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粵語維基

看板Wikipedia作者 (無想流流星拳)時間17年前 (2006/10/14 16: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9/36 (看更多)
※ 引述《MilchFlasche (sarang kua phieonghua)》之銘言: :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 也不只是古雅的粵語文學而已。 : 「呢度」、「邊嗰」或是「我行先」這些語法和詞彙, : 也同樣是粵語的靈魂和活力所在。 : 我雖然只是個不會說粵語的台灣人,但我卻很欣賞這些粵語的雅與俗、現代性與傳統性。 因為在實際的情況, 如大家所見, 粵語維基是否在保存粵文化, 發 揚粵文化, 我想, 大家觀察所得的, 就是那只是把粵語視為「在某 些連節位上跟國語有不同的方言」. 我想, 去到這點, 已經點出了問題所在, 不必再重複. 既然你是同 意的, 我覺得大體上我們這點的討論應該算是完整. 但實話一句, 比起這點, 我也想說說我在維基, 特別是華語維基的 一個現象. 對我而言, 維基應該是自由, 開放的百科全書, 那是用以保存多種 不同的文化和觀點的. 但觀乎華語維基出現的爭論, 則, 老實說, 比起想要建立一個自由, 開放的百科全書, 各自容納在各自的地方 , 讓文化共存共融的地方. 更實在的, 我看到在想法上, 似乎偏向將維基視為「建立該語文在 網上的第一標準」的地方的想法, 非常的流行. 爭取在維基上寫上 條文, 灌輸自己對某事物的觀點, 以及自己所喜歡的譯名, 而那種 語文的維基只有一個, 對於「不合乎事實」的條目就予以刪除. 維基本身具有中立評價的原則, 但關於客觀, 中立, 這件事反而就 很主觀, 在維基當中經常出現中國大陸和臺灣的條目編輯者的衝突 , 特別是關於政治地理歷史方面, 就是出在這情況. 所謂「中立」的定義, 也是欠缺一個客觀標準, 甚至各花入各眼, 有很多永遠爭論不完的話題, 例如「臺灣是否中國的一部份」, 只 要一說這話題, 就等於燃點火藥庫. 同樣, 對於「認受性」, 「事實」, 這種概念也是很含糊. 這底下的並不是一兩個人的偏見, 相對而言, 是各自背後都有上百 萬, 甚至上千萬, 上億的人, 都支持同樣的意見. 而他們真的是完 全互斥, 各不相容的. 那種強烈的, 想將「事實」統一的想法, 是很容易感受得到的, 而 在華語維基就更為強烈. 表面上像是追求真理, 底裡是價值觀和文 化的戰爭. 我想我應該不是第一個有此感受的人. 我想應該很多人都有類似的 想法. 額外一件事. 無論如何, 以討論的立場, 應該要尊重別人的想法, 我不能接受說 , 別人覺得怎樣, 就要感到悲哀. 我盡可用回同樣的說法, 比方說 , 你覺得怎樣, 我也感到悲哀. 但那是欠缺意義的, 而且我認為這 不是尊重他人的想法和理念, 那種抱有挑戰性和壓迫態度的做法, 即使不承認, 也是很顯然的. 我要回應, 就是要指出自己的理念有多不悲哀法, 這老實說, 對於 不同理念的人說話是否應該更要注重禮貌? 以避免因為文化不同的 衝突? 我相信如果對別人的理念, 隨便就說我為你有這種理念感到 悲哀, 而這種「感到悲哀」並非自己情緒上真的感到悲傷的話, 那 不是一種討論應有的態度. 那是在說, 我的想法是正確的, 你的想 法是悲哀的, 那具有矮化的特質. 此外, 這亦不是加一個「XD」可以化解的. 我希望若討論繼續的話, 這種說法應該避免. 接連多篇文章, 我都 感到具有敵意 ---- 我希望之後的文章, 能令我不感到任何敵意, 感到舒適, 這樣我們才能夠深入認真的去討論. 否則, 若我執意想 要唇齒反稽, 只會令討論變得欠缺營養. 而這會是自由包容的態度的基本, 這點要求我希望你達成. -- 網絡, 對於很多人而言, 可能僅是娛樂, 至少香港人普遍有這想法. 但是, 我卻認為, 只要人類文明在未來不衰落和滅亡, 那麼, 我們的 文明將不會脫離網絡. 我們將會是這百年, 甚至千年歷史裡的先民. BBS, 作為一種古老而深厚的網絡文化, 會在歷史上有著怎樣的位置? -- ※ 編輯: chenglap 來自: 218.252.90.45 (10/14 16:38)
文章代碼(AID): #15C9eou4 (Wikipedi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C9eou4 (Wikip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