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女權與性別平等消失

看板WomenTalk作者時間9年前 (2015/05/28 22:42), 9年前編輯推噓10(10041)
留言51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 引述《cotafemale (夕顏。朝露)》之銘言: 最近對女權有些研究,手癢回覆,希望大家能多接觸並歡迎討論~ : 老闆沒進門,來閒聊一下「女權」這件事情。 : 我認為性別平等跟女權提升是兩回事。 分享我很喜歡的某社會學教授的一段內容: “男人支配女人,不是因為優越的體能或智能,而是因為控制生育的技術發展前,女人受 制於生理因素。女人持續的受孕及長期地照顧幼兒使得她們依賴男性提供生活所需物質。 一但父權地位建立,它就變得制度化,並且與繁衍後代以外的其他制度修結合。父權制微 妙地嵌入連結物質條件、強有力的社會控制與意識型態的網絡中” 女權長期地低落, 其實有很大的原因是上天賦予我們的生理條件 : 這世界上絕對不會有對男人而言是可愛的女權擁護者, : 當你支持賦予或者是讓女性自己爭取權益的時候, : 女性就不再是男人們所認識的女性。 : 那些穿著可愛打扮得體的女人都會消失。 : 取而代之的,是像我這樣一點都不可愛, : 拉著男人大大小小的男性中心觀點窮追猛打的女人。 : 這對原本手握權力大於女性的男性而言,肯定不是件好事, : 而且還會被說: : 「你怎麼不能像某些『擁護家庭觀念的女性主義者』那樣溫和一點呢?」 : 我是喜歡穿著可愛及裙子的人,但這不代表我失去女權思想或是貶低自我地位 因為我喜歡所以我這樣打扮 也有很多中性裝扮,但內心脆弱、抱著傳統思想的女人 請注意! 外在無法體現思想, 須藉由長期溝通及了解他人的生活方式 原PO這點似乎有點錯誤類比, 或是想說那些可愛的女生為非女權者? 是否因為你的外在形象搭配強硬的說話方式,被他人提醒應該要 “態度溫和”而非 “沒 有擁護家庭觀念”? : 因此,以父權社會為成長環境的個體,不分男女, : 本身對擁護女權這個議題產生反感或疑義才是正常的。 : 如果你覺得女權的觀念理所當然, : 這社會就已經被改變到不再是以男權為基礎的社會結構了。 : 屆時,擁護女權會失去其正當性, : 擁護女權會成為一個過時而且毫無意義的口號, : 就像現在的夏天滿街都是短褲短裙,你一點都不會覺得有什麼好奇怪的。 : 不過,在爭取性別平等這件事情上,我確實認為男性做得不夠多。 如第一段所說,父權建立的制度與意識已普及整個社會 (或說是整個世界), 要去翻轉意 識、觀念及習慣,其難度不是短短的呼口號或是法律規範可達到。 但我認為,與其說是 男性做得不夠多,私心認為是女性做得不夠多。 相信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被父母灌輸: 長大要嫁(娶)個會賺錢(賢慧)的老公(婆)、 以後結婚在家帶小孩(努力賺錢)、 女生要煮飯做家事…等。 因他們也是這樣被教育,無法辨別觀念的問題點。尤其是母親, 大多擔任家中最主要的影響者 我要說的是~請理解, 男性他們有不同於女性社會壓力, 女權低落原因包含工業社會的特 性、歷史的變遷等, 其複雜度不能簡化為性別問題 一個成人,要有能力建立自我的價值觀,學會尊重他人思想,並分辨其他想法的差異性。 : 男性在過去兩百年來的改變確實不如女性多。 : 1920年,英國女性才有第一次投票權, : 1926年,英國通過法律,使女性無須監護人便可以成為財產的合法持有者。 : 這是地球上現存已知的,女性在法律和政治上最早正式且普遍獲得權益的紀錄。 : 但身為男性, : 200年前可以投票,現在依然可以投票; : 200年前擁有私產,現在依然擁有私產。 : 女性在這200年來,必須從被監護的角色去學習「自由」這件事情, : 承擔相對應的責任,同時反思「女性」這個角色的新意義。 : 這200年來,世界改變得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大, : 然而男性角色被賦予的社會責任和意義始終沒有太大的改變。 以上不多做解釋, 要扯到國外女權運動跟男性的社會責任可能要再寫個3天吧 XD 相關的學派眾多, 有興趣的人可來信我再推薦相關書籍~ : (當然,這是對照組,對照於女性角色的改變) : 在這個版上,或說是在PTT上吧, : 很多來討戰的男性始終迴避女性在家庭中的身分轉變這個問題。 : 除了生理上的差異之外,在法律上, : 女性與男性的社會地位完全相等, : 但比較常見的現象是: : 男性仍然期待女性負擔比較多的家務分工, : 並且認為養育子女(勞務)的責任多在婆婆與媳婦的角色身上。 : 男性認為母職無法被取代, : 但同時男性又無法說服女性母職與工作有相等的社會地位。 : 那麼,女人在還有其他職業生涯選項時, : 為何要成為男人的老婆,家中的免費女傭,如惡魔般子女的媽? :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推崇(或說關注)陶子的老公李李仁, : 並且讚譽他是現代好男人? 可能會有人想, 那現在的我們可以做什麼去改變? 除了持續性善用溝通影響周遭的朋友 我們可以開始教育下一代,不以性別之偏見教育(ex: 男孩玩車, 女孩玩洋娃娃) 讓他們理解男女平等, 男女權力不一致是件很奇怪的事 從自我開始慢慢影響整個社會 或許到我們子孫輩, 再也沒有女權運動了 : 李李仁其實很簡單地,只做了一件事情: : 他真的是把陶子當成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在看待, : 不是他的妻子不是他女兒的母親,而是陶晶瑩本人。 : 他們的家庭不是一對夫妻組成的家庭, : 而是陶晶瑩與李李仁共同組成的家庭。 : 我覺得這樣很美好,但很可惜的,像這樣的家庭仍然不是台灣社會的常態。 : 因為太少了,所以我們才會很容易就關注到這樣的存在。 : 如果今天這樣的家庭是常態,我們又怎麼會特別提出來說? 無法作為理論之實際樣本暫不討論~ 我們看到的只是媒體的報導, 真實生活冷暖自知 : 所以。(攤手) : 我一直覺得,生育率下降跟離婚率高,問題真的不在女人身上。 : 影響台灣生育率和離婚率的關鍵要素並不是女性要不要嫁, : 而是男性有沒有共組家庭的誠意。 : 另外,每次每次都拿著生育率跟離婚率的大帽子扣在女人身上, : 啊沒有男人女人是可以產生什麼生育率跟離婚率啦!(摔筆) : 最後的最後,一點點抱怨性質的題外話: : 男人抱怨女人挑三揀四,一堆綠茶婊的同時, : 都不覺得自己要求賢妻良母的嘴臉跟他們口中的綠茶婊相去不遠嗎? : 被罵了,或者是被大眾群起攻之, : 就笑著一臉無賴的說:男人嘛,不就是嘴砲而已? : 我想,結婚也許不能讓經濟變得比婚前更好, : 但如果結婚後,連最後一點身為人的尊重都沒有的話, : 個人以為真的沒有結婚的必要。 同意生育率及離婚率的問題點不在女人身上而是缺乏互相的共識 傳統父輩的萬般忍耐溫柔女性, 其實是對無經濟能力的人進行霸凌時的包裝 不可取, 但那是歷史 亦不可以偏概全一干子打翻男性同胞 亦不可打著女權之旗幟,行仇男之行 請確認自我價值,避免因反而反,失去自我思想的公正性 尊重為待人之本, 此議題: 性別 如為引子,其可通用於職業、學歷、財富上 想要別人做些什麼, 請先自己做些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13.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432824143.A.2EA.html ※ 編輯: yokaca (111.250.113.240), 05/28/2015 22:49:21

05/28 22:48, , 1F
其實原PO的用語或許自己沒有發覺,但是字裡行間透露
05/28 22:48, 1F

05/28 22:48, , 2F
的訊息,都是想把錯全部推到男性身上。
05/28 22:48, 2F

05/28 22:53, , 3F
女權很值得大家探討, 但不理性的言論或用詞反而會被誤解
05/28 22:53, 3F

05/28 22:54, , 4F
為仇男活動或其他刻板印象
05/28 22:54, 4F

05/28 22:55, , 5F
尤其是"男性做的不夠多"以及" 影響台灣生育率和離婚率
05/28 22:55, 5F

05/28 22:55, , 6F
的關鍵要素並不是女性要不要嫁,而是男性有沒有共組家
05/28 22:55, 6F

05/28 22:55, , 7F
庭的誠意"二句,這兩句話明顯想把錯直接推到男性身上
05/28 22:55, 7F

05/28 22:55, , 8F
,而不是想要共同面對。
05/28 22:55, 8F

05/28 22:55, , 9F
提昇女權其實簡單講可以看成一種社會議題 這就像大眾對太
05/28 22:55, 9F

05/28 22:56, , 10F
陽花運動的諸多誤解與評價 就是要低聲下氣有禮貌拜託人
05/28 22:56, 10F

05/28 22:56, , 11F
才行啦!
05/28 22:56, 11F

05/28 22:57, , 12F
批評原PO的那些人 在平時面對對女性不友善的言論時 是否也
05/28 22:57, 12F

05/28 23:00, , 13F
一樣努力跳出來辯護?以高標準檢討少數 對不公義的多數視
05/28 23:00, 13F

05/28 23:00, , 14F
而不見 這不就是雙重標準嗎?
05/28 23:00, 14F

05/28 23:02, , 15F
以上說法我認為可以套用到許多其他社會議題上
05/28 23:02, 15F

05/28 23:03, , 16F
"____很值得大家探討, 但不理性的言論或用詞反而會被誤解"
05/28 23:03, 16F

05/28 23:03, , 17F
而不只是針對女權運動
05/28 23:03, 17F

05/28 23:07, , 18F
同意Z大的觀點,多數人會喊口號,卻少了進一步的思考
05/28 23:07, 18F

05/28 23:08, , 19F
上次有人說女性在婚約屬弱勢我也是直接一句性別歧視
05/28 23:08, 19F

05/28 23:08, , 20F
05/28 23:08, 20F

05/28 23:09, , 21F
同意z大
05/28 23:09, 21F

05/28 23:09, , 22F
我個人是只要看到性別不平等言論,就一定會留個性別歧
05/28 23:09, 22F

05/28 23:09, , 23F
視囉
05/28 23:09, 23F

05/28 23:11, , 24F
推薦你看一下呂玉瑕,他做非常多婚家關係與女性地位移
05/28 23:11, 24F

05/28 23:12, , 25F
轉的研究。相較於女性對於分工影響主要來自教育程度,
05/28 23:12, 25F

05/28 23:14, , 26F
男性則是來自實際相處,然而基於姓氏、子嗣和傳統"成
05/28 23:14, 26F

05/28 23:15, , 27F
家"的觀念,男性更"需要"結婚,而女性擁有工作權後又
05/28 23:15, 27F

05/28 23:15, , 28F
沒有這些要求(子嗣繼承基本上不甘女人的事),自然更
05/28 23:15, 28F

05/28 23:17, , 29F
容易脫離一定要結婚的框架,並竟除了需要依附他者的女
05/28 23:17, 29F

05/28 23:18, , 30F
性之外,結婚沒有那麼多好處。然而,越受成家壓力的男
05/28 23:18, 30F

05/28 23:19, , 31F
性往往是越經濟弱勢(得看家族臉色)的,這樣的族群偏
05/28 23:19, 31F

05/28 23:20, , 32F
偏對於需要靠婚姻依附、階級流動的女性越沒有吸引力,
05/28 23:20, 32F

05/28 23:21, , 33F
而隨著台灣這些年經濟發展越差,這樣的困境自然越嚴重
05/28 23:21, 33F

05/28 23:22, , 34F
隨之而來的是男性大量往更經濟弱勢的地區找外籍配偶
05/28 23:22, 34F

05/28 23:23, , 35F
以滿足需求。雖然我認為婚姻本質只是國家控制生產單位
05/28 23:23, 35F

05/28 23:25, , 36F
方便的制度結婚率低離婚率高沒什麼不好,但這樣的"實
05/28 23:25, 36F

05/28 23:26, , 37F
際相處只是繼續複製性別分工,恐怕很難有正向的結果
05/28 23:26, 37F

05/28 23:27, , 38F
所以問題應該是:為什麼我們的教育與社會無法直接讓男
05/28 23:27, 38F

05/28 23:28, , 39F
性對性別分工產生不同想像?為什麼國家到現在還把婚姻
05/28 23:28, 39F

05/28 23:28, , 40F
當作成家的唯一方法與唯一被鼓勵的呢?
05/28 23:28, 40F

05/28 23:51, , 41F
怒推第二段,看到那篇都快氣死
05/28 23:51, 41F

05/28 23:53, , 42F
推C板友
05/28 23:53, 42F

05/29 00:02, , 43F
推Z大和C大
05/29 00:02, 43F

05/29 00:33, , 44F
謝謝C大的分享 很棒
05/29 00:33, 44F

05/29 01:09, , 45F
事實就是原po言論充滿仇男 不用牽拖到別的Case
05/29 01:09, 45F

05/29 01:10, , 46F
照你的理論 z板友看到這篇仇男文覺得沒甚麼
05/29 01:10, 46F

05/29 01:10, , 47F
我相信你看到其他仇女文應該也是覺得沒甚麼才對
05/29 01:10, 47F

05/29 09:35, , 48F
對C大所提,我覺得重男輕女家庭因難以找到另一半而被市
05/29 09:35, 48F

05/29 09:36, , 49F
場機制淘汰也是一種減少下一代不平權的方式
05/29 09:36, 49F

05/29 09:37, , 50F
事實上是自己選擇的(即使媳婦比自己兒子更有賺錢能力,
05/29 09:37, 50F

05/29 09:38, , 51F
卻希望媳婦放棄工作在家做低產值勞務,貧窮迴圈
05/29 09:38, 51F
文章代碼(AID): #1LPobFBg (WomenTal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LPobFBg (Women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