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到大陸創業,台灣小吃。

看板WorkinChina作者 (就是那道彩虹)時間6年前 (2017/09/13 16:28), 編輯推噓8(9112)
留言22則, 1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5 (看更多)
我覺得有的人對你的建議根本太樂觀.藥燉排骨這玩意開了很可能會倒 另外,台式小吃現在才過來開,也太晚.改革開放太久了,有點小錢都能到台灣去, 去過台灣的也多了,而且台灣小吃在大陸都賣得很貴. 當然大陸的房租很高,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跟法律成本也都比以往高很多. 並不是說本地的飲食就便宜,但是呢除了一線城市那些白領, 本地人自己煮的比較多.生活型態跟台灣很不一樣, 他們就算是夫妻情侶跟其他人合租那種毛坯房也會用電磁爐在自己房間燒菜. 我觀察到現在大陸人中產階級多了,流行變化的很快,非常的一窩蜂, 一線城市那些白領骨子裡很崇洋媚外,你說搞搞異國風味餐廳很可能還比較有搞頭. 台式小吃...說穿了台式小吃多數是南方口味,北方人骨子裡就不習慣. 北方麵食台灣也有,但是根本都是為了在台灣生存改過口味的. 你一個台灣人跑去北方賣麵!? 你怎麼不去美國賣漢堡.... 藥燉排骨/燒酒雞/薑母鴨這種在台灣很受歡迎的東西(都還是很久才吃一次), 就連在台灣人密度最高的昆山,都沒幾家. 我是覺得本地人根本就很少人會吃那種東西.幾乎都是當地台勞花錢為了解饞去吃的. 現在根本很少人會迷台灣的食物! 原因很簡單,有了錢之後都很崇洋媚外!而台灣呢,他們根本就認為是中國的 台式小吃就是中式,這是打從娘胎出生就被教的式,不需要也不想知道為什麼 現在在大陸,幾乎只有台勞還會到處找台式餐廳,最終都失望的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8.211.48.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rkinChina/M.1505291308.A.571.html

09/13 16:32, , 1F
嗯 有道理
09/13 16:32, 1F

09/13 16:46, , 2F
失望QQQQQQQQQQ 周末百家班約一攤!
09/13 16:46, 2F

09/13 16:49, , 3F
岩鹽集合啊 怎麼會去百家班呢
09/13 16:49, 3F

09/13 17:38, , 4F
好!日料岩鹽集合........................握草我是托膩
09/13 17:38, 4F

09/13 21:08, , 5F
連昆山都倒一堆台式料理,說真的純台灣味的餐很大比例
09/13 21:08, 5F

09/13 21:08, , 6F
靠台灣人在撐的,不見得做得到中國生意
09/13 21:08, 6F

09/13 21:22, , 7F
佛心
09/13 21:22, 7F

09/13 22:02, , 8F
千秋膳房很多大陸人吃
09/13 22:02, 8F

09/13 22:09, , 9F
謝謝哥的見議
09/13 22:09, 9F

09/13 22:57, , 10F
你贏了...尤其是最後一句
09/13 22:57, 10F

09/14 02:07, , 11F
昆山會倒一堆台式料理 應該跟不少台商退出有關吧? 因為那些
09/14 02:07, 11F

09/14 02:08, , 12F
店本來主要就是做台商的生意
09/14 02:08, 12F

09/14 14:37, , 13F
千秋味道不對 吃不慣
09/14 14:37, 13F

09/14 22:12, , 14F
懷念厚街的媽媽廚房 第一次登陸的時候吃不慣長米 在那吃到台
09/14 22:12, 14F

09/14 22:12, , 15F
灣米 真的是眼淚都滴下來了
09/14 22:12, 15F

09/15 14:47, , 16F
推這篇 台灣人對中藥入菜覺得很普遍 也習慣中藥味
09/15 14:47, 16F

09/15 14:50, , 17F
身邊多數本地朋友對中藥味可沒有這麼喜好(甚至排斥)
09/15 14:50, 17F

09/15 16:43, , 18F
我的認知不是排斥而已,是忌諱了
09/15 16:43, 18F

09/16 08:02, , 19F
自以為是的想法可以去美國試
09/16 08:02, 19F

09/16 20:39, , 20F
深圳有一家叫沸點,賣台式臭臭鍋,我吃是覺得還滿道地,生
09/16 20:39, 20F

09/16 20:39, , 21F
意也還不錯,看很多大陸人光臨
09/16 20:39, 21F

09/17 02:13, , 22F
今天吃午飯剛好看到一個同事因為雞湯有人蔘味就不喝
09/17 02:13, 22F
文章代碼(AID): #1PkEmiLn (WorkinChina)
文章代碼(AID): #1PkEmiLn (Work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