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古人還沒有電的時代

看板ask-why作者 (麥子)時間16年前 (2008/08/03 01:2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0 (看更多)
※ 引述《troyasap (狂者愈狂,狷者愈狷。)》之銘言: 我覺得這些問題都是很好的問題,這樣的回答似乎太過簡略了。 : ※ 引述《IuTai (調杯最棒的酒,給最愛的人)》之銘言: : : 既然沒有電、吹風機,那他們都怎麼吹乾頭髮呀? : : 就這樣洗完頭然後溼答答的嗎? : : 但我聽說過洗完頭不吹乾頭髮的話, : : 老了會容易頭痛耶!! : 很多人都喜歡以現代觀點看古代。 : 請獨立思考--古人洗頭髮嗎? : 一個月一次,三個月一次,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 古人洗頭髮、洗澡是不定期的,是「視情況而定」。 : 也因為很少洗澡,所以就有香水這種東西了! : 你要問的是頭痛嗎? : 我是聽說......頭上有大量水分,蒸發會把你的熱量吸走唷!(?!) 要把頭髮弄乾的方法有很多,不是只有吹風機而已。 基本上用乾毛巾擦乾就是不錯的方法。大不了多用幾條,會乾的。 我就不常用吹風機,用浴巾擦一擦,又快又方便, 不過我老了會不會頭痛,等老了才知道。 比較乾燥的地區,的確比較沒有洗澡洗頭的需求, 但南方沿海應該還是會洗澡洗頭,就算是三個月洗一次, 應該還是有把頭髮弄乾的問題,但毛巾和布其實就滿夠用了。 另外我有印象有種說法,西方的香水之所以盛行, 不是因為他們「不洗澡」,而是「不能洗澡」。 基本上如果已經會「臭」到需要用香水來掩蓋, 誰會捨棄比較便宜的「水」,而採用「香水」呢? 真的把身體洗乾淨,又衛生又清潔又舒服又便宜, 為什麼要採用不衛生不清潔不舒服不便宜的香水呢? 有一說是歐洲傳染病盛行的時候,人們認為到公共澡堂洗澡, 很可能是散佈疾病的原因,因此政府下令封鎖澡堂, 不準到澡堂洗澡。但不洗澡導致的體味讓貴族無法忍受, 因此才購買香水來遮蓋體味。我想... 窮人應該用不起吧。 : : 那這樣說來古時候的人不就各各都頭痛身體虛嗎? : : 再者,他們都用什麼洗頭髮呀? 真的是肥皂嗎? : : 除了這些,我還覺得一件事很神奇... : : 易經、紫微斗數、地理、風水、手相...!! : : 這些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為什麼還是有辦法驗證出來呢? : : 是做統計出來的嗎? : 唬爛出來的--臆測、穿鑿附會等等--這算是一份職業,沒有會死人的呀! : 現代都公元二十一世紀了,大腦卻回溯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紀? : 易經、風水、手相,真的都打死不退! 事實上這些東西都是有「根據」的,只不過不符合現代的自然科學觀點而已。 這些事物的發展都有各自對世界的觀察,對原理的歸納和演繹, 從產生這些事物的過程來看,其實和近現代的科學研究過程差不多。 只是缺乏精確的儀器和足量的統計去避免觀測的誤差。 當然,其實誤差很大很大,所以弄出來的東西其實不怎麼可靠。 尤其是拿特例普遍化,其實根本不合邏輯,只不過這也是人類常見的思考方式。 至於說易經、風水和手相是落伍過時的東西,我倒也不這麼認為, 雖然我們目前無法證實這種觀測和未來的事件有任何因果關聯, 但我們實際上也尚無法證明這種觀測和未來的事件沒有任何因果關聯。 有些人認為基因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性格,如果基因的表現, 同時可以表現在手掌的掌紋與性格上,那麼手相和一個人的性格與際遇, 也許也就不是那麼地不相關了。同樣風水是環境,環境對人會有所影響, 這是不可否認的,如果這個影響也會影響到未來,風水與人也是有關。 當然,這些理論在推廣的過程,難免會參雜一些穿鑿附會的鬼神之說, 但並不代表這個現象與未來之間的關聯就必定是唬爛出來的, 過去的人對這些學問也許是之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但不代表只知其然,其所以然就必定不存在。 : : 但以前人的出生日常常都會晚報,因為怕養不活, : : 那這樣,那些算命或看地理的東西還會準嗎? : : 那些東西也適用於外國人嗎? : : 看手相或其他算命的方式,都適合全世界的人嗎?... : 很適合,適用於全世界擁有古代大腦的人。 : 對了,現在那個不流行啦--現在流行偽科學。 認為相信不科學或偽科學就是擁有古代大腦,實在太過武斷。 人對於現況有試圖掌握的欲望,但目前的科學不夠發達到滿足人類的需求。 過去的人用讖緯之學來掌握現在與未來,或許不夠科學, 但這些學說的確幫助人們去面對未知的未來,如果有一天, 科學真能夠預測所有的未來,幫助人克服對未知未來的恐懼, 也許相信不科學或偽科學,就的確是有些許過時了。 但反過來,若是那樣的日子尚未來到,人們的需求就需要被滿足。 不論是不是科學,這些學問都是因應著人的需求產生的, 人才是主體,這些學問只是被選擇的產品。並非所有人都選擇科學, 也代表著科學既沒有解決所有問題,也不總是最好的選擇。 -- 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 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約翰福音 12:2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48.178.71

08/03 14:53, , 1F
推薦這篇開放的態度
08/03 14:53, 1F

08/03 18:55, , 2F
推這篇的用詞語氣態度.討論本來就應該如此.對等平實誠懇
08/03 18:55, 2F
文章代碼(AID): #18b9a4jY (ask-wh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b9a4jY (ask-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