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信長可能的"入唐"時間點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折翼的企鵝)時間8年前 (2015/12/23 15:40), 編輯推噓6(605)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3 (看更多)
我稍微算一下好了。 史實中侵朝初期的時程可參考chuckni大的小整理: #1KbJtHqI (Warfare) 1592年六月初明朝下令援朝,六月中旬明軍前鋒開始進入朝鮮境內, 惟於七月中進攻平壤被日軍擊敗(明軍僅三千人)。 九月,明軍克復寧夏鎮,寧夏之役結束, 十二月中旬明軍終於投入大規模兵團進入朝鮮, 隔年一月李如松把小西行長碾出平壤。 接下來再看1585年前後,如果沒有寧夏之役的話動員速度如何, 萬曆十六年(1588年)李成梁、顧養謙進軍女真葉赫部,二月中旬上頭決議出兵, 三月初遼東部隊自開原出擊,兵力不及兩萬但有大量重裝備。 我們再看看1618年的情況(薩爾滸之戰前夕),當時遼東鎮野戰軍覆沒, 關內在第一時間調援的兵力是六千五百人(來自薊、津、保), 這數字提早三十年應該沒什麼差別。 所以,如果是在1585年,萬曆政府一樣下令出兵, 則半個月內進入朝鮮的必將不只三千,或恐高達兩萬以上, 不過我重新思考後認為大概還是趕不上第一時間在漢江擋住日軍, 因為史實中朝鮮方面在1592/5的時候還腦殘的拒絕明軍邊防部隊的援助。 此外,推文討論時多關注補給,不過日軍戰略的趨勢也包含戰力的考量, 日軍的野戰能力不如明軍,並且也不擅長防守大陸性的城市, 前中期還能憑藉兵力優勢進行重點進攻,後期兵力優勢不再, 不得不以沿海的倭城和陣地為據點進行戰略防禦, 這點就算是織田信長親自指揮也很難有所改變,想推到漢江是想太多了。 一點淺見。 -- 民主本質上只是一種手段,一種保障國內安定和個人自由的實用手段。它本身絕不是一貫 正確和可靠無疑的。我們絕不能忘記,在一個專制統治下往往比在某些民主制度下有更多 的文化和精神的自由——至少可能想見,在一個非常整齊劃一的政府和一個教條主義的多 數民主的政府統治下,民主制度也許和最壞的獨裁制度同樣暴虐。 ~ 《通往奴役之路》,F.A.Haye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25.10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ringState/M.1450856402.A.455.html

12/23 15:58, , 1F
推這篇。
12/23 15:58, 1F

12/23 16:32, , 2F
這應該是架空歷史部分了,要討論信長征韓入唐
12/23 16:32, 2F

12/23 16:33, , 3F
不如討論信長建立海上殖民地的可能性搞不好還高一點
12/23 16:33, 3F

12/23 16:34, , 4F
依信長的搞法,無家可歸的浪人會多很多,與其去打韓跟唐
12/23 16:34, 4F

12/23 16:35, , 5F
不如發展海上貿易與殖民比較可行,信長跟秀吉不同
12/23 16:35, 5F

12/23 16:36, , 6F
真的一統日本,不需要靠戰功樹立權威
12/23 16:36, 6F

12/23 19:24, , 7F
可惜信長没有留下明確的統一日本後的施政目標
12/23 19:24, 7F

12/23 19:25, , 8F
他不會像希宅那樣出一本:我的奮鬥
12/23 19:25, 8F

12/25 22:58, , 9F
我論明智光秀被未來人操控的可能性
12/25 22:58, 9F

12/26 21:18, , 10F
希宅不是想建造日耳曼尼亞?
12/26 21:18, 10F

12/27 12:07, , 11F
12/27 12:07, 11F
文章代碼(AID): #1MUa_IHL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MUa_IHL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