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大和級裝甲之阿基里斯

看板Warfare作者 (Oswyn)時間6年前 (2018/02/22 18:45), 6年前編輯推噓13(13043)
留言56則, 6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8/9 (看更多)
※ 引述《wl00669773 (Jerry shou)》之銘言: : 1. : 首先先釐清用命中率來說雷達弱帶來的劣勢很奇怪,在可目視的情況下,無論哪國基本上 : 都用主測距儀進行觀測。雷達對於大和當天表現的影響在於美軍躲入雨雲和煙霧後無法 : 觀測,就"停止開火",所以雷達弱帶來的問題是特定環境下會喪失觀測能力使得無法開 : 火 : 所以把火控雷達跟火控系統與命中率完全掛勾是不可取的, 個人也非山本教授的代言&代行者,但其實原文中【整段章節】應該是要點出日本對雷 達的輕忽與不重視。糾結在細小的文數字上其實也過於失焦了。 還有把二戰時美國的射控套到二戰時的日本身上更是完全不可取的。 在此舉「元防衛大学校教授・海将補(少將)」的堤明夫先生之BLOG 桜と錨的內容 旧海軍の砲術 射法の沿革 http://navgunschl.sakura.ne.jp/koudou/ijn/shahou/enkaku/enkaku_main.html 3.太平洋戦争期の射法 前略~隨戰爭的進行,美海軍活用雷達也就是所謂的實行了「雷達射擊」被判明,實際 上在夜間戰鬥時一方被害的事態發生了,舊(日本)海軍也深切的感受到對於其研究的 必要性。 然後在昭和18(1943)年接受横須賀海軍砲術学校的研究成果,當時已持有電波 探信儀(日本對雷達的稱呼)的舊海軍也認為能得到相當有效的射擊之可能性,所以艦 隊開始為靈活運用這個射擊實施的研究、演練。 其成果為,昭和19(1944)年7月的サマール沖海戦幾乎艦隊的全艦艇都達到了 實行「電測射撃」的階段,本格的水上戰砲戰就抱著這個結束(應指沒有真正的戰艦對 戰),然後迎接了舊海軍的終焉。 所以日本海軍在二戰末已有雷達射擊應該沒有疑問,那日本的雷達射擊難道不是如上述 中所指,是基於日本原有的電波探信儀(雷達)上發展的?尚攻擊的日本海軍若非雷達 射擊有更高命中(有效的射擊)的話會熱心導入否? 而且【火控雷達跟火控系統與命中率完全掛勾】之內容應在不存在原文之中,原文應該 只是很單純的舉些例子探討雷達的重要性。我想雷達對射擊的命中有無影響應該是很明 顯的,上述日本海軍在43年後的訓練就是一例。 另薩馬島海戰大和主砲要打的應該還是航母,驅逐艦應該不是主砲之主要目標。但場上 的美軍護航航母雖然比戰艦短小,但艦體寬度也是與戰艦相當,而整體甲板高度又比戰 艦肥美,相對的這些護航航母多半也都是速度又慢適航性又差。兩者相比也不一定戰艦 就好打不是嗎。 網上也有人整理了丹麥海峽海戰的命中/時間表也或可參考下。 http://www.kbismarck.org/forum/download/file.php?id=1790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NOBUMETAL DEATH!!('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42.1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519296316.A.424.html

02/22 18:52, 6年前 , 1F
寬度XD?
02/22 18:52, 1F

02/22 18:54, 6年前 , 2F
這堆護航空母是比驅逐長拉 150m不滿 對於主炮來說還沒
02/22 18:54, 2F

02/22 18:54, 6年前 , 3F
更正 約散佈界一半左右 這是哪裡好打了
02/22 18:54, 3F

02/22 18:55, 6年前 , 4F
雷伊泰灣參戰的金剛、大和都有實驗雷達射擊 並確定與傳統
02/22 18:55, 4F

02/22 18:56, 6年前 , 5F
觀測儀精度可以比擬
02/22 18:56, 5F

02/22 18:57, 6年前 , 6F
但是實際上並沒有超越
02/22 18:57, 6F
看文章可以看整段嗎,護航航母的艦體寬的確與戰艦差不多。難不成艦體的寬與 高不影響被命中率,只有長度會嗎。你這不是打2D海戰,是只剩下1D否? 護航航母的航速只有戰艦的2/3前後,其適水性不佳也都被完全忽視,這是做 檢證的方法嗎。 且就像文中提到的煙霧,在這種狀態下光學觀測還能與雷達相較嗎?可否別老 繞著點打XD?

02/22 22:05, 6年前 , 7F
標題不是裝甲嗎?怎麼內容是雷達
02/22 22:05, 7F
就加減多翻了些前面有關軍事的話題

02/23 00:20, 6年前 , 8F
因為討論出新話題了xD
02/23 00:20, 8F

02/23 01:19, 6年前 , 9F
日本水面艦44年下半普遍配備的22號電探改二/四
02/23 01:19, 9F

02/23 01:21, 6年前 , 10F
嚴格來說只有測距精度夠流用給射擊解算 射擊方位還是
02/23 01:21, 10F

02/23 01:24, 6年前 , 11F
要靠光學測距儀指示 也就是相當於米軍42年下的應用程度
02/23 01:24, 11F

02/23 01:31, 6年前 , 12F
日本戰爭後期的砲戰指揮依舊維持測距 解算 測距 各砲位
02/23 01:31, 12F

02/23 01:37, 6年前 , 13F
由桅頂方位盤主導射擊 電探地位是快速測距兼輔助指向
02/23 01:37, 13F

02/23 01:45, 6年前 , 14F
而同時期的米軍一線艦艇是(雷達)測距 解算 各砲位
02/23 01:45, 14F

02/23 01:47, 6年前 , 15F
直接由解算室控制射擊 光學儀器的地位是維持射擊紀律
02/23 01:47, 15F

02/23 02:27, 6年前 , 16F
當然更不要說米國資料寫得很理所當然的雷達觀測落彈
02/23 02:27, 16F

02/23 02:28, 6年前 , 17F
這種東西22號電探做不來的
02/23 02:28, 17F
方位盤用來測方向角&高角與動搖,太平洋戰爭時多半只用在高射與平、高射 兩用對空時,另外也有高射專用的射擊盤 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時已有射擊盤可以手動輸入各種參數半自動計算,打平面時 方位盤只用來提供方向角與縱、横動搖修正才是 1941年大和、武蔵搭載的【九八式射撃盤改一】功能已經很不錯了,手動 輸入緯度、射擊盤已可以自動算出地自轉影響並自動將結果自行匯整計算 雖然還是有【射表】以供查表跟手動計算但應該只是備用了 並不是說光學無用,大和的【九八式射撃盤改一】內有兩個距平均器可以輸入 最多15組測距資料算出平均距離,其中包括光學與電探

02/23 10:43, 6年前 , 18F
1.大和能跨射白平原,代表當時火控系統有成功計算出
02/23 10:43, 18F

02/23 10:43, 6年前 , 19F
白平原位
02/23 10:43, 19F

02/23 10:44, 6年前 , 20F
2.大和受雷達較弱影響,在美軍躲入雨雲和煙霧後停止
02/23 10:44, 20F

02/23 10:44, 6年前 , 21F
開火,既然停開怎會影響命中率?
02/23 10:44, 21F
雖然一直說停火,但可否能再確認一下大和停止開火的資料,似乎是【部分】 日方戰艦停火,但大和不在其內而是使用電探進行雷達射擊? 大和在此戰後對電探的評價不是不錯嗎

02/23 10:47, 6年前 , 22F
為何一直提其他案例特別是麻省和2%?,因為讓能知道20k
02/23 10:47, 22F

02/23 10:47, 6年前 , 23F
m打bb排除火控上大概的命中率約為5~8%,在30km上的炮
02/23 10:47, 23F

02/23 10:47, 6年前 , 24F
擊就算火控百分百精準,命中率當然不會太高,但是只
02/23 10:47, 24F

02/23 10:47, 6年前 , 25F
要能打出跨射就代表火控良好運作
02/23 10:47, 25F

02/23 10:50, 6年前 , 26F
如果改用取得跨射的機率,或者在進入雨雲後喪失觀測
02/23 10:50, 26F

02/23 10:50, 6年前 , 27F
等來批評會比較適當
02/23 10:50, 27F
個人是不認為能跨射代表火控良好,而是觀測與預判良好才是重點 不然要說跨射命中,不跨射沒能命中時要怎麼解釋 只要能得知敵艦的方位與航行軌跡及做出良好預判,能否命中跨射會是重點嗎? 又不是中間隔的是山或長城

02/23 12:38, 6年前 , 28F
就比起米軍已經把射擊控制基本移轉到解算室
02/23 12:38, 28F

02/23 12:39, 6年前 , 29F
(密蘇里大戰外星人有稍微帶到這段)
02/23 12:39, 29F

02/23 12:42, 6年前 , 30F
日本直到44年還是由方位盤指揮射擊的機制
02/23 12:42, 30F

02/23 15:25, 6年前 , 31F
這個差別基本上代表了射擊控制措施有沒有把雷達整合進來
02/23 15:25, 31F

02/23 15:26, 6年前 , 32F
日本用22號電探講再好聽也只能算是有限的雷達射擊
02/23 15:26, 32F

02/23 15:26, 6年前 , 33F
射擊指揮系統基本上還是戰前沒有雷達的那套
02/23 15:26, 33F

02/23 15:34, 6年前 , 34F
測量偏角只能靠方位盤 判斷落彈散播一樣只能靠光學儀器
02/23 15:34, 34F
射撃盤とは https://goo.gl/qshQbH 可以參考一下,日方也是使用射擊盤做射擊計算,而非以方位盤 方位盤在大和的情況是上面所提過的提供射擊盤的部分射擊參數 ※ 編輯: Oswyn (1.169.194.6), 02/23/2018 16:40:40

02/23 16:43, 6年前 , 35F
射擊計算 不等於 射擊指揮
02/23 16:43, 35F

02/23 17:15, 6年前 , 36F
跨射的意思就是射擊參數大致正確 你是在說什麼....
02/23 17:15, 36F
很抱歉不是什麼專門家也沒玩什麼戰艦世界 我看的資料只有近弾、遠弾、夾叉弾這種說法

02/23 17:54, 6年前 , 37F
跨而不中的因素1.砲彈散步 2.你臉黑 非洲人 就這樣
02/23 17:54, 37F

02/23 17:54, 6年前 , 38F
所以才說跨射是炮術上的命中
02/23 17:54, 38F

02/23 17:56, 6年前 , 39F
砲彈不是制導導彈 瞄哪打哪
02/23 17:56, 39F

02/23 17:56, 6年前 , 40F
套蘇爾特海戰 英軍說的:義大利人的炮術良好 砲彈不停
02/23 17:56, 40F

02/23 17:56, 6年前 , 41F
的落在我艦附近 非常驚險
02/23 17:56, 41F

02/23 18:01, 6年前 , 42F
這種狀況你也可以去戰艦世界體驗看 = =
02/23 18:01, 42F

02/23 18:12, 6年前 , 43F
當然 如果打不出跨射 就代表你計算敵艦位子出錯
02/23 18:12, 43F

02/23 18:29, 6年前 , 44F
好的雷達1.可以提供惡劣天氣的觀測手段 2.提高首輪
02/23 18:29, 44F

02/23 18:29, 6年前 , 45F
跨射率
02/23 18:29, 45F

02/23 18:33, 6年前 , 46F
剛剛在貼吧上找了找 找到很棒的資料
02/23 18:33, 46F

02/23 18:33, 6年前 , 47F
02/23 18:33, 47F

02/23 18:34, 6年前 , 48F
7時9分 兩輪齊射 煙霧妨礙 射擊中止
02/23 18:34, 48F

02/23 18:38, 6年前 , 49F
不要看一樓 看下面的資料 一樓是被吐槽的
02/23 18:38, 49F

02/23 18:42, 6年前 , 50F
樓主日文比我好很多 或許可以找那文中的書來翻譯看看
02/23 18:42, 50F

02/23 19:53, 6年前 , 51F
那就是你學的交叉彈
02/23 19:53, 51F

02/23 19:54, 6年前 , 52F
英文straddle
02/23 19:54, 52F

02/23 19:55, 6年前 , 53F
對岸好像會用夾中這個詞 國軍不清楚
02/23 19:55, 53F

02/23 20:10, 6年前 , 54F
跨射就是你說的夾叉 用語不一樣
02/23 20:10, 54F
軍艦大和戦闘詳報上倒是寫的很簡單 https://goo.gl/LvtzkL 日本陸軍的大東亜戦争全史草案 第8編 https://goo.gl/4RMKNr 其中有記載交戰的二小時間,一度逼近敵22粁(km) ※ 編輯: Oswyn (1.169.194.6), 02/23/2018 20:33:41

02/24 23:23, 6年前 , 55F
跨射這用法早在戰艦世界之前就有嚕,不過挑這毛病也沒什麼
02/24 23:23, 55F

02/24 23:23, 6年前 , 56F
意思
02/24 23:23, 56F
文章代碼(AID): #1QZfyyGa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ZfyyGa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