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古代打仗"規矩"比較多

看板Warfare作者 (知我者謂我心憂)時間13年前 (2010/09/20 05:17),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1/37 (看更多)

09/20 03:57,
宋襄公: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
09/20 03:57

09/20 04:00,
隘也。寡人雖亡國之餘,不鼓不成列。可為春秋前佐證
09/20 04:00

09/20 04:01,
,不然宋襄公不會引用這句話。
09/20 04:01
左傳 隱公九年(西元前714年,這就不用再戰什麼孫武比較晚生了..) 北戎侵鄭,鄭伯御之,患戎師,曰: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 公子突曰: 使勇而剛者,寇而速去之君為三覆以待之。 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 先見者獲,必務進,進而遇覆,必速奔。 後者不救,則無繼矣。 乃可以逞。 從之。 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師,前後擊之,盡殪。戎師大奔。 簡單來說: 有北方來的蠻子想打鄭國, 鄭公怕的要死的說: 幹!我們都是戰車,他是步兵,要是一下過穿過我們的陣形怎麼辦? 他的兒子,突說: 不用怕,只要找個有勇有謀的人,去偷偷試探一下,打他一把,然後馬上閃人.. 您就準備在三個地方藏好,等那群鳥人追上來。 那些蠻子來我們這,只是想來搶錢搶糧搶女人,陣形不整,加上有錢就搶不會協調作戰 有錢大家搶,有屎大家閃... 前面的看到有利可圖就會加速跑來,剛好進入我們的埋伏圈,被打了一定會想閃 但是後面的才不會救他們呢,等他們首尾不相濟時,我們就可以好好的修理他們.. 鄭公說,幹,你真內行! 然後當然就大獲全勝了... === 結論是,隱公九年就有人在用伏擊戰了... 最原PO,不要只看古文觀止有提到的部份,多看些不同的東西,會有不同的想法... 你若說宋先生說古人好禮,他的古人早就連伏擊、餌敵都在用了... 另外我是覺得看原文會比較有FU啦,因為白話文的已有人的想法加上去了 自己先看看原文,也許會有另一種心得。 小弟書讀的不多,連大學都沒讀過,和版上的先進們比不上。 這篇是我官校時看過的,剛好有人在指正我孫子太後面了.. 我就想到這篇,從4點打到現在,翻譯也是意思到而已,太口語了... 難登大雅之堂啦,哈哈。 -- 男兒應是重危行,豈讓儒冠誤此生?況乃國危若累卵,羽檄爭馳無少停! 棄我昔時筆,著我戰時衿,一呼同志逾十萬,高唱戰歌齊從軍。 齊從軍,凈胡塵,誓掃倭奴不顧身!忍情輕斷思家念,慷慨捧出報國心。 昂然含笑赴沙場,大旗招展日無光,氣吹太白入昂月,力挽長矢射天狼。 採石一載復金陵,冀魯吉黑次第平,破波樓船出遼海,蔽天鐵鳥撲東京! 一夜搗碎倭奴穴,太平洋水盡赤色,富士山頭揚漢旗,櫻花樹下醉胡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1.132.197

09/20 05:21, , 1F
因為對方是蠻子, 沒有約定俗成的默契吧...?
09/20 05:21, 1F
說真的,這個話題有點說不下去了... 作者 xboxps33 (前進突刺!!!刺!!) 看板 Warfare 標題 [請益] 古代打仗"規矩"比較多 時間 Sat Sep 18 08:29:59 2010 ─────────────────────────────────────── 按理來講 春秋以前離原始部落時代更為接近 但打仗作風卻更為"文明" 至少是更有規矩 沒有夜襲習慣 乖乖等人擺好陣勢才打就算了 甚至還有不俘虜頭髮半白敵人 不在狹窄處攻擊敵人的規定 到了後代甚至有人想學習這種古人風範(by宋襄公) ==== 沒人會想到去問一下最原PO,這個規定寫在那? 根本沒有這種規定,後面我也一直在提出各種問題和依據.. 結果有些人都跑題了,我這篇只是想和原PO分享。 不要看了子魚論戰就覺得以前是這樣規定... 春秋前期或更早的戰爭,使用兵力少,戰場地幅小, 所以雙方比較容易傾全力於一次戰鬥,很少會有預備隊,加上指揮工具的問題 所以只要一方的隊形產生混亂,勝敗立見分曉。 所以人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排兵布陣上。 但是到了春秋,甚至戰國時期爭城以戰,殺人盈城;爭野以戰,殺人盈野(孟子).. 加上指揮工具和戰術思想的發展,就有了不同的戰術... 治眾如治寡,分數是也。鬥眾如鬥寡,形名是也。 (指揮大部隊和指揮小部隊是一樣的,重點在組織! 和大部隊的敵人作戰,和小部隊作戰是一樣的,靠的是信號) 當然戰爭的方法就變了,而不是什麼規不規矩的。 牧野之戰時,周武王怎麼沒跟人家排兵布陣,還不是戰車就殺下去了... 這樣叫沒規矩嗎? 商未周初,夠早了吧,比隱公九年更早了... 其實原原PO的問題,本來是很簡單的.. 他所謂的規定,其實並沒有史料證明。 更有甚至,很多的記載都說明,戰爭的多樣性。 原PO看到子魚論戰那篇這樣寫,不代表以前的真的就是那樣... 我一個沒讀過什麼書的人都可以舉出很多例子來說明,何況是各位高手 可是不知道後來怎麼就離題的感覺了.. 小弟是戰史版新手,還是要大家多指教。 只是大家討論時可不可以走向比較真正發生過的東西方面呢... 畢竟這不是架空歷史的地方吧... ※ 編輯: jobli 來自: 118.161.132.197 (09/20 06:14)

09/20 12:24, , 2F
總覺得達悟 祖魯族的舉例反而比左傳 孫子好太多了...
09/20 12:24, 2F

09/21 08:38, , 3F
所以結局是... 鄭公把他兒子吃掉了這樣??
09/21 08:38, 3F
文章代碼(AID): #1CbdtoMn (Warfa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1 之 37 篇):
文章代碼(AID): #1CbdtoMn (Warfare)