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不爽] 不要再說什麼高雄沒必要蓋捷運ꐠ…

看板a-diane作者 (...)時間19年前 (2005/08/29 00:3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8/20 (看更多)
※ 引述《einstean (魔法少女林默娘)》之銘言: : 如果需要的話捷運局就不會只買101對電聯車了。 : 事實上捷運局在規劃內湖線的時候只規劃購買61對的電聯車, : 後來為了避免電聯車的數目不夠用所以才一口氣買了101對電聯車。 :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明明知道可能會不夠為何還只買101對? : 因為2020年的運量是否會達到預測值沒人知道,所以捷運局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 : 先不買那麼多的電聯車,等到確定運量達到規模後再考慮6車運轉的可能性。 : 哪像高雄捷運一開始就以超過2020年的運量來規劃,冒著無法達到預定運量的風險... 嘿,我就是在等你這樣說 北捷買不足數的電聯車你就說是保守的態度,但高捷採用三節車箱營運是不是 變像的減少電聯車的採購量?但在你的眼中就是有問題,你的自我矛盾會不會 太明顯了點?同樣木柵線預留第五和第六節車箱的月台你說是遠見,那高捷不 過等於預留第四第五和第六節車箱的月台,你就說無法達到運量的風險,一開 始是誰拿著數據說高捷2020年只達到中運量的水準的?你的立場就我們一連串 的討論下來很清楚了 : 我的意思是高雄捷運的總經費約1800億,10%就是180億(實際上10%實在是太過低估了)。 但你的數據是錯的,大約的差距我也算給你看過了,10%高估還低估大家心裡有 一把尺,好吧,就算你的數據是對的好了,你省了180億,但你要目臨兩種情況 第一 高雄捷運確實運量不足,那很明顯高雄捷運白建了,浪費了1620億 第二 高雄捷運到了2020年符合預期,但花了1620億的捷運系統確到達運 輸上限,為了省13年的180億,確讓未來的幾十年限入運能不足和 規劃替代路線的窘境 依你念滋在滋的180億來看,無論是賺是賠都到達上千億的情況來看 你做文章的功力似乎不太好,建議你改做高雄捷運不該地下化的文 章,一次可以做幾百億價差的文章會比較夠力 : 未來?請告訴我那是多久的未來?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高雄捷運的運量被嚴重高估。 : 如果你上面的論點可以成立的話,請你先找出高雄捷運在2020年之後運量會達到 : 高運量規模的證據,否則台灣的每個城市都蓋高運量捷運算了, : 反正30、40年後隨著人口的增長一定會達到高運量的規模嘛... : 再說如果中運量和高運量的造價只差一點點沒關係的話,世界上就不會有中運量系統了。 : 大家只要蓋高運量系統不就得了,反正多「一點點」的錢就可以提供更高的運量, : 如果用不到那也無所謂,可是現實世界中難道是這樣嗎? 如果我告訴你多久的未來,那你可以告訴我在未來之後高雄捷運怎 麼面對運能不足的問題?在紅橘線完全報廢之前高雄怎麼面對? : 的確是因為沒錢所以才採中運量,因為內湖線的預算被編列在初期路網的經費之內, : 已經有現成的經費可用,如果要改成高運量地下化的話那多出來的經費不知道在哪裡, : 更麻煩的是不能一車到底,內湖的居民還要再多轉乘一次才能到市區, : 所以以中運量的方式興建是正確的決定... 沒錢所以採中運量? -------------------------------- 應採用何種系統遲遲未定而延宕至今的台北捷運內湖線,目前台北 市政府捷運局以高運量系統為藍本,已經初步規劃數個路線方案。 1999/08/18 中央社 -------------------------------- 台北市政府捷運局今天繼續在內湖地區舉行捷運內湖線規劃說明會 。與會的民眾及民意代表,仍然強烈反對內湖線採用中運量系統; 而且,捷運局比較屬意的方案,反而遭到民眾的批評。 1999/05/22 中央社 -------------------------------- 台北捷運內湖線路線、系統以原行政院核定的中運量高架興建案, 昨(九)日在市議會,大會經兩度表決後以廿七票贊成,十七票反 對,三票棄權,歷經長時間爭議,終於過關。此案通案後,內湖線 確定採中運量高架興建,預計民國九十七年七月完工通車。 2001/01/10 中國時報 -------------------------------- 三則新聞看一看,沒有一則是因為真的沒錢才決定否決的,八掛的 東西不說,就拿機場捷運北市段來看好了 -------------------------------- 爭議年餘的中正機場聯外捷運系統,昨日敲定台北段將採地下化施 工,增加的工程經費由台北市政府負擔,並由北市府自行發包施作 2004/08/17 中國時報 --------------------------------- 怎麼台北市政府的立場從內湖線和機場捷運線的態度完全不同?正 確的?完全看不出來 : 民營化之後賠錢也不干政府的事情,問題是在於高雄捷運賠錢還要政府幫忙補貼 : 這就是一開始的規劃就有問題,除非政府在開始興建前就向民眾和立委表明此捷運系統 : 就是為了服務民眾,即使年年虧損也會營運下去,看人民願不願意接受這樣的支出, : 如果大家願意那我也沒話說。可是到現在我始終沒看到政府向民眾這樣說過... 你又要斷章取義了嗎?所謂的補貼是旅運人次補貼,不是虧損補貼,一看就知道你 不知道,先說盈虧自負,聽我說有補貼又以為是補貼虧損,大眾運輸有其必要,民 營賠錢民間企業不經營還不是政府接手? : 我是說木柵線和內湖線的月台預留六車的空間是具有遠見的設計。 : 至於四車運轉那不是遠見,那根本就是中運量系統的台灣奇蹟。 : 在我看來這足可和阿里山林鐵、762mm的台東線並列台灣鐵道三大奇蹟。 : 至於高雄捷運六車改三車有沒有被罵到臭頭這自有公論也不必在這邊吵... 沒四車哪來的六車?馬特拉還不知道怎麼四車營運,要這樣搞當初幹嘛選馬特拉系 統?改出來連新加坡都不敢用,倒是你興沖沖的來推薦給高雄 : 現在高雄鐵路地下化還沒開始蓋,假設從2007年開始好了, : 鐵路地下化的工期要11年,等到蓋好的時候已經是2018年, : 這已經相當接近預定目標2020年了,可是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 如果照你所說高雄捷運的運量在未來會大幅成長的話, : 為何到2018年之前還是只用三車?難道鐵工局不怕在這之前運量 : 已經多到必須改為六車才夠用嗎? : 實際上你可以試著估算一下,假設三車的載客量約是1000人好了, : 現在每2.5分鐘發一班車(目前台北捷運高運量系統的最密班距) : 單方向每小時運量只有24000人,由這裡你就可以知道高雄捷運的運量是怎麼樣的情況了。 : 倒是你要怎麼說服我在2030、2040年時高雄捷運真的會達到高運量的規模 : (單方向每小時4、5萬人的運量)? 你又要開始搞笑了嗎?高運量尖峰運量算6萬,三車箱大約3萬,很符 合高捷2020年的預估值,你認為13年後就一定要六車箱嗎?木柵線通 車幾年了,預留的月台用到了嗎?更何況你還說要到內湖線通車後再 看情況,等北捷棕線變六車箱時,你再算算幾年達成目標再來要我說 服你 建議你既然知道MRT板,勞你駕把功課作好一點,為辯而辯你的立場 充滿了矛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4.185.34
文章代碼(AID): #134UVfWU (a-dian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0 篇):
文章代碼(AID): #134UVfWU (a-di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