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本月議題》越後之龍~上杉謙信

看板WarringState作者 (想念妳已不只三天三夜)時間22年前 (2002/02/01 13:3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56 (看更多)
※ 引述《BlueGarfield (日本戰國小板僕)》之銘言: : 在這兩年多以來的每月議題中,我們討論了信長、信玄各五、六遍, : 謙信卻連一次都沒有。謙信昨晚托夢給我,說如果再不以他為主題, : 就要以毘沙門天之名取下我們首級。所以本月議題是《上杉謙信》。 : 這位讓織田信長、武田信玄、北條氏康..等為之頭痛的名將, : 究竟有何獨到之處?謙信的魅力何在?歡迎板友一同來討論:) 就讓小弟來拋磚引玉一下吧。 坦白說,以前我蠻討厭謙信的,因為我是典型的信玄迷..:) 因為欽慕信玄理性計算的實踐性人格,對謙信隨性的個性比較不能認同。 但是隨著年紀漸長,我開始懂得欣賞不同人的優點,這才開始喜歡謙信。 現在謙信可說是我第二喜歡的大將(第一當然還是信玄囉)。 其實謙信曾有兩次掌握天下的機會,一次是代上杉憲政征伐關東、一次是出征加賀。 但是謙信都沒能把握住,雖然他在戰場上沒有失敗,但就政略來說,他沒有贏。 這當然有時代的限制,畢竟他帶的是兵農合一的軍隊,不可能持久作戰。 也因為如此,他不能圍困小田原城、更不能在北陸與信長久持。 但謙信沒有以長程的眼光規劃他的戰爭、外交和政略,卻是事實。 這注定謙信只能被後世稱為「戰神」卻不是「將軍」。 這是我對他大戰略的看法。 至於信濃攻防戰,這屬於中階戰略,我覺得謙信沒有處理得很好。 因為戰爭是政治的延伸,戰爭是為政治目的服務,亦即大戰略的一環。 信濃攻防戰,就阻斷信玄對越後的掌握而言,有積極的作用(我也會這樣做)。 但是長期和信玄為這一小塊土地互相消耗,使自己對關東乃至近畿的注意力分散。 導致關東被北條家所奪、近畿被信長掌握,此為失策。 戰術部分,謙信足以被稱為「戰神」而不覺誇張。 川中島會戰的應變如神、關東征伐在瞬間壓制北條家、加賀大敗柴田軍,皆為例證。 我發現謙信喜歡野戰勝過攻城,喜拙速、偏好以奇致勝,一擊不中、拂袖而去。 這種英雄主義、浪漫風格的戰法,替他留下無上勇名,卻無法有效擴大領土。 謙信對征伐所得的土地無法有效確保,皆因政略面跟不上他侵攻的速度。 政治部分,謙信的表現並不特出,他驚人的財富主要來自佐渡金山。 兵糧的來源,來自越後豐富的產米,也因此給謙信強大的募兵能力。 而越後背海面山、易守難攻、形勢險要,讓謙信可以坐觀天下烽火。 我認為謙信擁有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讓他可以屢次進行無法有效擴張領土的征伐。 否則我覺得他的下場不會比勝賴好太多。 外交方面,謙信除與信長、北條曾締結短暫平等盟約之外,幾乎力行不結盟政策。 謙信喜用軍事解決問題,手段直接,不採間接路線(李德哈特語)。 對外交的佈局也較短視、且多採被動,信玄坐大時連北條、織田,信玄死後則背之。 他空有關東管領頭銜,但對關東局勢無法有效布置,讓北條迅速坐大。 所以謙信也不擅長外交。 但是謙信之所以迷人,是因為他浪漫肆恣的作風、惜情重義的俠骨。 他如火焰般燦爛輝煌的人格特質,在污濁不堪的戰國亂世,顯得分外逼人。 扶持弱小、賣鹽與敵、不攻孺子、獨尊幕府、敬天勤皇,讓全日本見識到謙信流的俠義。 而他對戰爭藝術的癡迷、對勝利的執著,更是多少男人的夢想。 謙信讓我尊敬,是他這種獨特的人生哲學,我願以信玄為君父、但想和謙信把酒言歡。 至於信長、家康之流,只會讓我想挺身與其相鬥。 謙信信玄,這對在世時相互拼殺、去世後互相輝映的英雄,光耀了整段戰國史。 也為今天的我們留下了足以傳頌的神話。 -- 當傳說將一虹碩大的耳朵擎起, 就這樣話語成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16.65.114
文章代碼(AID): #yMYWc00 (WarringStat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56 篇):
文章代碼(AID): #yMYWc00 (Warring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