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從三職推任看本能寺之變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真田左衛門佐月翔)時間17年前 (2007/01/04 15:0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14 (看更多)
關於三職推任事件,很高興有許多版友表達自己的意見。 不管是信長的個性分析、或者是信長對於外交政治、甚至於是公武兩家的壓制。 連許久沒有在版上發文的 pleiade樣也來信表達她的意見。 徵求 p樣的允許之後,特轉述其意見來跟各位版友分享討論。 雖然資料剛被發掘出來的時候,也有人懷疑這份是否是假資料。 經過現在的科學技術、以及多方學者的驗證之後, 現在台面上的歷史學者,幾乎大部分都不會去質疑真偽問題。 在三職推任的部分,不管是文法上面的解析(請參考藍大之前的文章) 或者是當時官職任命的情況下,天皇都不太有可能主動提出三職推任的要求。 因此 P樣主張的是「信長主動要求」的說法。 至於官職任命的矛盾方面,謹將 P樣的意見摘要轉述如下。 A)關白: 由於「關白非藤原五攝家不足當之」,強勢如秀吉也得先成為近衛前久猶子。 跟信長不合的正親町天皇沒有理由為信長破例。 B)太政大臣: 根據「公卿補任」記載,天正十年二月二日前關白近衛前久「補任太政大臣」 近衛前久連屁股都還沒有坐熱,正親町天皇也沒必要拿石頭砸自己的腳。 C)征夷大將軍: 雖然足利義昭已經被信長放逐,但是義昭仍然還是具有將軍的地位。 除非朝廷正式將其解任、或者是義昭因為自然或不自然方式死亡。 不然這個位置沒有辦法光明正大的讓給信長。 另外 p樣也提到,足利家代代將軍都是「參議」 雖然信長曾經任右大臣,但是此時是無官狀態。 如果真的要讓信長任征夷大將軍,最起碼要先補任參議以上的官位。 由於三職推任算是新興史料,台面上的討論也是方興未艾。 以信長主動提出為前提,P 樣提出三種比較主流的解釋 1)信長有意為難正親町天皇 以上述的條件來看,一來信長的血緣關係不足以任關白。 如果是太政大臣或征夷大將軍,現在又面臨有人卡位的窘境。 雖然並非是完全無法克服的阻礙,但是對於天皇來說也是非常棘手的難題。 比對天正九年~十年間,信長對朝廷的多次為難行為。 此說法認為信長故意提出難題,主要目的是要逼正親町天皇下台。 2)信長開始背棄「天下布武」,企圖與現實情況妥協 此種說法類似於德川家康的作法,企圖先當個兩三年將軍再交棒給接班人。 但是 P樣另外也提到,太政大臣非世襲職位。 如果信長有這個打算的話,應該是以關白或是征夷大將軍為目標。 3)信長企圖威逼朝廷廢掉義昭的將軍之位 天正九年,足利義昭曾大發御內書,企圖號召織田包圍網。 因此此種說法認為信長意圖剝奪反信長勢力的大義名分。 「既然信長的血緣關係不能任關白、太政大臣又是由近衛前久擔任。 唯一的辦法只有廢掉義昭的將軍頭銜」 關於信長為什麼要提出這個要求? P樣的看法認為各種說法都有道理。 以上三種說法,每個都說的通、但是每個有都還有漏洞。 三職推任在當時也是相當機密的文件,其相關連的資料仍嫌不足。 由於時間點跟本能寺之變極為相近,從任何角度來看都難免讓人覺得會有關連。 但是這個關連性到底有多大? 以目前的史料來看,其實很難去拼湊出完整的面貌。 唯有靜待其他資料的問世,才能更進一步的去檢驗兩者的關連性。 -- 真田大助幸昌: 「將たる者の腹切りでは佩楯は取らぬ,我は真田左衛門佐のせがれな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6.96.141 ※ 編輯: moonfly 來自: 122.126.96.141 (01/04 15:58)
文章代碼(AID): #15dAWqKe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5dAWqKe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