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為什麼台灣醫生人數要控管?

看板ask-why作者 (鱗甲之屬)時間15年前 (2009/04/20 09:56), 編輯推噓9(903)
留言12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8/9 (看更多)
※ 引述《Habsburg (魯道夫一世)》之銘言: : 抱歉 在下想請問一下 : 最近波波醫生的事情鬧的很大 許多相關議題也紛紛出爐 : 其中有人提到 目前台灣有控管醫生的人數 : 請問這是真的嗎? : 如果是 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 在下只想到 醫師人力過剩 可能會有削價競爭的問題 : 最後演變成有錢人看好醫生 窮人可能接受較差的醫療品質 : 但這些部分應該可以從更嚴謹的審核醫師資格(包括醫師的專業知識、醫療設備的要求) : 以及盡力使健保制度更為公平、完備來彌補 : 所以在下真的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而想來請教一下 : 請各位幫在下解答這個疑問好嗎 謝謝! 醫師人數控管主要是以限制醫學系成立、招生人數這個來限制 這主要的原因是衛生署相信醫生需要有完整的訓練 所以醫學院要有足夠的資源來提供合適的教學 而要提供這些教學資源 包括能讓醫學生見習實習病患、實驗、解剖 等等 這些都要醫學生以外的人付出代價 例如病人在教學診時要被圍觀(病人可能以為自己得了絕症 或是被羞辱) 病人可能因為經驗不足的照護而受到額外的傷害 當某地醫學院太多 可供解剖的大體不足時 這又該如何解決這種教學資源的缺乏? (促進醫學教育對大體老師及其家屬原則上沒有什麼好處) 而進行各種生理病理動物實驗的動物也是犧牲性命來教育這些學生 然後這些代價原則上都不是醫學生付出的 他們只是因為被期待以後可以當醫生來救更多人 所以才有人會要犧牲 如果這些人只是興趣、想了解醫療知識,以後其實想攝影、畫畫、唱歌。 你去跟那些被他臨床照護的病人說說看,看看他們希不希望被這種實習生照顧? 社會為醫學教育付出的代價很昂貴 不只是錢 還有信任與犧牲 我認為用教育資源來限制人數 比律師用國考通過人數來限制人數合理得多了 不過 從醫生收入的效果來看 我們也不能否認 這些人數限制 可以讓醫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收入 波蘭醫師如果可以無限制的進口到台灣來 這的確就是會影響台灣醫師的收入 不過台灣的醫師現在面臨的問題就已經很大了 各大醫學中心不太賺錢 聘不了新的主治 老主治也不一定想出去開業 沒有缺讓新的主治進來 然後讓各個專科主治再去攻個次專科... 然後住院醫師越住越久R3 R4 R5 幾乎可以期待住院比醫學系久的時代到來 這種新醫師無處可去的情況已經越來越明顯的狀況下 衛生署還願意收波蘭醫生進來 老實說 我覺得是很特別的 他們的心態似乎是 就是趕快把醫師的收入打到落底 然後要不就是健保垮 要不就是大家不想當醫生了 接著這個問題就消失了 因為流浪教師的問題就會被流浪醫師給稀釋掉 反正流浪的師這麼多 大家就不會太在意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231.115.18 ※ 編輯: animania 來自: 118.231.115.18 (04/20 09:57)

04/20 10:56, , 1F
自從強制執行安全帽以來, 大體的總數量就逐年下降...
04/20 10:56, 1F

04/20 13:35, , 2F
樓上...XD
04/20 13:35, 2F

04/20 14:45, , 3F
前面說的真中肯 不過最後面看不太懂 @@"
04/20 14:45, 3F

04/20 15:46, , 4F
一樓~~~ XD
04/20 15:46, 4F

04/20 19:05, , 5F
人家就算死了 家屬也不見得要給你解剖 干安全帽屁事
04/20 19:05, 5F

04/22 14:21, , 6F
死人多→願者多 反之亦然
04/22 14:21, 6F

04/23 11:09, , 7F
請問是哪裡看不懂?
04/23 11:09, 7F

04/23 11:18, , 8F
事實就是 台中人不帶安全帽 中山中國都缺大體
04/23 11:18, 8F

04/23 11:19, , 9F
花蓮人少到稀疏 但是慈濟永遠不缺大體
04/23 11:19, 9F

04/23 15:48, , 10F
慈濟永遠不缺大體 XD..........
04/23 15:48, 10F

04/23 23:17, , 11F
...................................
04/23 23:17, 11F

01/06 23:33, 5年前 , 12F
........... https://muxiv.com
01/06 23:33, 12F
文章代碼(AID): #19wzPZN4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8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9wzPZN4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