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問] 為何看書比看電視幫助思考

看板ask-why作者 (夢十夜 )時間15年前 (2008/11/16 10:29), 編輯推噓5(503)
留言8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0 (看更多)
※ 引述《Aldebaran (待拼湊)》之銘言: : 書與電視節目,絕無何者較能助益思考之理 : 單純是因為電視節目所設定接受者為大眾 : 電視節目即使在題材上艱澀,仍然會以一種大眾能普遍接受的語言與資訊的強度製作 : 絕少有電視節目是製作給小眾觀看,因為電視台要生存,他們需要市場 : 滿攤子的暢銷書,又有幾本書真的能幫助思考? : 有內容的書是遠多於電視節目的,但是爛書絕對是一點也不少 推薦這篇 剛好想到之前在報紙上看報導: http://newcounsel.shsps.kh.edu.tw/index.php?load=read&id=277 繼中研院院士批判電視節目充滿言語暴力之後,該院研究人員 日前再度開砲,連署要求院內餐廳關掉電視。他們指台灣的電 視新聞讓人倒胃口,因此拒絕「用電視新聞拌飯」,再度引爆 「拒看電視」話題。 16年來 洪蘭家裡沒電視 沒有電視,你的日子會如何?十六年來,中央大學教授洪蘭家 裡沒有電視機。她不知道啥是「大長今」,電視人物她只記得 「傅培梅」。 拒絕電視,是巧合,也經過專業判斷。專攻認知神經學的洪蘭, 深知電視快速跳躍的畫面、閃爍的絢麗色彩容易凍結孩子的思 考能力,寧願把孩子帶在身邊看她做菜,也不想讓電視陪孩子 長大。 愛孩子 前主播推廣關機 曾是電視螢幕上女主播的陳譪玲成為母親之後,為了孩子「關機」, 讓電視遠離孩子視線。關懷媒體生態與品質的陳譪玲成為「關機 運動」的推手之一,衷心期待電視不再取代父母的教養角色,大人 別把電視當成打發孩子的「廉價保母」了。 問:兩位何時開始拒絕電視? 洪蘭(以下簡稱洪):一九九二年我們從美國回來,搬家公司把 電視、冰箱、微波爐統統摔壞了,家裡就沒有電視,當時住在嘉 義中正大學的小宿舍,想想,除了電冰箱非買不可,其他就不買了。 不看電視的壞處是:我無從知道台灣立法院的生態,如果看了電視, 我就不會讓我先生(曾志朗)去做教育部長。 好節目 可以選擇性開機 陳藹玲(以下簡稱陳):因為對電視節目有疑慮,我家是「階段性、 選擇性」地關機。孩子小時候,功課都做不完,想看電視是不可能的, 大了之後才鼓勵他們看好節目。 我一直避免讓看電視成為孩子生活中最主要的娛樂。 問:孩子不會吵著要看電視嗎? 洪:我兒子不會。他八歲回台灣,老師要求每寫錯一個字, 要罰寫十遍,他每天有十個錯字,回家就要寫一百個生字, 邊寫邊哭,常寫到半夜,哪有時間看電視! 陪著看 告訴孩子是與非 陳:我算是很開明的家長,小孩看電視,我不會說完全不行, 但我會跟著一起看。看到比較暴力或怪力亂神的內容,我會提醒 小孩不能學暴力、不能有性別歧視。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機會教 育,比你關了電視,正經八百地教還有意義。 洪:我兒子習慣看書,就算電視開著也不會看。其實是因為他交 了愛看書的好朋友,所以孩子成長過程中,朋友很重要。 看原著 發現電視都亂演 我兒子有次看電視,被老師抓到,原來老師要他們讀「戰爭與和平」, 但原著很厚,他同學說「這書拍成電影,我家有錄影帶。」大家就看 錄影帶寫了報告交出去,沒想到電影結局和原著不一樣,老師馬上抓 到他們沒看書,罰他們再看「飄」。那次之後,我兒子就一直覺得: 看電視會出錯! 陳:洪老師講得很對,父母親以身作則也很重要。我老公(富邦金控 董事長蔡明忠)從小就是電視兒童,現在是個「電視老男人」,他愛 看新聞和談話節目,而且一看再看,這習慣真的很不好。 【2008-09-01 聯合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6.219.30

11/16 12:18, , 1F
中研院的那幾台電視小得可憐 根本就不會令人分心
11/16 12:18, 1F

11/16 12:20, , 2F
而且新聞往往是我一天裡在研究之外接觸人文方面唯一的工具
11/16 12:20, 2F

11/16 12:23, , 3F
要提升的是新聞的品質 怎麼樣讓大家不要吸收到垃圾資訊
11/16 12:23, 3F

11/16 12:25, , 4F
而不是說「電視妨礙思考」這樣沒道理的話
11/16 12:25, 4F

11/16 12:26, , 5F
就像強暴犯說「她穿太辣害我想上她」這樣的鬼話
11/16 12:26, 5F

11/16 12:48, , 6F
我只好奇到底老師是叫幾歲的學生看戰爭與和平和飄啊XD
11/16 12:48, 6F

11/16 22:06, , 7F
見人見智
11/16 22:06, 7F

11/17 00:27, , 8F
亂世佳人沒有改結局 這次可以看錄影帶打發了
11/17 00:27, 8F
文章代碼(AID): #197uML7q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4 之 10 篇):
文章代碼(AID): #197uML7q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