講什麼幹話搶錢啦! 乍看之下,張段長的這番發言令人十分困惑,限制車速和快速通過聽起來就自相矛盾 ,但深究其中的「交通流理論」(Traffic flow theory)就能理解道理所在。 車流的特性包含了密度、流量和速度,而這三個特性之間彼此都能在圖表上看出其中 關聯。密度是指每公理的道路上有多少車輛,而流量則以每小時通過的車輛數計算, 有時會將大客貨車和機車乘上不同的當量係數,以換算大小車輛對交通不同的影響, 此時單位會是每小時PCU (Passenger Car Unit) 下面圖表將以實地數據舉例,也可驗證課本上的車流理論與實地情況相距不遠 [註1] - 密度 vs 車速 https://imgur.com/5HFOeN7.jpg
密度越高,車速越低,大致呈現斜直線。其中密度為0時的車速就是該路段的自由 速率 (Free flow speed),而車速為0的密度就是壅塞密度 (Jam density)。自由 速率和壅塞密度會隨著不同道路的特性和駕駛行為而有所改變,例如雪山隧道要求 車輛停等時依然保持20公尺最低間距,壅塞密度就會隨之下降。 - 密度 vs 流量 https://imgur.com/V1TTCnF.jpg
隨著車流密度提高,同樣時間能通過的車輛總數隨之增加,但因為車速隨著密度提 高而下降,因此在達到一個最大流量後,密度繼續增加只會使流量下降。 - 流量 vs 車速 https://imgur.com/Ibjlgq3.jpg
綜合上面兩個車流特性關係就能畫出流量和車速的關係圖,可看見流量一樣大致呈 現為橫向的U型曲線。曲線上半部隨著車速降低而增加流量的是自由車流,而下半 部車速越低流量越低的部分則是受迫車流。可以簡單理解為「車多」和「塞車」的 差別。而自由速率在這張圖表最左上,流量接近0的部分也可看出。 == 那麼限速和測速與車流的關係又是如何呢?速限和執法設備可以讓整體車流以更接近 的速度行駛、降低不同車輛間的速差並減少不必要的加減速,進而輔助平衡車流密度 。而過大的速差容易造成道路使用效率下降,進而產生壅塞和增加事故機率。 https://imgur.com/4Y2IdXE.jpg
在實地數據驗證上,由基隆工務段在裝設區間測速前後的圖表對比就能看出,雖然自 由車流速率下降,但最大流量有所上升,而且可看出測速後在流量2100仍未達到轉折 點,但測速前在流量1800即達到最大值並開始反折,代表容量有顯著上升。整體而言 的最大容量上升,在同樣時間內就能紓解更多排隊車潮,進而下降整體的旅行時間, 也再度驗證了段長所言「速度管理能讓各位用路人更快速通過」。 由駕駛端出發,總覺得限速和測速綁手綁腳,但以交管的角度出發則會希望能有更高 的道路容量,提高車速與提高容量並不一定有直接關係,甚至在有些時候(例如萬里 隧道的例子)會是反向的,藉由區間測速「穩定速度駕駛」的限制能夠增加車流量, 以交管的角度而言,同樣一段道路服務更多車流才是更加符合公眾利益和效率的。 [註1] 資料範圍:VD-N10-W-2.504-M-Loop Lane 2, 2023.04.02 06:00~22:00 國10西 2.504K 外側車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0.126.103.1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681654769.A.20D.html ※ 編輯: Tudo11927 (120.126.103.12 臺灣), 04/16/2023 22:48:1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Tudo11927 (120.126.103.12 臺灣), 04/16/2023 22:48:57

04/16 22:57, 1年前 , 1F
問題是一堆駕駛看到速限會不管自己開
04/16 22:57, 1F

04/16 22:57, 1年前 , 2F
多少直接大腳煞車
04/16 22:57, 2F

04/16 23:10, 1年前 , 3F
用隧道當例子,要考量一下隧道特性,多數
04/16 23:10, 3F

04/16 23:11, 1年前 , 4F
都不長、完全不可超車的特性。 所以這單純
04/16 23:11, 4F

04/16 23:11, 1年前 , 5F
證明台灣短隧道這種環境,數據上有用。但
04/16 23:11, 5F

04/16 23:11, 1年前 , 6F
區間放到山路,就未必還是一樣的狀況。
04/16 23:11, 6F

04/16 23:14, 1年前 , 7F
樓上講到重點了,開放路段完全失去區
04/16 23:14, 7F

04/16 23:14, 1年前 , 8F
間效力,真的要飆車的人只會在端點前
04/16 23:14, 8F

04/16 23:14, 1年前 , 9F
迴轉
04/16 23:14, 9F

04/16 23:39, 1年前 , 10F
區間本來就沒意義......
04/16 23:39, 10F

04/16 23:42, 1年前 , 11F
不會沒意義阿,「理想」狀態下,會讓速差
04/16 23:42, 11F

04/16 23:42, 1年前 , 12F
整個限縮到非常小的區間,這樣理論上就是
04/16 23:42, 12F

04/16 23:43, 1年前 , 13F
不太會塞車,隧道的特性,不能停留、不能
04/16 23:43, 13F

04/16 23:43, 1年前 , 14F
超車,又非常短,讓環境變得趨近理想,所
04/16 23:43, 14F

04/16 23:43, 1年前 , 15F
以得到的效果是好的,這不難理解。
04/16 23:43, 15F

04/16 23:45, 1年前 , 16F
但放到其他環境就是不同狀況了,不論是區
04/16 23:45, 16F

04/16 23:45, 1年前 , 17F
段內來回刷、路邊補時或是一路直接開遠低
04/16 23:45, 17F

04/16 23:46, 1年前 , 18F
速限,都會讓區間變得效果非常爛。
04/16 23:46, 18F

04/16 23:49, 1年前 , 19F
問題出在現在大量應用區間測速的
04/16 23:49, 19F

04/16 23:49, 1年前 , 20F
不是隧道這種大家都會從一端進去、
04/16 23:49, 20F

04/16 23:49, 1年前 , 21F
另一端出來的單純路線
04/16 23:49, 21F

04/16 23:50, 1年前 , 22F
它只是被當成加強版測速照相在用而已
04/16 23:50, 22F

04/16 23:55, 1年前 , 23F
沒錯,所以本文僅以萬里隧道舉例,因
04/16 23:55, 23F

04/16 23:55, 1年前 , 24F
為其他開放路段一來沒有相關數據,二
04/16 23:55, 24F

04/16 23:55, 1年前 , 25F
來應用上的問題也不小。
04/16 23:55, 25F

04/16 23:58, 1年前 , 26F
就算是隧道,如果根本就不塞車的地方
04/16 23:58, 26F

04/16 23:58, 1年前 , 27F
提高車流容量有什麼意義嗎?
04/16 23:58, 27F

04/17 00:08, 1年前 , 28F
我覺得萬里隧道做區間比較像是實驗
04/17 00:08, 28F

04/17 00:08, 1年前 , 29F
然後明明還沒有證實在其他路段有效
04/17 00:08, 29F

04/17 00:08, 1年前 , 30F
但是已經被地方或警政機關當做萬靈丹
04/17 00:08, 30F

04/17 00:08, 1年前 , 31F
到處灑,因為他們有立即改善的壓力
04/17 00:08, 31F

04/17 00:16, 1年前 , 32F
萬里隧道做了這些數據支持成果,其他地
04/17 00:16, 32F

04/17 00:16, 1年前 , 33F
方呢?還不是警察局甚至客委會這種完全無
04/17 00:16, 33F

04/17 00:16, 1年前 , 34F
關的機關想裝就亂裝一通?七乙超長區間
04/17 00:16, 34F

04/17 00:16, 1年前 , 35F
還不是一堆猴子在裡面迴轉吃香腸?
04/17 00:16, 35F

04/17 00:20, 1年前 , 36F
有些真的想裝就裝 前幾日花蓮那個就是了
04/17 00:20, 36F

04/17 00:27, 1年前 , 37F
只有測速前後各一次,有沒有更多的數據可看
04/17 00:27, 37F

04/17 00:28, 1年前 , 38F
1-5上班時間,離峰時間,平常周末等各種數據
04/17 00:28, 38F

04/17 02:12, 1年前 , 39F
隧道條件單純,可其他道路的數據呢?
04/17 02:12, 39F

04/17 02:41, 1年前 , 40F
那要不要反過來 做實驗取消這隧道速限
04/17 02:41, 40F

04/17 03:42, 1年前 , 41F
沒關係這裡很多飆車仔看不懂啦 無所
04/17 03:42, 41F

04/17 03:42, 1年前 , 42F
事事整天 只想要無限飆車入住金寶山
04/17 03:42, 42F

04/17 03:44, 1年前 , 43F
再怎麼拿出數據講都沒用 反正他們只
04/17 03:44, 43F

04/17 03:44, 1年前 , 44F
想證實騎越快越安全 最好不要有任何
04/17 03:44, 44F

04/17 03:44, 1年前 , 45F
限制 交通這種東西就是 人人都會講
04/17 03:44, 45F

04/17 03:44, 1年前 , 46F
個個沒道理 無限擴大自己合理行為
04/17 03:44, 46F
你老師484上課中間都不休息的

04/17 03:44, 1年前 , 47F
罔顧其他駕駛人的安全 嘻嘻
04/17 03:44, 47F

04/17 06:54, 1年前 , 48F
噓樓上 又不是天天都在塞車 有如國外
04/17 06:54, 48F

04/17 06:54, 1年前 , 49F
高速公路會在塞車時降速提高容量 但是
04/17 06:54, 49F

04/17 06:54, 1年前 , 50F
這邊要你在空無一車時在隧道內也只能
04/17 06:54, 50F

04/17 06:54, 1年前 , 51F
開40 50 還是一樣 想飆車迴轉就好了
04/17 06:54, 51F

04/17 07:29, 1年前 , 52F
問題是區間測速都一堆在不塞車的地方
04/17 07:29, 52F

04/17 07:30, 1年前 , 53F
跟在大直線設個測速照相是一樣的道理
04/17 07:30, 53F

04/17 07:36, 1年前 , 54F
你這個比較也是亂七八糟 應該是實施前後
04/17 07:36, 54F

04/17 07:36, 1年前 , 55F
的同個月份去做比較才對
04/17 07:36, 55F
壅塞時的車流特性無關乎當月甚至當日的總流量,在那幾個小時內呈現出的 車流特性就能畫成圖表計算了 舉例而言,一般假日雪隧會塞半天,連假可能會塞整天 只專注在隧道口「單點偵測器」的車流特性製圖的話 達到車流崩潰密度時,並不會因為一般假日全日流量比連假低就沒有比較價值 當然後面排隊等候的車陣長度一定有差,此時就應該以相近時段比較

04/17 11:36, 1年前 , 56F
04/17 11:36, 56F

04/17 12:32, 1年前 , 57F
尤其是隧道直線回音大炸起來最棒了
04/17 12:32, 57F

04/17 13:02, 1年前 , 58F
速限訂得亂七八糟還需要講下面的幹
04/17 13:02, 58F

04/17 13:03, 1年前 , 59F
話?夢裡甚麼都有
04/17 13:03, 59F

04/17 13:21, 1年前 , 60F
滿好笑的,噴區間測速的理由是速限不
04/17 13:21, 60F

04/17 13:21, 1年前 , 61F
合理...這完全是兩回事XDDD 好像改回
04/17 13:21, 61F

04/17 13:21, 1年前 , 62F
插照相機速限就合理了
04/17 13:21, 62F

04/17 18:46, 1年前 , 63F
果然不一樣
04/17 18:46, 63F
※ 編輯: Tudo11927 (120.126.103.12 臺灣), 04/17/2023 19:50:52

04/18 04:18, 1年前 , 64F
因為三個月中有幾天連假或活動車流大,
04/18 04:18, 64F

04/18 04:18, 1年前 , 65F
直接廣插測速和區間限制其他時間車流,
04/18 04:18, 65F

04/18 04:18, 1年前 , 66F
嗯…相當交通部的思維
04/18 04:18, 66F
文章代碼(AID): #1aF0hQ8C (biker)
文章代碼(AID): #1aF0hQ8C (bi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