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我班門弄斧 分析一下第三次長沙

看板Warfare作者 (carsen)時間8年前 (2015/11/05 08:40), 編輯推噓0(0012)
留言1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2/60 (看更多)
※ 引述《captainprice (普萊斯上尉)》之銘言: : 補充說明:日軍一個砲兵聯隊1800多人 砲兵大隊600多人 工兵聯隊670多人 合計配屬部 : 應該3700~3800人 故38D應該將近兩萬 小弟覺得captainprice板友您忙著把維基百科的資料複製貼上,以及忙著舉出一整排 戰役推論,沒有把傷亡表點開看內容,也沒去翻看這份報告還有什麼資料,報告裡頭 已列出哪些單位是師團所屬、哪些是配屬單位。您完全依照日文維基列出的配屬單位 來估算人數,起碼缺少了五個砲兵單位;而且獨立山砲兵第十聯隊共計有官兵2150名, 您應不至於忽略此一「超編」的單位。若您一直都認為這些資料不可信、不打算看, 那小弟一頁一頁翻找整理也是很累;您就說聲這些原始資料均無參考價值,我們可以 彼此省下時間。 (JACAR Ref.C13031766800) http://i.imgur.com/djBUcDp.gif
http://i.imgur.com/em2OHEh.gif
報告中也包含對香港英軍防守部隊的分析,列出步兵有六個大隊,估計為四千六百名, 英國、加拿大、印度各兩個大隊。實際上這六支部隊的官兵人數共為五千兩百餘名, 另外志願部隊中有步兵七百餘名協防。 http://i.imgur.com/14rCZF6.gif
英軍的不利之處為將兵力分散到香港島各面防禦;優勢為火砲已預先標定、極為精準, 步兵戰技也足以抗衡。日軍的三個步兵聯隊兵力合計超過八千餘名,優勢為兵力更多 更集中;但是日軍原先以為攻占九龍後,英軍將士氣低落,登陸成功就可以席捲全島, 或以隔海砲擊轟炸即能逼迫英軍投降,並未具體規劃登陸後的作戰計劃……除此之外 各兵種協調也相當混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3.180.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arfare/M.1446684056.A.D44.html

11/05 08:54, , 1F
他少看了日文的單位列表後面還有など(例如)
11/05 08:54, 1F

11/05 08:54, , 2F
也就是日文wiki資料只列舉了部分單位
11/05 08:54, 2F

11/05 08:55, , 3F
差額的部分推測是本部留守兵力。
11/05 08:55, 3F

11/05 09:09, , 4F
當然後方要留守 但英軍也不太可能全部擠上去
11/05 09:09, 4F

11/05 09:09, , 5F
所以我就說那圖表是部分時間投入兵力數
11/05 09:09, 5F

11/05 09:11, , 6F
我說的後方留守時推進時 留置兵力防禦新佔領地
11/05 09:11, 6F

11/05 09:13, , 7F
且e先生提到的就獨立工兵20聯隊 代表該工兵聯隊沒
11/05 09:13, 7F

11/05 09:14, , 8F
全數投入 非全部單位都只出動部分兵力
11/05 09:14, 8F

11/05 09:33, , 9F
而且注意一下 Tony Banham:
11/05 09:33, 9F


11/05 09:34, , 11F
人家來頭可不小
11/05 09:34, 11F

11/05 10:08, , 12F
實際上我看了資料很多很久 = =
11/05 10:08, 12F
文章代碼(AID): #1MEgMOr4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2 之 60 篇):
文章代碼(AID): #1MEgMOr4 (Warf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