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陸方支薪在台報稅

看板WorkinChina作者 (這個世界是怎麼了)時間7年前 (2017/02/27 23:12),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DrTech (竹科管理處網軍研發人員)》之銘言: : : 4據說薪資是從大陸公司撥款入帳,這樣等於我在大陸無所得,不需報稅? : 任何國家,從來就沒有個人所得不需要報稅的事情。 ^^^^^^^^^^^^^^^^^^^^^^^^^^^^^^^^ 糾正一下,很多國家是沒有個人所得稅的!! 隨便舉例,美國就有大概十個州沒有個人所得稅 外加很多類似香港與新加坡這種屬地主義的國家 只要離開國土後,只要是境外所得一律不用報稅 舉例,例如一個新加坡人,他住在新加坡,但是在香港做貿易生意 香港因為是自由港稅法,進出口貿易也沒有關稅,也沒有貨物稅 這個人大概一輩子都不用繳任何稅.... 這就是屬地主義 只要是 offshore 的境外收入,不在他們國土發生,就不用繳稅 只是我們中華民國是屬人主義 所以稅務問題跟著人跑 先解釋一下境外稅收 (憲法規定 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都屬境內) (目前憲法明定,中國大陸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 境外要超過台幣670萬才會開始被扣稅... (一) 那台灣地區人民到大陸地區工作,稅務問題怎麼看呢 正常的大公司一般情況是,台灣有一份勞動合同,大陸分公司有一份勞動合同 我們叫他雙重契約,台灣有一份薪水,大陸有一份薪水 就看你希望那邊比例高一點 (各有優缺點) 大陸薪水高,被資遣的時候,大陸被資遣的部份可以按照大陸的勞動法規,領到N+1 台灣薪水高,被扣的稅少(但是也不一定,稅法計算很複雜) 多複雜來看一下我節錄下面網站的作法 https://www.moneydj.com/tax/content.djhtm?a=03-08 大陸地區所得申報步驟: STEP1:計算綜合所得額應納稅額(臺灣地區+大陸地區) STEP2:計算臺灣地區綜合所得額應納稅額 STEP3:計算因加計大陸地區來源所得而增加之結算應納稅額 ※STEP4:計算大陸地區已繳稅額可扣抵金額 第四步最重要,因為大陸地區稅很重,被扣過的稅可以扣抵台灣地區稅 STEP5:計算綜合所得應繳納/退還稅額 可以按照上面的網站自己大概計算一下 (二) 如果是很多小公司員工跑到大陸來上班,結果沒有台灣的勞動契約 那你就是俗稱的 local hire ,那就完全按照大陸的勞動合同來 簽訂大陸的勞動合同,領工作證(這個很重要),被資遣賠你 N+1 大陸扣稅後,金額基本上一定超過台灣地區的稅法,因為大陸稅重 五月報稅也沒用,也沒那麼嚴重說是逃稅...因為根本無多餘的稅可繳.... 因為繳給阿共的稅,肯定超過台灣所得稅需繳金額 而且多的台灣地區政府不會退給你 (三) 如果是反過來,只有台灣發薪水,大陸沒發薪水 你可能會被定義是"長期出差",台灣地區還沒什麼問題,按照台灣地區法律走 大陸地區基本上要看大陸怎麼定義長期出差的人員稅務問題 目前看來,大陸的法規還算寬鬆,就是五年內只要有超過連續30天離境大陸 你就沒有大陸地區繳稅的問題,但是你也沒有享有大陸地區的勞動合同保障 一旦產生勞動糾紛,要回台灣打官司取證就比較困難 因為你只是一直出差在中國的台灣員工 : 如果簽勞動契約你屬於中國公司: : 報中國的所得稅 + 報台灣的所得稅(大陸地區) : 如果你簽約勞動契約,屬於台灣的公司: : 只報台灣的個所稅。 : 如果雙方沒有勞動契約,法律上你不屬於任何公司的員工,直接透過任何方式匯款。 : 也就是在中國或台灣,你都是失業人口。沒有"法定"的薪資收入。 : 所以每年五月報個人所的稅,不需要報薪資收入。 : 這個要去查一下這種 "非薪資" 收入,在台灣要不要報稅? (我不清楚) : 需要注意的是: 雙方沒合法勞動關係,對方是可以隨意的不給你薪資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98.2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rkinChina/M.1488208356.A.0A5.html

02/28 00:16, , 1F
02/28 00:16, 1F

02/28 00:22, , 2F
推!
02/28 00:22, 2F

02/28 06:49, , 3F
推!所以local hire不用坐月子5年離開30天?
02/28 06:49, 3F

02/28 09:07, , 4F
感謝補充
02/28 09:07, 4F

02/28 12:34, , 5F
local hire還是有五年這條
02/28 12:34, 5F

03/01 09:27, , 6F
三樓這是怎麼得到的結論阿。。。
03/01 09:27, 6F

03/07 13:32, , 7F
實用資訊
03/07 13:32, 7F
文章代碼(AID): #1Oj47a2b (WorkinChina)
文章代碼(AID): #1Oj47a2b (Workin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