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會想報復父母而毀掉自己的人生嗎

看板WomenTalk作者 (如此而已)時間5年前 (2018/10/05 19:31),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嗨,開始之前,先看一篇文章,好嗎?不想花時間的朋友,底下也有稍微節錄重點。 「習慣被大人擺佈的孩子,要怎樣為自己的人生做主?」 http://www.cup.com.hk/2018/02/15/how-comes-the-self-driven-child/ 年輕人對人生欠缺控制感,並非偶然,而且原來也不新鮮。心理學家 Jean Twenge 曾進 行跨時代研究,比較 2002 年與 1960 年代早期大學生的控制觀(locus of control), 結果發現前者感受到的外來控制對人生的影響力,比之後者平均劇增 80%。端看自此以來 的 10 多年文化巨變,相信兒童以至青年的控制感也只能有跌無升。怎麼說?例如這些年 才興起卻愈發叫人欲罷不能的網絡和手機之類,麻痺年輕用家的控制感;又舉例,今天大 部分可以讓兒童發揮自決權的遊戲時間多被補課補習興趣班瓜分,遠少於從前,也是削弱 兒童控制感的成因之一。研究員 Peter Gray 指,從前有一整個星期天玩耍作樂的兒童, 可以自決玩甚麼遊戲、要怎樣玩、和誰玩,比今天習慣「被安排」活動的兒童擁有更多的 自主權,慢慢從而形成自我推動力。讓他們日後能有熱情有方向地創建成就、走出自己的 路的關鍵,正正是這種童年時容易被大人忽略的自主權。 這種成長過程往往會造成個性缺憾。「自我決定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指 出,人類與生俱來有三個基本需求需要滿足,一是能力感(competence),二是歸屬(re latedness,又稱關聯需要),三是自主性(autonomy)。沒有它們,我們不是難以自主 生出做事動機,就是只能在恐懼或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得到動力,無論如何都可見一種「過 的生活不屬於自己」的疏離感,活得如此被動的一個人,根本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某程 度上,今天年輕人缺乏獨立的欲望,不拍拖不開車,對成長態度消極,安坐家中碌電話, 習慣有人為他們的生活做主,都是內在動機制度在兒時得不到發展空間之故。 - - 這不怪你。 不斷地嘗試想要的掌握自己人生,卻始終沒拿到掌握權,而產生習得無助(learned help lessness),從而導致現在的狀態,你必須理解到原理。 也不怪底下開嗆「可悲」的鄉民,他們可能以前遇過並克服了這種習得無助,早已忘了當 初是什麼感覺,開始擺出大人姿態說「你就是不努力才會這樣」,就像是瘋狂批評「年輕 人就是不努力才領低薪,想當年我…blabla」的大人們一樣。也可能,他們表述的方式是 求好心切,想靠責備你讓你奮發向上。也很可能他們甚至沒遇過這種狀況。 當然,後續還是建議尋求專業「諮商」,注意是「諮商」,不是「心理醫師」。憂鬱症需 要開藥才需要看心理醫師,心理醫師的諮商能力不強,請看「諮商師」。 人永遠都有選擇的!選擇變好的會更壞,選擇妥協或反抗。祝你順利。 ※ 引述《bigrange (bigrange)》之銘言: : 因為父母的原因,讓我有一段4年多的時間過著極度畸形的生活 : 整個人性情大變,簡單來說就是病了,對父母的恨實在難以消除 : 到底為什麼每一件事都要順他們的意思,我認真跟他們要求的事,沒有一件會鳥我 : 既然不順我的意,我就沒必要順他們的意,故意書讀得不好,不交男女朋友,不結婚 : 讓他們也覺得難堪,雖然這樣自己也是重傷,但是心裡的恨實在難消 : 有人也是這樣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6.59.1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538739106.A.E25.html

10/05 19:34, 5年前 , 1F
推一下
10/05 19:34, 1F

10/05 20:11, 5年前 , 2F
10/05 20:11, 2F

10/05 20:31, 5年前 , 3F
推你
10/05 20:31, 3F

10/05 22:30, 5年前 , 4F
推你
10/05 22:30, 4F

10/06 02:04, 5年前 , 5F
10/06 02:04, 5F
文章代碼(AID): #1RjqkYub (Wo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RjqkYub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