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東森新聞 打柯X海馬賽克

看板ask-why作者 (Cosmajoonitist)時間10年前 (2014/01/31 23: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sitos (麥子)》之銘言: : ※ 引述《lovestar0626 (海綿寶寶,變化石)》之銘言: : : 最近發現昔日抗議天王柯先生又出現在新聞上 : : 仍是雙手舉牌站在受訪者後 : : 現在在看新聞是關於邢風家務事跑法院的部份 : : 吸引人的是畫面上一直隨柯移動的馬賽克 : : 為何要特別後製馬賽克?請問有人知道嗎?謝謝 : 在看到這篇文章和推文的討論以後,我自己就一直在想一個衍生的問題, : 也就是「媒體有沒有權力在報導一件事的時候,刻意過濾特定的訊息?」 : 以台灣的現況來看的話,我們在看的媒體當然一直在做這樣的事情, : 例如在街頭訪問的時候,被訪問的人的答案如果不是記者想要的,就會被剪掉。 : 因此媒體似乎很難真實地去傳達這個客觀存在的「世界」,傳達的反而是, : 媒體想要觀眾或聽眾看到的世界,這樣會有什麼問題不言而喻。 :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講到一位得過獎的美聯社攝影記者, : 因為把照片當中同事的攝影機利用修圖軟體修掉,導致他被開除。 : 根據蘋果日報的引述,美聯社對於修圖的規範是,僅能用於調整亮度、對比和色調, : 不能有任何剪貼變造。我個人的理解是,對於「內容」的部份,記者無權改變內容。 : 我自己覺得如果今天新聞台有權,或者說觀眾放任(?)新聞台隨意對不喜歡的內容, : 就直接以馬賽克處理,那未來是不是也會在某些重要的議題上面, : 與新聞台的立場相左的聲音或者影像,會被用同樣的方式移出媒體呢? : 這些後製技術的使用範圍,似乎也需要一些規範來避免新聞台濫用。 感覺你說的比較像理想的狀態 實際上新聞因為操作上常常需要濾掉很多訊息 無論是時間關係,或是法律問題(有些畫面不宜在公眾的地方播放),或是失誤等等 如果真的要做到保存完整的 context,那連剪接應該都不能做了 就監督媒體的立場而言,你沒有辦法客觀的判定到底哪些過濾是故意的,那些是非故意的 要規範起來,執行面上應該是非常困難吧 -- e^(iπ) + 1 = 0 - Leonhard Eul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0.175.128.88
文章代碼(AID): #1Iwx_KLt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Iwx_KLt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