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國家以及意識形態

看板Yup98-09作者 (易歐明)時間21年前 (2003/06/13 23:3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將教育視為一種「社會化的方法」, 將教師視作一種「社會化的手段」, 有什麼不妥嗎? 我們的社會,需要一套標準來維持既有的文明,保障生活的安定。 但是同時我們又急於打破傳統,建立新潮但毫無基礎的「噱頭」。 這些噱頭十足地挑戰著傳統的價值觀, 但這究竟會不會只是像孩子為了發洩而把玩具東摔西摔, 最後依舊得回過頭來收拾殘局? 現代人把傳統付予過多負面的評價, 但是卻很少想過,這些傳統的價值觀,畢竟延續了千百年, 是多少先人智慧的累積,而鮮少只是單純地因循苟且。 婚姻制度不好嗎?為什麼許多民族都是如此奉行? 同性戀需要被平反嗎?為什麼許多社會都不允許這樣的行徑? 民主主義有那麼好嗎?為什麼許多國家陷入政黨鬥爭的寡頭政治? 聯考制度有那麼糟嗎?為什麼許多人開始懷念聯考制度? 以上舉例若有引喻失義,請多包涵。 但我要說的是,所有的傳統,之所以能夠成為傳統, 是因為多數人經驗過,並且相信如此是好的, 所以才能夠持續下去而不退其風潮。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傳統之中的確有一些是需要被淘汰的。 但傳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演進,時時加入新的觀念, 形成新的傳統,這樣便不是守舊,而是「道統的進化」。 但是現今許多新潮的玩竟兒,不論是思想或是物質, 都是打著反傳統的旗號出身的,看似新穎特別,但又沒有脈絡, 純粹為反對而反對,終究會退其流行。(其實我要說的就是九年一貫課程) 常見的現象有兩種,一種是就此消失, 另一種是所謂的「正反-合」:有正(傳統)就有反(新潮), 而最終合而為一,成為新的「正」,等待新的「反」與之相合, 如此反覆循環不息。 少見的現象只有一種,那便是新潮自此取代傳統。 為什麼要提到傳統與新潮呢?因為我認為所謂的「社會化」, 其實也不離這兩個議題,不過是在上頭打轉罷了。 那麼所謂的教育,所謂的教師, 被視為一種社會化的方法與手段, 終究是必須在傳統與新潮之間,做出明確的抉擇。 這個明確的抉擇,就是社會化的最終目地。 如此一來社會化的過程,才算是一個有意義的過程, 而不僅是空泛的教育口號。 這個社會化的目的,必須透過哲學的探討,才能定立。 以國家而言,三民主義、建國大綱是立國的哲學, 過去老國民黨的時代裏,打著「反共復國」的口號, 如今看來已是愚蠢,但在當時何嘗不是一種明確的社會化目的? 再看今朝民進黨執政的時代,沒有了立國的哲學, 就像他們的黨旗標緻一樣,臺灣徘徊在十字街口,何去何從呢? 我們的教育,這個社會化的方法, 竟也因為失去了立國哲學,不知為何而教育了。 以個人而言,儒、墨、道、法、佛、俠…是生活的哲學, 古人嘗讀四書五經、作為進退言行的依據,以君子自期。 現代人看電視,還要被新聞所欺騙;上網路,盡是些白濫沒營養的玩意兒, 頭腦都給灌壞了,沒有中心思想,只會人云亦云說八卦聊是非。 我們的教師,這個社會化的手段, 竟也只會教書不會教人,因為他自己也沒有了中心思想。 社會化的方法,是教育。 社會化的手段,是教師。 社會化的目的,源自哲學觀,是為傳統與新潮之間找尋出路。 沒有目的的社會化歷程,其方法與手段,終究不過只是形式化的空泛。 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中華民國在臺灣,社會化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想通了,便可以朝著教師之路前進了。 -- 自由人擁有太陽般爽朗的性格, 海洋般深邃的美貌,以及眉宇間蘊藏的睿智。 在他俊美的身軀中,有著超群的反射神經和運動能力。 --《哭泣殺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1.74.120.73

推 210.85.198.84 06/14, , 1F
嗯..請版主m一下, 我需要想一段時間~
推 210.85.198.84 06/14, 1F
※ 編輯: barjack 來自: 211.74.120.73 (06/14 10:46)
文章代碼(AID): #-wU_fjY (Yup98-09)
文章代碼(AID): #-wU_fjY (Yup9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